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省妇联“三新”领域“两个覆盖”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市妇联锚定集中攻坚目标任务,强化组织领导,系统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扎实推进“三新”领域组织覆盖。
按照省妇联“三新”领域“两个覆盖”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市妇联锚定集中攻坚目标任务,强化组织领导,系统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扎实推进“三新”领域组织覆盖。
在不断拓展组织覆盖的同时,市妇联聚焦“三新”领域发展需求和所需所盼,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拓展和优化原有工作品牌和机制,深入探索实施暖“新”工程,多举措架设连心桥,多维度链接广资源,将工作品牌擦得更亮,妇联组织在“三新”领域的引领力、凝聚力、服务力大幅提升。
执委项目领办机制引航,构建同频共振暖“新”格局
执委项目领办制度是市妇联在改革过程中实践创新的成功案例,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已经成为成熟的经验和有效的机制,在“三新”领域“两个覆盖”工作中,市妇联将这一工作机制作为联系“三新”领域妇联执委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精准聚焦“党政所急、妇女所需、执委所能”的交汇点,将执委项目领办制度进行迭代升级。
资深执委推“新”
“三新”领域的资深执委依托自身岗位职能与资源优势,在常态化开展领办项目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创新路径,在“三新”领域焕发新活力。执委李静领办的女童保护项目、执委罗娟领办的“我爱我家”家庭教育项目持续开发17类精品课程,分别延伸至“三新”领域开设专场;执委黄熙在领办“两类儿童心理关爱”等三个项目基础上,履职女性社会组织联盟妇联主席,践行带领女性社会组织群体发展的新使命。
新兴执委创“新”
吸纳36名优秀“三新”领域女性带头人加入市县(区)妇联执委队伍,积极参与执委项目领办。市古琴学会徐清泽、潞州区新星教育宋琴、沁县飞燕舞蹈学校郭楠、壶关和韵艺术合唱团崔苗等10余名“三新”领域妇女组织负责人承接“妇女夜校”项目,主要面向“三新”领域群体提供舞蹈、声乐,书法、油画、非遗手作等培训课程400余场,惠及妇女15000余人次。
机制联动拓“新”
在社会组织中通过集中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实现妇联组织全覆盖。将优秀的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联建妇联执委,推行“1+N”联动模式——以1个行业妇联为核心,带动N个执委(社会组织),推动组织体系从行业层面向基层单元纵深延伸,储备执委领办项目、女性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资源和宝库。
“太行巾帼红”服务品牌赋能,激活协同发展暖“新”动能
“太行巾帼红”是市妇联长期以来创建的服务品牌,在“三新”领域“两个覆盖”工作中,市妇联聚焦“服务新领域、凝聚新力量、彰显新作为”的结合点,赋予“太行巾帼红”服务品牌新的内涵,让“太行巾帼红”成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开展活动的闪亮标识,成为引领“三新”领域妇女群众的一面旗帜。
构筑“太行巾帼红+思想引领”新高地
把“三新”领域优秀女性纳入“太行巾帼红”宣讲团,开展“弘扬太行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群众性主题宣讲活动20余场;组织“三新”领域妇女开展“花开中国”接力传唱30余场;各级妇联组织开设“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专栏,展播动态100余期;针对“三新”领域妇女所急所需所盼开展普法宣传100余场;在快递物流等场所建成80个暖“新”角并配备专属暖“新”包,同时发布暖“新”码,将政策解读、维权援助、家庭教育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一键送达”。
强化“太行巾帼红+创业创新”新支撑
联合24家非公企业开展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提供130余个工作岗位;组织18名“三新”领域高层次女性人才举办“巾帼智汇”座谈会;联合新业态妇联开展妇女就业创业培训30余场,1名“三新”领域女性非遗传承人入选全国“美丽工坊”;推动自定义科技有限公司党建联盟妇委会与市女企业家协会妇联携手同行,举办“巾帼聚力·共谋发展”女企业家座谈会,探索成立女企业家同城联盟试点,助力非公企业消费内循环。
绘就“太行巾帼红+家教家风”新画卷
面向新就业群体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32场、“我爱我家”家庭教育讲座26场;举办“邂逅蓝朋友”消防专场联谊会,为108名消防员、“三新”领域单身女青年提供婚恋指导服务。
女性社会组织联盟聚力,打造百花齐放暖“新”形态
2024年成立的女性社会组织联盟是市妇联顺势而为搭建的全市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发展枢纽平台,该平台聚焦“区域联动、资源互通、服务多元”的结合点,持续扶持女性社会组织联盟发挥作用,成为赋能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的加油站、能量池。
赋能强“新”
组织开展全市女性社会组织联盟赋能培训2次,通过小程序发布调查问卷,收集意见建议15条,以此优化赋能举措,通过业务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剖析,不断夯实“三新”领域妇联工作人才支撑。举办联盟妇联沙龙活动4期,围绕“服务创新”“资源对接”“难点攻坚”等主题交流研讨,鼓励会员单位分享工作经验、碰撞服务思路,推动形成“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的良性氛围,让联盟队伍既懂政策、又通实务,为“百花齐放”的服务格局注入专业动能。
搭台聚“新”
充分发挥女性社会组织联盟妇联的纽带作用,一方面精准搭建服务平台,举办“巾帼书坊”20余期、“非遗传承”进社区10余场、开展“跟党奋进新征程 三晋巾帼建新功”送服务到基层活动162场,惠及妇女群众5600余人。另一方面主动发挥妇联职能优势,助力联盟内女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形成“服务凝聚人心—引领激发活力—反哺壮大组织”的良性循环。
分层育“新”
推动县区妇联参照市级模式,结合地域特色分类组建联盟(合)妇联。平顺县妇联联合民政部门组建全县社会组织联盟妇联,实现跨领域资源整合;沁县妇联按照部门属性分类成立联合社会组织妇联;潞州区妇联、屯留区妇联依托属地特色直播产业组建村播(联盟)妇联,通过联盟化运作促进资源共享、服务联动。
下一步,市妇联将继续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多接点对接,靶向发力、精准服务,以更具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三新”领域“两个覆盖”,力求将妇联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