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放大招!李想:OTA 8.0让智能驾驶全面领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09:53 1

摘要:2025年9月10日,理想汽车正式推送了OTA 8.0系统,VLA司机大模型全面开放给所有AD Max车型用户。CEO李想放话:这标志着理想的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从“局部领先”迈入“全面领先”!

#2025成都国际车展##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一次OTA升级,理想汽车直接打了个翻身仗!智能驾驶领域,可能要换新王了。

2025年9月10日,理想汽车正式推送了OTA 8.0系统,VLA司机大模型全面开放给所有AD Max车型用户。CEO李想放话:这标志着理想的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从“局部领先”迈入“全面领先”!

他还大方承认,当前版本仍是“残血版”,但领先优势已经肉眼可见。理想也承诺会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这话说的,既坦诚又有底气。

01 三阶段演进:从“昆虫”到“人类”的跨越

理想把辅助驾驶技术发展分成三步。第一代基于规则和高精地图,被比作“昆虫动物智能”,纯靠本能。

第二代用端到端+视觉语言模型(VLM),相当于“哺乳动物智能”,能初步学习。而第三代VLA,直接实现了“人类智能”级别的驾驶能力。

这VLA司机大模型,真就像人一样:看得懂路、听得懂指挥、还记得住车主习惯。它不再只是个工具,而是一个能沟通、能推理、能执行的智能驾驶伙伴。

02 架构大升级:视觉-语言-行为,三合一

VLA采用多模态架构,把空间、语言和行为三大智能统一到一个模型里。这次升级带来了三个核心突破:

多模态融合,靠3D视觉+语言交互+行为生成实现类人决策;思维链推理,让模型能理解复杂指令、预测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

训练方法也全面进化:预训练学物理和交通常识,后训练加入动作数据搞实时博弈,再通过强化训练提升安全与舒适——完全模拟人类学车的过程。

03 用户数据说话,体验真的上来了

自从8月20日随i8交付以来,VLA的用户数据很能打。辅助驾驶每日使用率涨了约3倍,累计里程渗透率提升2.2倍——说明用户是真的愿意用、也信得过。

自动泊车使用率也翻了2.1倍,有人单日VLA行驶超770公里,单次最长超420公里。通勤、长途都没在怕的。

用户反馈中最受欢迎的三大亮点是:“更像人的绕行”、“更舒适的体验”和“泊车真有惊喜”。果然,拟人化才是高分关键。

04 远程召唤有争议?新技术撞上老法规

VLA有个重磅功能——远程召唤(任意园区、地库远程接泊),最近被推上风口。有消息说是因为被举报,功能暂缓推送。

理想官方回应:一直秉持“审慎负责”态度,会依法依规逐步推送。这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新技术如何适配现行法规?安全责任怎么界定?

这种前沿功能与法规之间的碰撞,正是智能驾驶商业化过程中的现实难题。理想选择“稳妥优先”,倒是显出了企业的责任心。

05 凭什么全面领先?数据和算力是护城河

理想敢说“全面领先”,也不是没底气。

数据方面,人家有49亿公里实车日志做支撑;算力上,云端集群规模达到13 EFLOPS,支撑大规模仿真训练。

工程落地能力更关键:模型可部署在Thor芯片(1000TOPS),也优化适配Orin-X芯片,用INT4/FP8混合精度推理,保证实时性。

每天世界模型仿真测试超30万公里,累计已超4000万公里——大幅省了实车测试的成本与风险。这些,都是理想的硬实力。

06 行业洗牌开始,理想重新定规则

VLA的量产成功,显然给了其他车企和供应商不小压力。整个行业估计得加速跟进VLA和大模型研发了。

理想预计,到2026年,VLA的接管里程(MPI)有望做到1000公里,可靠性持续提升。自家芯片也在研发中,软硬协同将来会更强大。

VLA被看作理想第三代辅助驾驶的核心。“视觉-语言-动作”一体化架构模仿人类认知,实现了从“辅助工具”到“生产工具”的转变。

智能驾驶竞争格局正在重塑。理想凭借VLA,不再只是追赶者,而是开始定规则的一方。

从数据看,辅助驾驶使用率翻3倍、里程渗透率涨2.2倍——这些都是用户真金白银投出来的信任。

技术突破、用户体验、数据积累,已经形成正向循环。理想的“全面领先”,不是喊出来的。

智能驾驶赛场的新一轮较量,才刚刚开始。

来源:呱唧呱唧足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