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1天 | 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来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1 09:46 1

摘要:本届书市特设特色书店专区,涵芬楼、PAGEONE等百家实体书店携万千书卷齐聚于此,各展所长,勾勒出多元阅读的斑斓图景,让每一位爱书人都能在此邂逅心灵的栖居之所。

特色书店专区

金秋九月,书香再聚

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

将于9月12日至22日在地坛公园举行

本届书市特设特色书店专区,涵芬楼、PAGEONE等百家实体书店携万千书卷齐聚于此,各展所长,勾勒出多元阅读的斑斓图景,让每一位爱书人都能在此邂逅心灵的栖居之所。

01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

1904年创办,取“涵善本书香、知识芬芳”之意,曾为亚洲最大的图书馆。2003年以现代书店形式服务读者,是全国文化地标之一。获得“最北京”实体书店、“北京特色实体书店”、“北京示范书店”、“十大文化消费地标”等荣誉。书店的营业面积一千余平,上架图书三万多种,主要包括工具类图书及人文社科类图书,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文创等方面。涵芬文创是商务印书馆注册的官方文创品牌,致力于商务印书馆特色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商务印书馆成立126年之际,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正式在涵芬楼书店落成。商务印书馆创立于1897年,迄今已有128年的历史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跨越三个世纪的出版社。作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与学校、党政机关、社区紧密联系,举办了多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北京印刷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此次地坛书市正逢开学季,我们准备了上千种图书,以工具书为主兼有汉译名著、社科、历史类图书。

02

PAGEONE书店

作为一家始终致力于联结读者与优质内容的城市文化空间,PAGEONE书店不仅注重选书的深度与广度,更坚持具有艺术美学、独立思辨与人文关怀的阅读倡导。

在本次地坛书市上,PAGEONE特别带来2000余种中外文图书,涵盖文学、艺术、社科和儿童读物等多个门类。展位现场还备有多款经典文创产品,如冰箱贴、挂饰等小巧实用的日常小物,希望为大家的阅读生活添一份雅趣。

03

风入松

风入松是一个由人文社科精品书籍及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组成的书店品牌,致力于打造人文学术爱好者、研究者学习、休憩、交流的平台,促进人文思想和学术知识的交流与传播。

本次书市,我们精心挑选了以历史、文学、艺术为主的大量精品图书,期待与广大书友共赴这场秋日书香之约。

本次书市,历史类图书是我们的重点板块,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同时也准备了大量经典的文学类著作,从古典诗词到现代小说,从国内名家新作到国际获奖作品译著,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偏好。艺术类图书则包括艺术理论、绘画鉴赏、书法艺术等多个门类,其中不乏精美的大画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我们还准备了作者签名图书专区,为大家带来了书店邀请过的作者、学者签名的图书。每一本书背后的签名,都是一次思想碰撞的见证、一份来自创作者的真挚致意。它们不仅带着作者的笔墨温度,更承载着现场交流的记忆与缘分,来之不易,意义非凡。我们愿将这份真实可触的“相遇”带给每一位爱书之人。

除了图书外,我们还特别准备了一系列特色文化产品:有我们书店IP的文创帆布包、护书袋、书签和徽章,还有名著系列主题保温杯,为读者的阅读生活增添更多美感与趣味。

风入松书店一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深度的人文读物。我们期待在地坛书市与各位相遇,在秋日的阳光下共同徜徉书海,交流阅读心得,挑选心仪的好书。让我们相约地坛,以书会友,共享这个充满书香的季节。

04

北京人艺戏剧书店

北京人艺戏剧书店位于王府井大街22号首都剧场内,成立于2004年,依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戏剧资源,打造了一个以戏剧、文学、艺术为主题的特色专业书店。我们努力传播戏剧文化,成为戏剧爱好者的聚集地。不论是戏剧行业的专业从业者,还是普通的戏剧爱好者和观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在这里走进戏剧的世界,了解人艺的、中国的、世界的戏剧文化。我们连续荣获“特色书店”“示范书店”等称号,是宣传北京人艺戏剧的一张名片。

