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再版译者前言文(施用勤)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1 06:53 1

摘要:《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笔者是在本世纪初翻译的。于2010年出版,至今已经过去了14年了。此书出版后,得到各方面的好评。记得出版此书的陕西人民出版社北京编辑部博闻春秋的负责人对我说过,他们出版社的老总看了此书后连声赞叹:“真是好书!”我埋头翻译托洛茨基著作,很少

“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就越大,在今天的政策下等待我们的危险就越大。……很可能,占领上海就是这样的转折关头。”

——托洛茨基《关于中国革命》1927年3月22日

如果共产党追随国民党,它将不会赢得对群众的影响,而是方便了国民党新的向右转,并将被迫在最坏的条件下与后者决裂。

——托洛茨基《蒋介石政变后的中国形势和前景》1927年4月19日-20日

《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笔者是在本世纪初翻译的。于2010年出版,至今已经过去了14年了。此书出版后,得到各方面的好评。记得出版此书的陕西人民出版社北京编辑部博闻春秋的负责人对我说过,他们出版社的老总看了此书后连声赞叹:“真是好书!”我埋头翻译托洛茨基著作,很少与外界来往。去年香港魏时煜老师来北京时,对我说,你译的《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网上评分是9点多,她的《王实味》、《胡风》才8点多。我说,你的书是你写的,得分是你的水平。我的书是托洛茨基写的,我只是个译者,得分高是托洛茨基的水平。我平时不太注意网上对我的译作的反响。听了她的话,我就上网看了看。网上此书的售价一般是一两百元,最高的居然售到四百多元,确实令我有些意外。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好书总是有人认的。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李小燕女士,她是《先知三部曲》第三版的责编,希望这家出版社能够把此书再版。在李女士的努力下,出版社决定再版此书。

托洛茨基在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宫

当初翻译这本书时,《中国革命的总结与前瞻》还有《第六次代表大会之后的中国问题》两篇长文没有找到俄文原文,是据英译本译的。我对此略感遗憾。反复迻译只会加大与原文的距离。后来在网上查到了这两篇文章的俄文原文。第一篇文章是托洛茨基撰写的《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纲领批判》中的第三章。趁此书再版之机,就根据原文对它们重译,弥补了我的遗憾,也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但仍有两篇是从英文译过来的:季诺维也夫的《中国革命提纲》和《武约维奇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主次全会上的讲话》。

托洛茨基和列宁

互联网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感触最深的是能让我方便地找到托洛茨基的原文著作。如这两篇长文都是在网上查到的。如果没有网,我是不可能去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去查阅托洛茨基档案的,也未必可能为此专程去俄国查找。即使去了,也未必找得着。那么,书中的遗憾就会成为永远的遗憾了。互联网改变了一切。打开电脑,把要找的作者、文章、书籍的名字输入,就可以查找了,而且速度极快。

1964年中央编译局编译内部发行的《托洛茨基反动言论摘录》

在此,我想对俄文网站火星探索(Искра-Research)表示感谢。它做了大量的工作,把托洛茨基的著作和文章上网,旨在方便读者的查找。托洛茨基是高产作家,有人说他的全集可能有150卷之多。把这么大量的文字搬到网上,按写作年份编排,确实是一项大工程。我在网上查了查,1905-1940年的托洛茨基的绝大多数文章著作都能在上面查到。如本书中那两篇文章,若知道它是1927年写的,那么输入сочинения троцкого1927,点开即可,再根据日期就可以找到。或是直接输入作者和文章的名字也行。我这几年翻译的托洛茨基最后一次流亡期间的著作共14卷,若不是得益于火星探索网站,很多文章只能从英文翻译了,那么,翻译质量就要大打折扣了。

在此把这个网站告诉大家,希望懂俄文的、想读托洛茨基著作文章原文的读者能够利用。这纯粹是一家公益网站,有些托洛茨基的俄文文章找不到原文,他们则根据英文译成俄文,贴在网页上。现在有好多收费的俄文网站,托洛茨基的作品下载也要付费,有些无须付费,但下载也比较麻烦。但在火星探索网站上,成本的书也一键就可下载,十分便捷。在此,向火星探索网站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敬礼!

2024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再版的《先知三部曲》

在写第一版译者前言时,针对当时学界某些人对斗争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的貌似公允的作法,我总结了双方的理论不同,信奉的社会动力学不同,及对形势判断的不同。现在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是革命家和“革命”官僚的不同。虽然二者都有革命两字,实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革命家高瞻远瞩,雄才大略,相信群众的革命潜力,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私忘我,凭着对形势的准确判断,把握转瞬即逝的有利时机,引领一无所有的群众在阶级斗争的战场上克敌制胜,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革命”官僚则不同,他们拉帮结派,无原则地摄取权力,迷信权力,不相信群众,不可能在革命中有大无畏的首创精神。列宁晚年对斯大林的评价,指出了他杰出的原因:“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 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中,没有起过什么作用,是因为他手中还没有权力,因而无法表现出他的杰出。在他和布哈林共同领导中国革命时,他们之所以抱住国民党不放,即使在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仍不允许中国共产党退出国民党,而是更加紧密地依靠武汉的左派国民党,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群众,所以眼睛始终盯着有实力的将军。而那些在党内斗争中保证他取胜的伎俩,在阶级斗争的战场上毫无作用,所以在这方面,斯大林的纪录上都是败绩——除中国革命外,他还指导过西班牙革命,甚至还往那里派遣了国际纵队,德国革命(反法西斯斗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施用勤

2024年3月8日

托洛茨基和家人晚年在墨西哥

来源:近代史飙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