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傻了!社会的游戏规则从来就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公开?那只是走个过场,是专门演给你看的“最后一幕”。等你看到的时候,桌上只剩残羹剩饭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憋屈事?
工作还没公开招聘,岗位早就内定了;
房子还没开盘,好户型全被“关系户”挑完了;
新政策刚发布,有人却提前布局,赚得盆满钵满。
你一脸懵逼:消息不是刚出来吗?他们怎么就比我快半拍?
别傻了!社会的游戏规则从来就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公开?那只是走个过场,是专门演给你看的“最后一幕”。等你看到的时候,桌上只剩残羹剩饭了。
这句话话糙理不糙:“别动上层人的利益,也别动下层人的观念。” 为什么?动上层的利益,如同要他性命;动下层的观念,如同刨他祖坟。而你知道吗?下层的观念,恰恰就是上层利益的来源! 这套系统,几百上千年来,一直如此。
你以为资源垄断是现在才有的?太天真了!
从春秋战国开始,就玩“学在官府”那一套。你想读《诗经》《尚书》?先看看你祖上是不是贵族!普通老百姓连竹简都没摸过,贵族子弟却拿典籍当课外读物。
再到汉朝的“察举制”,名字好听,说是举荐人才,实际上举荐的全是自己圈子里的人,或者自家有背景的子弟。到了魏晋,干脆搞“九品中正制”,直接把“龙生龙,凤生凤”写进了制度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寒门天才?对不起,官场大门对你关闭。几千年了,套路都没怎么变,只是今天玩得更隐蔽了。
这个世界,一直就有两套规则:
一套明的,冠冕堂皇,写给你看,说给你听。
一套暗的,在饭局上、在茶室里、在小圈子里流通,那才是真正分配资源和利益的战场。
社会就是一场巨大的“信息饥饿游戏”,有人吃肉,有人喝汤,而大多数人,连味都闻不着,还在奇怪别人为啥不饿。
所以很多人出了社会才幡然醒悟:原来高考,竟是自己人生中最公平的一场竞争!
为什么高价值的信息永远流不到你这里?
首先,你被困在了“信息茧房”里。
家庭主妇,聊的是孩子老公;打工一族,聊的是工资物价和明星八卦;商业大佬,聊的是政策风向和投资机会。
这不是谁比谁高贵,而是你所处的环境,直接决定了你能接收什么信息。 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不会和工友讨论如何融资;一个金融顾问,也不会去和菜场大妈分析股市K线图。
更可怕的是,有人故意在给你织这个“茧”!
《黑冰》里王志文说得一针见血:“人分三六九等,上层的人享受物质和精神供应,而下层的人,精神供应几乎是零。”
现在的算法、短视频、娱乐八卦,就是新时代的“精神鸦片”。资本设计好了各种“奶头乐”,把你的时间碎片化,用一堆没营养的二手、三手信息填满你,让你沉迷于短暂的快乐,根本没精力去思考社会运行的真相。
底层,娱乐至死。 大多数人就像温水里的青蛙,在设计好的算法里快乐地度过一生,根本意识不到锅正在被加热。
能改变命运的信息和资源,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被认知、环境、算法一层层隔离了起来,像金子一样埋在沙土之下。你需要做的,是主动去筛取。
1. 破圈!跳出你的“信息贫民窟”
你需要清醒地意识到你现在聊的内容、接触的信息,是不是毫无营养。上层聊资产配置,中层聊项目副业,下层聊鸡蛋涨价。 你想成为谁,就要主动去靠近什么样的信息环境。有意识地屏蔽垃圾信息,像挑选食物一样,严格筛选你大脑的摄入源。
2. 主动狩猎,别当“投喂”的宠物
戒掉那些短期的、廉价的多巴胺快乐!逃离那个只会抱怨、只会吃喝玩乐的圈子。付费,去向那些已经拿到结果的人学习。 主动去啃行业报告、学术期刊摘要、高质量的商业播客和通识书籍。把自己从“被喂养”模式,切换到“主动捕猎”模式。
3. 干就完了!
《道德经》老早就告诉我们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认知,决定你能不能看懂机会;而执行,决定你能不能把它抓在手里。 看懂了就马上去做,别犹豫,别观望,机会就在行动中产生的。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
公开的都是常识,秘密的才是生意。当一个信息开始免费传播时,它的价值早就被榨干了。真正的红利,只在信息扩散之初的那一小段时间里。别抱怨不公平,成年人的世界,吵着要公平是幼稚的。真正的聪明人,是看清规则、适应规则,最后为我所用。
希望你,能成为那个看懂游戏规则,并最终获胜的聪明人。
来源:运筹帷幄海浪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