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凝心聚力筑同心 共话团结向未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10:53 1

摘要:开江县永兴中学深耕四川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建设,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任务,构建“思政课堂主阵地+手工艺术实践平台”的“理论+实践”育人体系,推动民族团结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开江县永兴中学深耕四川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建设,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任务,构建“思政课堂主阵地+手工艺术实践平台”的“理论+实践”育人体系,推动民族团结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一、夯实思政课堂主渠道,筑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

学校以“深化民族认知、厚植团结情怀”为目标,将思政课堂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载体。一是强化主题引领。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融入学生日常,深入人心。二是丰富教学内容。课堂聚焦“各民族共同奋斗史”,结合历史事件、时代楷模事迹,生动讲解各民族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携手互助历程,帮助学生清晰认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脉络。三是厚植核心素养。通过系统教学,持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其涵养家国情怀,主动扛起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

二、打造特色实践活动,以“变废为宝”传承民族艺术

为推动民族传统艺术“活”态传承,学校创新开展“手工绘民族风情”特色实践活动,实现环保理念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一是系统研习文化。手工教学教师牵头,组织学生通过线上查阅资料、走访本地民族文化传承人,系统学习藏族唐卡色彩搭配、傣族织锦图案寓意、维吾尔族木雕纹饰特点等民族艺术知识。二是创新实践创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废旧易拉罐,历经拆解、清洗、裁剪、打磨、上色等工序,将锡皮转化为民族特色手工艺品。例如,复刻傣族孔雀舞神韵的“锡皮孔雀摆件”、融入藏族文化元素的“迷你锡皮转经筒”、串联多民族标志图案的“民族团结同心结”挂饰,用创意作品象征各民族紧密相依。三是扩大活动影响。通过举办“民族创意作品展”(设置作品讲解区、手工体验区,邀请家长、社区代表参与)、在校园文化长廊长期陈列优秀作品,让学生在创作与分享中深化民族文化理解,牢固树立“保护民族文化、共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三、持续深化育人实践,书写民族团结教育新篇

未来,永兴中学将从三方面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一是优化思政课堂体系,筑牢教育根基。立足课堂主阵地,构建“理论+案例+体验” 三维模式,将开江本地多民族共居历史、李中权等先烈团结各族群众的革命事迹融入校本课程,结合国防教育示范校优势,通过“边疆军民共守家园”等案例,凸显民族团结与国防稳固的紧密联系,让理论学习更具感染力。二是创新实践载体,丰富教育场景。打造“校园+校外”双线平台,校园内常态化举办民族文化节、“同心结对”等活动,涵盖舞蹈展演、手工艺体验等内容,促进各族学生互助共进;校外联动县民宗局、文化馆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访少数民族家庭、参观文化展馆,以实地调研深化文化认同。三是融入日常育人,厚植氛围底蕴。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管理与家校协同,打造文化长廊、开设校园广播“民族故事”栏目;通过家长会、家校群普及教育理念,发起家庭行动倡议,形成“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的育人合力,引导青少年成为民族团结践行者与民族文化传承者。

来源:同心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