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活得久的人,往往有这6个特征!占上一个,医生都替你高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1 13:17 1

摘要:一听到“癌症”两个字,很多人脑子里立刻浮现的是“晚期”“治不好”“躺在病床上接受化疗”这些画面。确实,癌症这个词的杀伤力太大了,几乎成了“绝症”的代名词。

一听到“癌症”两个字,很多人脑子里立刻浮现的是“晚期”“治不好”“躺在病床上接受化疗”这些画面。确实,癌症这个词的杀伤力太大了,几乎成了“绝症”的代名词。

每年都有无数个家庭被它击中,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但让人意外的是,在临床中,医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癌症奇迹生还者”,他们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活得比很多健康人还滋润、还长寿。

这些“活得久”的癌症患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他们运气好?运气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身体和心理的综合优势。而这些优势,普通人也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

医生总结了这类患者的6个共同特征,如果你或家人占上一个,医生都要替你高兴!

第一,心态好,情绪稳定

在医院,医生们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心态好的人,治疗效果往往更明显。有研究显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的癌症患者,免疫细胞活性明显下降,恢复速度也慢。

而那些乐观开朗、积极配合治疗的人,更容易挺过最痛苦的阶段,甚至出现“奇迹般”的逆转。

这并不是玄学。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分析了超过1万名癌症患者的长期随访数据,发现情绪稳定、乐观的人,5年生存率提高了足足20%以上。这背后是情绪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综合调节作用,不能忽视。

第二,睡得好,作息规律

别小看“睡个好觉”。临床中,医生常常能从病人的作息看出预后。那些睡眠规律、晚上能安稳入睡、白天精神状态好的患者,身体修复能力会强很多。尤其是癌症治疗期间,只有充足的休息,才能让免疫系统保持战斗力。

一项发表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的研究指出:癌症患者如果每晚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约33%,而睡眠质量高的患者,术后感染概率降低近一半。

第三,营养跟得上,身体底子好

癌症不是靠“饿死肿瘤”治好的。很多患者和家属误以为癌细胞“靠糖活着”,就开始节食、断糖,结果搞垮了自己。

医生强调:营养是抗癌的基础武器,不是癌细胞的养料。特别是在放化疗阶段,身体消耗极大。如果营养不够,治疗副作用会更明显,身体更难扛得住。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营养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耐受性,甚至延长生存时间。高蛋白、易消化、少油少盐的饮食结构,是癌症康复期的黄金标准。

第四,爱动,不躺平

癌症患者不是不能动,而是要科学地动。很多人误以为得了癌就只能卧床休息,其实恰恰医生更鼓励患者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保持适当活动。

最近几年大火的“运动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适量运动能激活T细胞,增强免疫力。2022年《柳叶刀·肿瘤学》刊登的研究表明,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以显著延长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医生建议,只要没有特殊禁忌症,癌症患者每天都应进行轻度活动,比如散步、拉伸、呼吸训练,哪怕是站一站、走几步,也比整天躺着强。

第五,家庭支持好,社交关系强

在医院走廊,常能看到一个现象:有家人陪着的患者,脸上的表情更放松,治疗依从性也更高。孤独,是很多癌症患者最大的敌人。

心理学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感越强,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越低,治疗积极性也越高。每一个癌症家庭都是“团战”,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医生也常说,家属的态度,会在无形中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能在某种程度上“激活”患者的求生欲望。

第六,配合治疗,不轻信偏方

癌症治疗是一场长跑,很多患者刚开始信心满满,但中途容易被各种“神药”“偏方”所干扰。有些人甚至中断正规治疗,转而相信所谓的“祖传秘方”,结果贻误病情。

医生最怕的不是癌症,而是患者“自己放弃”。一个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坚持完成规范化治疗的癌症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可以延长3-5年,部分患者甚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不断更新,很多癌症已经从“绝症”变成“慢性病”。比如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靶向治疗,乳腺癌的CDK4/6抑制剂,都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

而那些“活得久”的患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信任医生,遵从治疗,不盲目尝试。

除了这6个特征,医生还发现一个“隐藏彩蛋”:保持学习欲望的人,恢复能力也更强。这可能和大脑活跃、认知功能良好有关。大脑处于长期“学习状态”,会让人更具目标感,也更愿意配合康复计划。

癌症并不等于终点。医学在进步,治疗在更新,患者的心态和行为也越来越重要。医生们常说,癌症不是一个人的病,而是一家人的考验,更是每一个人对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已经走在这条路上,请记住:不是只有奇迹才能救命,科学和坚持才是最大的底气。而如果你还没走到那一步,也请提前为自己储备这6个“抗癌特质”。别等疾病找上门,才开始改变。现在就行动,未来才不会慌张。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给更多人。你的一次分享,或许就是某个家庭的转机。关注我们,一起守护健康生活!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S].中国营养学会,2022.

[2]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辑委员会.癌症患者睡眠与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30(5):334-338.

[3]柳叶刀肿瘤学.Exerciseandcanceroutcomes:areviewoftheevidence[J].TheLancetOncology,2022,23(7):812–821.

来源:科学护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