我们以北京人艺的戏剧为原点,从舞台回归文字,以书会友,与观众和读者共同感受戏剧的魅力。

此次“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我们携北京人艺自有精品图书,丰富的剧本文学书籍,导演、表演、编剧、舞美等戏剧相关专业书籍,以及北京人艺的特色文创等,与大家相见。

同时,我们以北京人艺老戏单等元素,设计推出一款书市限定集章卡及纪念印章。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书市的展位布置环节,我们特意将人艺经典话剧中的“戏中人”带到了书市现场,邀请喜爱戏剧艺术的你,在地坛书市期间,来到北京人艺戏剧书店的展位拍照打卡,感受戏剧文化的魅力。

05

我在地坛

我在地坛书店是今年5月才开业的一家新书店,坐落在地坛公园北门内,以北京文化为主题。具体地说,就是以“北京历史文化+史铁生”为主要内容,因为史铁生也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书店开业以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广大读者、游客的喜爱,成为地坛公园的一个打卡热点。

作为在地坛公园里唯一的实体书店,我在地坛书店也积极报名参加今年的地坛书市,除了带着史铁生、莫言、余华、汪曾祺、梁晓声等名家著作,还准备了李纬文的《层叠的北京》《隐秘的皇城》和巴义尔的《和平里纪事》等“本地书”。

06

彼岸书店

彼岸书店位于北京海淀区花园路2号,一家专注于严肃阅读的精品书店,我们致力于传播生活美学,我们相信“阅读,美于心”。

彼岸书店主打的是人文社科及艺术哲学相关的书籍。这次我们参加地坛书市,不仅带上了我们主打的相关书籍,同时增加了文学类书籍的比重,这是不同于往届地坛书市的。之前我们和新行思在我们店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图书特展活动,新行思主打的就是文学类书籍,这次地坛书市我们带来的众多文学类书籍都是他们家的。如著名的英国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的作品集,《小说机杼》《私货》《破格》《不负责任的自我》《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不信之书》《纽约上州》《真看》一共8本。还有新行思的论文学系列丛书,《现实主义的报复》《小说使用说明》《德意志文学简史》《小说与重复》《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都是非常不错的文学类书籍。

而除了这些侧重于文学理论相关的书籍外,我们也带了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为选编标准,迎合现代青年人阅读习惯及理念出版的民国风封面的文库本作品集,像《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这些经典作品全部囊括其中。外国经典文学我们主推的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集,《精神与爱欲》《德米安》《悉达多》《在轮下》《荒原狼》。以及法国小说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作品集,《黑天使》《爱的荒漠》《给麻风病人的吻》《苔蕾丝·德斯盖鲁》。还有安德烈·纪德的经典之作《地粮·新粮》和《如果种子不死》。

当然我们还带上了我们店里畅销的一套心理学书籍,三联书店出版的知心书系列,如《走出强迫症》《害怕陌生人》《你好,焦虑分子》《无处不在的人格》等等都是我们店很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心理学书籍。

07

老槐树下的书店

我们是一家开在老槐树下的书店。老槐树下的书店是北京丰台区的亲子特色书店,以“书香润童心”为核心。店内藏有上万册绘本、教辅及科普读物,设免费亲子阅览区与自习空间,常办阅读沙龙、兴趣课等活动,是社区居民的“文化补给站”。

作为丰台区书店代表,老槐树下的书店于2020年诞生,创办人孙秀玲依托30年幼教经验,打造了600㎡的亲子阅读空间。主营多元书籍,涵盖绘本、经典文学与DK科普,搭配丰富亲子活动,成为周边家庭“家门口的书香港湾”。

老槐树下的书店将携众多特色书籍亮相2025年地坛书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次书市,书店还精心准备了相关图书。

