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裁判一个手势,孙颖莎懵了,解说席上的郭焱直接开喷:“开什么玩笑?”
裁判一个手势,孙颖莎懵了,解说席上的郭焱直接开喷:“开什么玩笑?”
WTT澳门冠军赛女单首轮,世界第一孙颖莎对阵威尔士新星。
按理说,这应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碾压局。
但谁也没想到,比赛的焦点,竟然不是来自双方的对决,而是来自裁判。
比赛也确实是3-1赢了,波澜不惊。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波澜不惊”里。裁判,突然给孙颖莎来了一下。
一个发球,被当值裁判提醒(注意,不是警告,是提醒,但性质同样刺眼)。
什么情况?孙颖莎的发球有问题?
要知道,这姑娘的发球,干净、利落,是出了名的标准。前国手郭焱当时就在直播解说,她直接就说了:“我几乎都没见过孙颖莎发球被提醒,她的发球真的很标准。”
郭焱这话说的实在——压根就是裁判的站位视角问题,导致了误判。
你们知道吗?孙颖莎的发球,曾经被国际乒联当做标准教学视频来展示。
一个被官方盖章认证的“教科书”,到了赛场上,反倒被裁判给提醒了。
这事儿有多离谱?
就好比一个数学教授,被小学生质疑“1+1=2”算错了。
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在挑战一个顶级运动员的职业习惯和尊严。
结果呢?
孙颖莎压根没给这破事儿发酵的机会。
被提醒后,她没抱怨,没理论,甚至连个多余的表情都没有。
下一秒,她只是默默调整了一下节奏,然后,比赛结束得更快了。
第三局11-3,第四局11-4,对手直接被打懵了。
本来想靠个裁判提醒来打乱你的节奏,结果倒好,直接触发了“孙刚炮”的加速键。
别惹孙颖莎生气,这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郭焱后来还说了一段话,点到了根上。
她说孙颖莎的应变能力,在国家队里是独一档的。
别人可能需要一局甚至更久才能调整过来,孙颖莎呢?快的话,就三五个球。
这就是世界第一的含金量——我的实力,足以碾压一切场内场外的意外。
裁判的误判,对手的搏杀,这些都只是我通往胜利路上的背景音。
说白了就是。
现在的乒乓球比赛,各种发球动作满天飞,遮挡、合力,擦边球一大堆。
孙颖莎这种干干净净、从不耍小聪明的打法,反而成了稀有品。
当一个规规矩矩打球的人,都要被质疑不规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到底是谁不规矩?
是运动员,还是那个手握判罚大权的裁判?
所以啊,球迷们嚷嚷着要上鹰眼,真不是瞎起哄。
技术,就该用技术来检验。靠肉眼,特别是在高速旋转的乒乓球比赛里,误判的概率太高了。
这对运动员不公平,对比赛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说到底,孙颖莎这次被提醒,压根算不上什么危机。
它更像一个放大镜,让我们看清了三件事:
第一,孙颖莎的技术到底有多硬,硬到成了行业标杆。
第二,她的心态到底有多稳,稳到能把意外当调味剂。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真正的强者,是不会被规则之外的因素所干扰的。
裁判的哨声,或许能中断比赛的节奏,但永远中断不了一个冠军的节奏。
孙颖莎的强大,是写在骨子里的。
来源:桃哥AI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