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标“倒计时”,广告“偷”时间,视频平台的算盘打歪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16:04 1

摘要:近日曝光的新闻显示,芒果TV、优酷视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广告实际播放时间均多于广告页面标明的时长。记者测试后发现,时长119秒的广告实际播放123秒,倒计时80秒的广告实际播出83秒,均多于广告页面注明的时长。

新重庆-重庆日报 臧博

一些视频网站弹出的广告,你是否感觉广告的倒计时,与实际的时间流速不一致?

近日曝光的新闻显示,芒果TV、优酷视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广告实际播放时间均多于广告页面标明的时长。记者测试后发现,时长119秒的广告实际播放123秒,倒计时80秒的广告实际播出83秒,均多于广告页面注明的时长。

这种现象,被网友们嘲讽为“赛博鬼秤”

记者亲自测试广告时长 图源:半月谈公众号

民间有句俗语,叫“甘蔗没有两头甜”,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不能“既要又要还要”。某些视频平台在贴片广告上动心思,“偷”用户一两秒、三四秒的时间,不就是这样的行为吗?既要拉长时长获取更多广告收益,又要以秒计数防止被用户发现,还要准备好说辞避免声誉受损——这算盘打得够响,也够歪。

视频平台为一己私利算计用户多看几秒广告,无非是三种心思作祟。

“用户已经看了一两分钟的广告,不在乎多看那几秒”——这是单方面替用户做主,丝毫不尊重用户的个人权利。这种心态,暴露出的是平台的傲慢。

“用户看那么久的广告,谁会发现多出来的一两秒”——这是投机取巧、钻空子心态。标注的广告倒计时,就等于和用户立下契约,平台单方面违约,就是不诚信。

“只加一两秒,就算被发现也能给出合理解释”——这就是利用技术作恶。用所谓“缓存问题”“设备问题”“网络信号问题”掩盖技术上的侵权,根本无法说服用户和公众。

除了这三种心思以外,还有一种可能:一些视频平台之所以在广告时长上动手脚,会不会与自己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有关?部分平台手握优质资源、独家资源,算准了用户没得选,就算用户发现广告过多、过滥、多长,也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用。

面对这些视频平台虚标“倒计时”、广告“偷时间”等“赛博鬼秤”行为,就没有应对办法吗?也不尽然。

从法律角度看,根据我国的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虚标广告时长等行为,占用了消费者额外的时间,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平台理应给出赔偿。

从监管角度看,技术的问题还需要技术来解决。一方面,对当前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固定证据,根据各平台的情况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震慑视频广告的“鬼秤”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广告的监测与识别,划出平台不能触碰的“红线”与“底线”。

从消费者角度看,如果某个平台的使用体验极差,让自己感受到被冒犯、被糊弄,那就用脚投票,不看、少看。千万用户联合起来,平台也无法继续傲慢下去。

这几年,视频平台的各类乱象不少,从“会员套娃”到降低视频清晰度,从自动续费到广告“偷”时间,这些视频平台似乎忘了:一个大量流失用户的视频平台,还会有广告投放吗?还能盈利吗?还有未来吗?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