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深刻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1 13:13 1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充分反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理论体系完整严密,是体现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紧密结合等鲜明理论品格的权威读本,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选》深刻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充分反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理论体系完整严密,是体现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紧密结合等鲜明理论品格的权威读本,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选》深刻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目标的根本遵循

《文选》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穿全书的一根主线,始终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价值诉求,坚持锚定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目标,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深刻、务实管用的战略举措。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贯穿于《文选》的重要议题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数量和质量的辩证统一,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始终紧扣高质量、高效益、高标准、高水平、高效能发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迈上新台阶,使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能在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文选》中许多文章的名称就突出了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如《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等。“高质量”是《文选》的高频词,如此密集地出现在《文选》中,富有深意,引人深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但是,由于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起来的,生态环境质量上的根本好转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仍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这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担当。《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等文章,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现状和突出矛盾以及发展趋势出发,揭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指出:生态退化依然严重、资源利用依然粗放、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农业面源污染依然较高、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四个“依然”和一个“触目惊心”,道出了彼时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扎扎实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如果不重视、不抓紧、不落实,任凭存在的问题再恶化下去,我国发展必将是不可持续的”。总书记之所以要盯住生态环境问题不放,是因为“如果不抓紧、不紧抓,任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不断产生,我们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是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这些切中客观实际的观点,语重心长、掷地有声。

完成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的根本遵循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坚决杜绝“发展要上,法治要让”的误区,是《文选》的重要内容。《文选》围绕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加快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以及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等,作出了详细论述和周密部署,体现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文选》将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根本保障。我们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决策者以及身体力行者,党的领导地位、领导能力、领导功能以及党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文选》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不动摇,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罚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增强领导班子共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效能”。《文选》还从体制机制建设的高度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如何强化政治责任、如何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如何发挥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如何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坚持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政治导向。

《文选》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需要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久久为功、不断推进的复杂系统工程,提出了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系统集成的理念,要求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文选》提出了“坚持正确生态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更好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耕地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关键举措”等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并以胸怀天下的视野对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加强核安全以及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等,作出了深刻论述和周密部署。

全社会积极参与建设美丽中国和地球美好家园的根本遵循

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文选》的重要内容。

《文选》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推广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等,推广绿色低碳出行,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再生产品,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强大生力军,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要将“全民绿化意识深深根植于人民心中”,“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要从小事做起,“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人人有责。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见缝插绿、建设每一块绿地做起,从爱惜每滴水,节约每颗粮食做起,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文选》高度赞扬榜样的力量,“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高度肯定“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同时强调,“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要共产党员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就能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打开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是激发全社会积极参与建设美丽中国和地球美好家园的根本遵循。

来源:群众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