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近期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国内 网约车司机群体中男性占绝对多数,平均年龄约40岁,整体呈现“中年化”特征。
根据近期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国内 网约车司机群体中男性占绝对多数,平均年龄约40岁,整体呈现“中年化”特征。
QuestMobile的数据同样表明,网约车司机主要以36-50岁人群为主。这个年龄段的司机群体,在近3000万月活网约车司机中占比63.1%。
根据调研报告,超6成司机的最高学历为高中及以下,9成司机曾在制造业、建筑业或个体经营等领域工作过许多人在加入平台前,已在这些其他领域积累了十余年的职业经验。
调研显示,他们转行成为网约车司机的动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收入透明且按单结算,且提现方便,相较于计件或月结工资更具可预见性;
二是工时弹性,司机可以依据个人与家庭需求自由上线或休息,避免固定班制的高强度与加班压力;
三是尊重感提升,不存在传统制造业中被工头呵斥、责骂的情况。
这部分司机普遍把网约车视为“再就业通道”或“过渡岗位”:既能利用过去积累的社会经验与服务意识提升乘客体验,又能通过弹性工时照顾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家庭事务。
平台司机中,有相当一部分季节性劳动者。在农忙、渔汛、旅游旺季等窗口期过后的空档阶段,他们选择跑网约车,把季节波动对生活的冲击降至最低。
就家庭角色而言,网约车司机往往背负较大的经济责任。
调研样本数据显示,62.8%的司机是家庭唯一的就业人员,77%的司机是在失业后转入网约车行业。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4月,31-45岁男性偏好的APP排行榜第一名是“滴滴车主”,反映了有相当一批中年男性在使用滴滴平台网约车谋生。
然而,在庞大的司机基数中,能够持续高频上线、保持稳定出车的“高活跃司机”不足3成,说明平台运力仍高度依赖一批核心司机,其余人则更像在就业与家庭事务之间灵活切换的“兼职型”劳动力。
调研样本中,网约车司机日均在线时长平均值为6.41小时,大多数司机的日均在线时长集中在10小时左右,但有0.059%的司机日均在线时长超过15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网约车司机群体中女性司机占比不足10%,但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4年,国内超过105万女性司机通过滴滴平台获得收入,其中79%是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
文章数据来源: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城市出行的就业韧性:网约车司机就业图景与职业表现(2025)》
来源:深谈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