广昌红色故事丨坚强的战斗堡垒——回辛党支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09:01 1

摘要:1934年9月,主力红军撤离广昌,广昌苏区遂被国民党军占领,此后国民党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广昌陷于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先后建立了“联保办事处”“铲共义勇队”“清乡委员会”“善后委员会”等机构,纠结豪绅地主、大刀会、地痞流氓等反动势力,采取了烧

坚强的战斗堡垒——回辛党支部

1934年9月,主力红军撤离广昌,广昌苏区遂被国民党军占领,此后国民党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广昌陷于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先后建立了“联保办事处”“铲共义勇队”“清乡委员会”“善后委员会”等机构,纠结豪绅地主、大刀会、地痞流氓等反动势力,采取了烧光、抢光、杀光、保甲连坐等惨绝人寰的镇压手段,对革命干部和群众进行疯狂迫害和屠杀。

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广昌赤水回辛党支部秘密组织群众,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主力红军撤离广昌后的一天,留在广昌赤水回辛乡的老党员刘尊爵私下找到本乡的几名共产党员商量,他说:“红军已撤离广昌,我们与上级党组织完全失去了联系,敌人又如此疯狂。现在怎么办?”同乡的李满仔和其他几位党员都愤慨地说:“我们绝不能坐着等死!”当晚,他们在刘尊爵家的房间里秘密地召开了会议。会议决定重新组建党支部,并举手表决,选举刘尊爵任书记,李满仔任副书记,谢兴来任组织委员,刘义财任宣传委员。自此,赤水回辛乡党支部重新建立起来了。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他们重新组织周围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群众进行秘密活动,智勇斗敌。

1934年12月,国民党军在新安修建堡垒,大肆向群众摊派劳役。回辛党支部决定号召群众起来反抗。党支部委员分头行动,秘密召集到了4名共产党员和8名共青团员一起商讨策略。会上,刘尊爵书记首先发言:“同志们,国民党修建堡垒,是为了更大规模、更加残酷地镇压我们和革命群众。”李满仔接着说:“我们坚决不能去为国民党修碉堡,要动员群众不去修,要坚信红军一定会回来的。”他俩说话的声音不大,但铿锵有力。听到红军一定会回来,大家更有底气了,压低声音议论起来,一致认为必须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参加到对敌斗争的队伍中来。一直态度严肃的团员代表谢国宾提出疑问:“那要采取什么方法发动群众呢?我们又不能公开去说。”组织委员谢兴来说:“可以采取逐个串联的方法。”大家觉得这方法可行,于是纷纷建言献策,确定具体办法:首先由到会者分头去宣传和发动本村群众。同时告诉群众,当保长开会要派人时,大家假意应承和报名,待到要出发时便找不同的理由拖延,没有理由拖的,就顺势躲起来,躲不了的便上山回避,巧妙抵制筑碉派工。

群众得到这个消息,都非常振奋,觉得自己有了主心骨,于是全乡积极响应,私下互相鼓励,随机应变抵制派工修筑碉堡。这次的反抗斗争收到了实效,取得了胜利,回辛极少有群众去为国民党军修筑碉堡,更没有人为修筑堡垒捐款。

此次与敌斗争的成功给了回辛党支部极大鼓舞。1935年2月的一天晚上,党支部再次召集党团员代表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如何进一步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激发更广大群众对敌斗争。会议一结束,他们先分头完成各自任务,备好了白纸、笔墨、糊浆等,然后又回到秘密集会地书写宣传单。为了不让敌人辨出笔迹,书记让大家都用左手书写标语,标语内容为“反对白军进攻广昌”“打倒蒋介石”“打倒土豪劣绅”“拥护中国共产党”……他们整整写了一个晚上,写好了很多纸张大小不一的标语传单。第二天深夜,他们将这些标语张贴到小港、青寿、关帝庙、鸬鹚等地的村口和茶亭上,使更多的群众看到了标语,看到了党组织,看到了希望。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回辛的革命群众与敌人斗智斗勇,顽强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刘尊爵、李满仔两位支部书记积劳成疾,于1935年底先后病逝。谢兴来被国民党逮捕后遭残忍杀害。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刘尊爵、李满仔、谢兴来等共产党人始终忠于革命,忠于党,至死保存着乡苏政府的文件、印信,珍藏党证、红旗、红票、公债券等革命文献和物品,一心盼望红军早日回来。这种忠贞不渝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