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八年前,谁能想到糖尿病能通过手术缓解?如今又传出“高血压疫苗”要来了,还说打一针管十年,不用吃药、不用量血压、不怕心梗脑梗……
七八年前,谁能想到糖尿病能通过手术缓解?如今又传出“高血压疫苗”要来了,还说打一针管十年,不用吃药、不用量血压、不怕心梗脑梗……
这听起来像不像是“医学界的特斯拉”?但真有这么神?
别急着欢呼,这事儿背后可没那么简单。高血压不是感冒发烧,说治就治。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每天都要跟高血压患者打交道,听到这个“高血压疫苗”的消息时,我跟不少同行一样,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怀疑——这真靠谱吗?
说到“高血压疫苗”,得先搞清楚一个问题——高血压到底是个啥?
它不是细菌感染,不是病毒传播,它是一种慢性病——就像家里老旧电线,时间一长,电阻变大、线路老化,血压自然就上来了。
疫苗的原理,咱都知道,是通过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对抗“入侵者”。那高血压不是“外敌”,怎么打疫苗?
目前所谓的“高血压疫苗”,指的是一种可以刺激人体产生针对血压调节系统中某些关键蛋白质的抗体,从而长期降低血压的免疫疗法。
根据2023年发表于《临床高血压杂志》的一项研究,日本和瑞士的科研团队正在试验一种名为“AngQb”的疫苗,这种疫苗能够让人体产生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从而达到降压目的。
初步试验显示,部分受试者在接种疫苗三个月后,收缩压平均下降了6~13mmHg,且效果持续半年以上。
但别高兴太早,这只是一期试验的初步结果,远远没到能上市的地步。
我有一位老朋友老李,60出头,做装修的,年轻时抽烟喝酒样样来,三年前查出高血压,医生给他开了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他嫌吃药麻烦,还总说“吃一辈子药没完没了”,后来听说有“疫苗”,一下子来了精神,跑来问我:“你说这疫苗真能治好我?”
我当时就跟他说:“老李你这疫苗现在连临床三期都没过,连医生都没法开,你先别盼着一针治百病。”
其实像老李这样的患者不少,一听说不用吃药了,立马精神焕发,可他们不知道,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就是靠日复一日的管理控制下来的。一旦放松警惕,不是中风就是心衰,后果比你想象得严重得多。
说白了,很多人对吃药有误解,觉得:
“吃药是病越来越重的象征。”
“药吃多了伤肝伤肾。”
“我血压正常了就该停药。”
这些观念,真的得纠正一下。降压药不是让你一吃就停的消炎药,它更像是你身体的“护栏”——一直在那守着,才能防止你翻车。
长期服用降压药,如果医生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调整剂量,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擅自停药,反弹更猛,就像你把车刹车线剪了,跑得越快,摔得越惨。
从科研角度来说,这个方向是极具潜力的。一针解决慢病的梦想,谁不想实现?目前全球正在研发的高血压疫苗不止一种,比如:
· 瑞士的AngQb疫苗,靶向血管紧张素II
· 美国的ATRQβ-001疫苗,靶向血管紧张素II受体
· 日本的疫苗方案,尝试靶向肾素本身
但从临床路径来看,要通过动物实验、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至少还需要5~10年时间,且每个环节都可能“被打回重来”。
疫苗的效果因人而异,比如有些人免疫反应弱,可能打了跟没打一样。还有的可能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甚至损伤肾功能。这些都需要长期观察。
所以目前,“高血压疫苗”更像是一场“希望工程”,不是“救命稻草”。靠它取代降压药?还远得很。
不少中轻度高血压患者,确实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延缓甚至避免用药。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有明确数据支持的。
2021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
仅靠减重5公斤、限盐、控制饮酒、增加运动、心理放松等综合干预措施,约有30%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最关键的几点就是:
限盐,每天不超过5克。咱中国人吃得太咸,酱油、榨菜、火锅底料,个个是“隐形雷区”。
坚持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哪怕是快走、广场舞,也比坐着强。
减肥,尤其是腰围控制。男人腰围别超90厘米,女人别超85厘米。
不抽烟少喝酒,尤其是老年男性,酒桌文化害人不浅。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真做到了,能顶半颗药。
现在很多社交平台上,打着“高血压疫苗来了”“日本已经批准了”的标题,其实连个科学来源都没有。有些甚至是打着“预防高血压”的旗号,卖保健品、推理疗仪器的广告。
咱得擦亮眼睛,真正的药物上市,必须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备案,医院和医生才能合法使用。
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批准任何形式的“高血压疫苗”进入临床使用。
如果你问我,我乐见“高血压疫苗”的发展,但我更看重的是:
一是个性化治疗,二是患者依从性。
每个人的高血压病因不同,未来可能会根据基因检测、肠道菌群、生活习惯等定制降压手段。而不是“一个方子治百人”。
而患者依从性呢?说白了,就是愿不愿配合治疗。再好的药,你不吃也白搭。再先进的技术,你不相信也白费。
所以与其天天盼着“疫苗救命”,不如现在就把盐戒了、脚动起来、药按时吃了。慢病管理,拼的是耐力,不是奇迹。
就像糖尿病现在有GLP-1受体激动剂,高血脂有PCSK9抑制剂,高血压未来或许真的能靠疫苗控制血压。但那不是一劳永逸的“神药”,更不是让你“想吃啥吃啥”的护身符。
再先进的医学手段,也替代不了你对自己身体的责任。
你会愿意尝试“高血压疫苗”吗?你觉得打一针就能不吃药,靠谱吗?
参考文献:
[1]王晓玲,李伟,陈静.高血压疫苗研究进展[J].临床高血压杂志,2023,31(2):134-138.
[2]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1年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3]魏丽娜,王旭.血管紧张素II疫苗AngQb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9):812-816.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之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