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南街道中心小学教师林瑞凤28年扎根教育一线,把教育初心融入日常,用晨光编织学生成长的网,用臂膀托起孩子求学的梦,用脚步丈量支教路上的责任,用点滴行动诠释师德。
平南街道中心小学教师林瑞凤28年扎根教育一线,把教育初心融入日常,用晨光编织学生成长的网,用臂膀托起孩子求学的梦,用脚步丈量支教路上的责任,用点滴行动诠释师德。
为带领学生攻克拼音难关,林瑞凤在课堂上自创“手势拼音法”,让枯燥发音变成趣味游戏;她的封面磨白的语文书里,生字旁画着简笔画,修辞句用彩笔标注;课文《将相和》的板书修改了7版,最终“人物关系树”让学生很容易弄清历史脉络......
她的许多教学“小妙招”,把学科知识变得更灵动有趣,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了。学生苏晓钰说:“比如学‘b’,她会把右手举到嘴边,像吹蜡烛一样轻轻呼气,同时手往下按,说‘嘴巴闭紧,气流冲出就是b’。” 学生周茉说:“林老师把拼音卡片做成小旗子,让我们分组‘寻宝’。我当时找到‘m’,紧张得手心冒汗,林老师笑着走到我身边,和我一起做手势,我一下子就有信心了。”
2024年10月,学生小伟摔断了腿,家长无法每天接送,林瑞凤主动背小伟上下课,每天4趟往返5层楼。小伟回忆说:“林老师每天都会提前等我,她还会特意绕到安静的侧楼梯。她的肩膀暖暖的。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特别暖心。”
2022年秋,林瑞凤主动请缨,成为大鹏镇中心小学龙街教学点的一名支教“全科教师”:上午教一年级识字,下午带三年级作文,课间帮二年级补数学。她用彩纸将教室扮成 “童话角”,用手提电脑给山里娃播放县城夜景、天安门升旗视频、高铁画面,在孩子心中种下“外面世界”的种子......支教结束后,孩子们在给林瑞凤的信里写道:“山茶花又开了,我们把花瓣夹在书里,等您回来闻香。”
作为学校“青蓝工程”首席导师,林瑞凤用“教学剧本杀”让年轻教师领悟“课堂生成比预设更珍贵”。支教时,她蹲在操场边,用树枝给当地教师画“班级管理流程图”,分享“早读查作业”“课间关注留守儿童”等妙招,帮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正如她自己所说:“从教这些年,我始终牢记党员使命,觉得教育就是用真心焐热真心。未来我会继续守好讲台,把知识和温暖带给更多孩子,不辜负党员教师的担当。” 她的教育故事仍在继续,这份赤诚也必将影响更多教育工作者,为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
来源:平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