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而不凡 全领域主持人杜雯以真诚对话多元人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10:28 1

摘要:是麦田,本名杜雯,一位在兰州深耕十余年的全领域女主持人。“用热爱串联每个舞台,以真诚对话多元人生”,是她对自己主持生涯的诠释。于她而言,主持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使命——不断搭建人与人之间、人与故事之间的桥梁。

在聚光灯下,她手持话筒,目光温暖,声音如清泉流淌。从婚礼的温情到商演的沉稳,从大学广播站到千人大舞台,她用声音雕刻仪式,以语言传递温度。

她,是麦田,本名杜雯,一位在兰州深耕十余年的全领域女主持人。“用热爱串联每个舞台,以真诚对话多元人生”,是她对自己主持生涯的诠释。于她而言,主持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使命——不断搭建人与人之间、人与故事之间的桥梁。

儿时就喜欢用声音表达

童年时期,杜雯就与主持结缘。她回忆道:“小时候我对自己的形象不太自信,所以更喜欢用声音表达。”广播中那些“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主持人,成为她最初的向往。真正带她走进这个行业的,是她的启蒙老师——一位当地电视台的资深主持人。他发现了杜雯的潜力,带她走进演播厅试音。“他说我很有天赋”,这次认可让她意识到,主持的关键并非外表,而是声音背后的表达与共情。

每一个主持人的成长,都经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杜雯坦言,最初她也会怯场,是通过模仿优秀同行来一点一点学习、摸索。“就像攀岩者必须亲手打碎别人的影子,才能在悬崖上雕刻出自己的轮廓。”她笑着提起第一次登台的经历——大学时帮理发店老板做路演,“虽然只是店门口的简陋舞台,却是我重要的起点。”而真正第一次站上大型舞台,是主持某大型企业内部活动,现场有五六百人。“我做了全套妆造,主持词是从网上找来、修修改改的”,如今回看,她形容那时的自己“还不合格”。

正是这些实战经验,让她逐渐形成收放自如、因场而异的主持风格:婚礼中,她追求温情与松弛,强调“对象感”;商演时,她更注重沉稳大气和振奋力。“风格是根据场合和人群调整的,没有标准答案。”

主持之路并非总是坦途

主持之路并非总是坦途,她也曾遇到突发考验。有一次主持户外商演,突然下雨,观众稀少,气氛冷清。“主办方不太满意,我也意识到自己在临场反应上的不足。”她反思道,“如果当时能借‘雨’发挥,把天气和艺术主题结合,多与观众互动,效果可能会更好。”这场雨让她深刻明白:“主持的魔法不在精确的台本里,而在与现场共振的勇气中。”

谈到商演主持的核心,杜雯认为是“精准的共情力”:“主持人要感知观众需求!”她强调,最难也最关键的是把握分寸感,“让甲方觉得超值,让观众觉得走心”。每完成一场大型活动,她都会感到“酣畅淋漓”:“那是别人生命中的高光时刻,而主持人,是他们故事的‘翻译者’。”

作为女性主持人,杜雯亲历了行业对“女主持”态度的转变。十几年前,她常被误认为是化妆师,“站在台上就像稀有物种”。但她始终坚信,女性在语言细腻度、情感共鸣上独具优势。果然,如今越来越多新人主动选择女主持,“因为她们更懂捕捉情感需求”。她始终清晰自己的定位:“婚礼当天最美的永远是新娘,主持人只是辅助者。我们的优势,正在于懂得适时退后、把光留给别人。”

“情感连接是技术无法复制的”

十余年来,她也密切关注行业变迁。“主持风格正从高高在上转向平等温暖,观众更希望听到身边人的声音,而不是遥远的朗诵。”与此同时,虚拟主持人的兴起,也在倒逼人类主持人强化“人味竞争力”。“即兴互动、情感连接,是技术无法复制的”,她说,“人性的‘褶皱’,恰恰是我们最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今,杜雯的成就感已不仅来自舞台,更来自培育新生。“以前听到甲方夸赞就有成就感,现在看到年轻主持人在台上发光,我更欣慰。”她开始从事主持培训,也尝试自媒体内容创作,“纵向深挖、横向拓维”是她对未来的规划。

尽管工作繁忙,她始终没有停止学习。“最直接的方式是读书,比如《商演一本通》《台词大全》,也经常从自媒体平台吸收别人的优点。”她笑说现在“基本没有生活,全是工作”,却并不觉得是牺牲。“工作就是生活,我每天都充实而快乐。”哪怕去外地旅行,她也会留意当地主持市场,“我们必须向上看、向前走”。

兰州晚报记者 华晓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观澜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