同时,书店还会带上史铁生的经典作品《我与地坛》系列图书,让读者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此外,备受欢迎的图书盲盒也将惊喜现身,盲盒中包含各种畅销经典文学作品。此外,书店特别新增DK科普系列图书,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等多个领域,以丰富的图文内容满足不同读者的求知需求。

08

春风在

春风在书店(总店)创办于2018年,位于艺术气息浓郁的中国宋庄艺术村,因店主收养了80多只流浪猫而远近闻名,在软萌可爱的毛孩子陪伴下看书喝咖啡成了很多人的最爱,“有书有猫有咖啡,生活会起飞”在读者间口口相传。开业于今年1月的春风在书店(月亮河店)则是一家全日制24小时店,很多周边社区的人喜欢在这里工作到深夜。该店大胆挑战无人值守自助结账,引得很多人前往一探究竟。

春风在书店本次携带店内销售前10的各品类图书参加地坛书市,其中2025年新书占到了近50%,北京社的“大家小书”,“理想国”的人文经典,“未读”的科普系列悉数到场。

春风在书店是以“春风在”为品牌、以“阅读+体验”为经营模式的实体书店,主营人文社科类图书,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索“阅读+情景活动+生活体验”的阅读新路径。

09

九问书库

九问书库是怀柔区一家集图书、咖啡、展览、文创、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公共阅读空间,拥有1500平米的阅读空间和100+平米的剧场演出区,为阅读分享、文化演讲、诗歌朗诵、小型比赛等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空间资源。除了传统书店的经营内容外,书店自主开发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非遗项目、中华老字号体验活动及社会化的文化活动。

今年参加地坛书市,我们根据以往读者的喜好,重点针对文学、历史、社科及小说类图书进行了品类拓展与数量补充。

10

嘉德书店

嘉德书店坐落于王府井大街1号嘉德艺术中心2层,是一家主营艺术类图书的特色精品书店。书店精选千余种海内外艺术书籍,涵盖“艺术鉴藏”“中国书画”“瓷器家具”“艺术史论”“设计生活”“儿童美育”等丰富品类。“图书私享定制”是书店的特色服务,深度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嘉德书店环境优雅,举办丰富的阅读活动,同时提供咖啡、茶饮、甜点等服务,为读者提供一处阅读休闲的清雅之地。

本届地坛书市,嘉德书店将带来一场艺术与收藏的阅读盛宴!精心遴选中文及海外原版艺术类优质图书,包括嘉德文库原创经典、稀缺原版艺术好书。书市期间还将为读者奉上汉声出版社、藏学出版社以及三晋出版社等特色、优质佳作。更有限量作者签名版图书专题,现场展售,机会难得!

11

钟书阁

“钟书阁”是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实体书店品牌,自2013年创立以来,力求用最美场景吸引读者重归书店。

精品图书
从《三字经》儿童启蒙到《周易》等国学经典,从拼音读物到名著深入阅读、典藏作文等上百种精品图书筑成知识金字塔!

精美文创
「让文字长出翅膀」的文创好物首次集体出游:

▸ 钟书阁文创冰箱贴、徽章、帆布袋等;
▸ 钟书阁25年新品文创;

▸ 故宫·角楼文创灯系列。

现场沉浸玩法
地坛书市期间,您可到钟书阁摊位参加“旧书新知,公益捐书”活动

现场关注钟书阁北京任一门店抖音账号(一键三连)即可加盖“钟书阁与地坛”限定印章哦!

12

旁观书社

旁观书社位于798·751艺术园区798东街拐角处的热闹地带,与周遭前卫时尚的环境相比,书店清爽而低调,保留着读书人的矜持与初心。

作为一家扎根于798·751园区的独立书店,旁观书社今年迎来营业第16个年头,同时也是其第二次参与地坛书市。

和往年一样,我们精心准备了过去一年里高居书店畅销榜的历史、社科、艺术、哲学、文学、哲学等品类书籍,同时还有新书签名本、限量珍藏本、北京历史文化等专题类图书,欢迎各位书友来地坛书市展位,尽享淘书之趣。

