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晋级四强,七局比分为6-11、9-11、5-11、11-9、11-7、11-2、11-9。
晋级四强,七局比分为6-11、9-11、5-11、11-9、11-7、11-2、11-9。
不敢想象陈熠这场比赛要是在第四局还以3:7落后的时候,没坚持住最后4:0输掉比赛,赛后她会遭到怎样的批评。
咱们的北航副教授估计现在是最难受的人。
本来陈熠要是输了,她的直播间流量估计会是体量级的上升。
她对着球迷们:
我说啥来着?我就说她打不了早田希娜,打不了早田,昨天说出去之后,还有人骂我,我也不愿意那样说啊,但是我是真心为国乒好,不想看着她过了孙颖莎却输给了日本人。
坐实了自己懂球的预言家人设。
现在陈熠大逆转取胜,简直是每一拍都抽在咱们北航副教授的脸上。
现在她要是敢开直播,估计直播间也会被冲爆,不过冲爆的理由是让她出来给陈熠道歉,本来可以安安稳稳的圈钱,现在好了,不说是名声扫地吧,也算是个晚节不保了。
沉着冷静,落后了也没有焦躁慌乱,在前三板问题上稍作调整就扳回了比分,坚定的打相持并逐步取得优势。心态非常好,有大将之风。我非常怀疑上海队的某位前辈曾经指导过他们虽然没证据。
002
沉着冷静,严格执行战术,利用自己一米八的身高臂展,大角度的斜线来调动对手。
没有遮挡违规,没有输不起急躁挂脸,一拍一拍打,一球一球追。
其实当第六局直接打了早田一个11-2的时候,这场比赛几乎已经盖棺定论了。
早田那边的心态已经完全崩了,而陈熠这边的气势已经完全起来了。
虽然在最后决胜局快要获胜时,心态有所变化,连丢四分,也实属正常,毕竟经历了让三追四的大逆转,即将拿到胜利的时候,换谁都会有所激动。
最后稳住心神,成功拿下,也算是陈熠职业生涯的一个经典战役了,以后每每落后的时候,回想起这场比赛来,心中都有增加三分底气。
就像我在其他回答中提到的那样,大力对于这次美满是对所有国乒所有成员的一次摸底考试。
在我看来陈熠不管最后能否夺冠,也都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这项考试。
大力在看到这个与自己身高相似的女版自己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突然兴起,想要亲自下场指导一番呢?
海产出局,有新人冒头,对于国乒来说是好事,中国乒乓球的长盛不衰不就在于新人敢于抢班夺权吗?
16岁的小胖就敢在与35岁的王大力直接对轰,两人在13年全运会上的对决堪称经典。
从此让世人知道了八一队有个天才,有个暴力熊猫,让人看到了国乒未来的希望,他也不负众望的扛着国乒继续向前。
21岁的陈熠先胜世界第一,再逆转战胜日本一姐,从此以后也算是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了,让人看到了女乒的未来。
003
陈熠身高180,年龄21岁,都是优势。
04年出生的小将,给点机会就能迅速抓住并战胜孙颖莎而得名,在郭焱的逆天言论“陈熠要懂点事“引发舆论哗然的背景加持下,这场让三追四的赛事品起来是韵味十足。
期待陈熠再接再厉,用更多的胜利来回应质疑,只有胜利可以带来更多胜利,加油!
下意识的言论最真实,郭焱一句“要是懂点事的话,差不多得了”彻底揭开国乒乃至各行各业的遮羞布,多少人才在“懂事”的体系下被埋没了可想而知。
何智丽的陪练就是张本智和爸爸,建议他到日本发展,间接培养出了国乒最大的反派张本兄妹。蝴蝶翅膀一扇,整个世界开始改变。
陈熠以前没有比赛机会,没有资源,刚给她机会就把握住了,值得培养。
外协给乒乓球女队的资源很少,所以女队外协比较弱,洛奥主要对手目前就早田和美和,而且都被研究的差不多了。能稳定的赢他俩就有机会。
其实应该是在2006年的某一场央视直通的比赛里,教练组很罕见的和主持人扯了五分钟长度的秘密内容。
是关于“乒乓球运动员身高的问题”
当时讨论的是乒乓球运动员完美身高的范围,然后给出了很多论据和论证,最后的结论就是大个子球员反而是反常识的适合乒乓球这个运动,并不像刻板印象中那样的场景“矮个子更快”,在06年左右能讲出这种观点并且辅佐大量的论据是非常了不起的。
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
“因为观点过于超前和影响梯队等等原因,这类讨论再也没有发生过”
陈熠身高臂长,其实按照那时候的这种被隐藏的观点,没准真的大有可为。
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多,但是能听到的好东西越来越少,解说基本上都是拉胯没有职业素养。而在05-08这个阶段,那央视乒乓球真的是百家讲坛,各路教练畅所欲言,让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都能有幸略窥到乒乓球真正的奥秘。
这20年怎么还开倒车了呢。
来源:新心芯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