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网红博主,也是川剧票友 更是照亮“幺儿们”的“一盏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08:44 2

摘要:叶德元,43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师,中共党员。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2015年全国十佳最美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十佳班主任”、成都市“一专多能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

叶德元和学生合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简介

叶德元,43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师,中共党员。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2015年全国十佳最美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十佳班主任”、成都市“一专多能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

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全国展示活动名单,择优推荐20名教师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讲述我的育人故事——2025年教师节特别节目》。其中,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师叶德元是唯一一位来自四川的讲述人。

叶德元的育人故事,贯穿在学校的艺术节里,在400多个班级活动中。在他的班上,每个孩子都要参与学校的艺术节。他的班级活动不局限于校园,他会带着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剧场、工厂、实验室、大自然,在欢声笑语中教会他们表达爱、传递爱。

叶德元的育人故事不止于此,记者从两个视角来还原这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一位“爱折腾”的班主任

15年3000多篇博文,记录班级“小历史”

“第六窝,来了!”8月29日晚,叶德元的微信公众号“叶老的窝YeNest”更新,迎接第六届学生的到来。21年教师生涯,叶德元当了21年班主任。

当天凌晨4点,叶德元就到教室开始准备,安排座位、写欢迎词、摆放资料等。看着教室里一张张空桌椅,他在博文中写道:“我在想,三年,我可以带给你们些什么呢?你们又会给我、给育才留下哪些精彩。至少,从今天开始,在叶老的心里,多了一群人让我一辈子牵挂、一辈子守望,那就是你们。”

叶德元2010年开始在新浪博客记录他与学生、家长的故事,之后转到微信平台,目前已累计更新博文超3000篇。

在“叶老的窝”里,叶德元称呼他的学生为“幺儿们”,并在博文里分享班级活动、记录学生成长的点滴,甚至盘点年度班级热词、给学生写信。很多家长会通过“叶老的窝”给他出主意。一些家长和孩子沟通不畅时,也会第一时间找叶德元。

201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叶德元接到一通电话,是他班上的学生打来的。因为父母吵架,这个孩子离家出走了。那晚,叶德元把这个学生带回了自己家住。从那时起,他家就腾出一个房间,专门留给学生,并在班规里写下“允许离家出走,但是要走到我家来”。

在叶德元看来,比起考试成绩,孩子的心理状况、德育教育和人文素养更重要。过去20年,他设计了以“爱要大声说出来”为主题的400多个班级活动,包括劳动节致敬小区劳动者、教师节给每个老师写颁奖词、体验父母的职业等。在这些活动中,他都让孩子们当主角,他坚信“每个孩子能看见自己,也能被看见”,这才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将戏曲融入课堂,像说书人一样讲历史

在班主任身份之外,叶德元还是一名“调皮”的历史老师。

上课时,他喜欢拿一把折扇,像说书人一样把各种历史典故娓娓道来,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张牙舞爪”,用夸张的表情演绎典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同时,作为一位资深的川剧票友,叶德元还会把戏曲元素融入历史课堂。比如讲到“安史之乱”时,他会在教室里给同学们播放川剧《贵妃醉酒》;讲隋炀帝、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时,他甚至会现场唱起川剧。在叶德元的带领下,他班上的学生还到过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的戏曲工作室,看川剧经典戏《白蛇传》,学习川剧表演。

叶德元笑称自己是“人来疯”,一上课就兴奋,而且人越多越兴奋。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叶德元开设了一门“历史也疯狂”选修课,给学生讲一些民间传说。猎奇角度的背后,落脚点在于讲述人性的善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让课堂内容更生动,叶德元还会请外援。有一年的一堂历史课要讲抗日战争,他就把成都大轰炸幸存者车蓉奶奶邀请进了教室。寒暑假去各地旅游时,他也会专程去博物馆,照着历史课本里的图片,拍下文物在博物馆里的模样,用作课堂展示。今年,他又迷上了AI,正尝试用AI生成的图片制作课件。

在叶德元看来,老师这份职业成就了他,他也让新时代的老师有了更加生动的模样。

【感言】

教育,从来不是等风雨过去,而是在风雨中为孩子们撑起一把伞。在我的班里,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希望培养真实善良积极的人;没有必须抵达的终点,而是用过日子的心态和孩子们过好每一天。以爱施教,是读懂每个眼神里的波涛汹涌;以心比心,是把我的背影变成孩子们前路上的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帆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