9月12日-9月22日

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今年的地坛书市上,“读书普及”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个行业。下面精选出的几个活动只是冰山一角,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PART.01

9月20日下午

出版家、作家、阅读学专家谈阅读推广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曾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任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

聂震宁先生

将光临地坛书市主会场,为广大的学生和家长,带来一场名为《阅读力决定学习力——提高学生阅读力的11堂课》的精彩讲座。

聂震宁先生是著名的出版家、作家、阅读学专家。作为出版家,聂震宁先生主持引入了著名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作为作家和阅读学专家,几十年来,他创作或主编出版了《暗河》《长乐》《去温泉之路》《书生行》《创意阅读》《爱上阅读:学龄前儿童分级阅读》《阅读力》《舍不得读完的书》《书是香的》《寻觅书香》《有书香的地方》《书似故人来》《书要这样读》《阅读的艺术》等图书。

PART.02

9月13日下午

农民群体代表、出版人、新媒体人谈阅读推广

刘诗利、张炜煜、赵健

三位将带来《阅读如何连接不同人群——从地坛书市看全民阅读推广》的圆桌对话。赵健是知名的网络读书博主,“文樟阅读推荐官”计划代表,粉丝量超百万。而刘诗利和张炜煜的身份,要从最近火爆网络的视频新闻说起。

2025年6月25日,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的陈行甲《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新书分享会上,衣着朴素但专心致志聆听讲座的刘诗利引起了人民日报出版社第八编辑中心主任张炜煜的注意。在得知刘诗利已经快60岁,平常在工地上打工,但仍会利用休息时间到书店阅读时,张炜煜把刘诗利带到了陈行甲的面前。陈行甲主动签名赠书,留下了个人电话号码,并拥抱对方。次日,记录此事的视频火爆网络。

为此,地坛书市组委会特别向视频中的几位——陈行甲、刘诗利和张炜煜发出邀请,作为几个行业的阅读代表,到地坛书市举办活动。陈行甲因为工作关系不能到场。张炜煜就邀请了知名网络读书博主赵健,与他和刘诗利三人一起,逛地坛书市,聊阅读推广。三人将分别从农民群体代表、出版人、新媒体人的角度畅谈阅读。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对话,不可错过。

刘诗利

《边劳动、边读书、边写作》

范雨素,生于1973年,湖北襄阳人,育儿嫂,作家,皮村文学小组成员,著有《我是范雨素》《久别重逢》。2017年,《我是范雨素》爆红网络;2021年,范雨素和小海、华山、路亮一起登上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大家朗诵了小海的诗《我们从车间走来》。

范雨素十三岁时,曾去北大找哲学系的一位老教授探讨。她是从北大西门进去的,聊完天以后,教授把她送到西门门口。袁凌在《我的皮村兄妹》中写道:那扇古色古香的红色大门想必和芝诺、第欧根尼的哲学一样,带给她在卑微岁月中长久的支撑,多年后她把芝诺的乌龟和第欧根尼的木桶都写进了长篇小说。

范雨素

PART.04

小海,原名胡留帅,生于1987年,河南商丘民权县人,流水线工人、二手衣服商店店员、皮村文学之家成员、诗人。2021年,小海和范雨素、华山、路亮一起登上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大家朗诵了小海的诗《我们从车间走来》。小海的作品曾在《北京文学》《单读》、澎湃等媒体发表。

小海最初的文学创作是在做英格兰队服时期,体裁是只有两三句的短诗,内容都是青春的迷茫,随写随弃。后来小海闲逛时看到一本《唐诗宋词元曲》,十几块钱,小海咬咬牙买了下来,从此“打开了诗歌的世界”。小海说:“那段时期,我背了三四百首唐诗,一边脚踏缝纫机一边背‘春江潮水连海平’”。再后来,哥哥跟小海提到海子的诗歌,小海看了特别震动,胡留帅的名字也因此改成了小海,“比海子小一点”。

小海

以上活动时间仅供参考

具体活动时间以实际为准

来源:时代华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