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损伤:识别、处理与预防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20:00 3

摘要:损伤发生后,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肌肉僵硬,严重时可能出现活动受限或皮下淤青。此时需遵循“RICE”急救原则:休息(Rest) 避免损伤加重,冰敷(Ice) 每次15-20分钟缓解肿胀,加压包扎(Compression) 减轻淤血,抬高患肢(Elevat

肌肉损伤是运动和日常活动中常见的软组织问题,多因过度拉伸、突然发力或外力撞击引发,常见于小腿、腰背、肩部等易受力部位。

损伤发生后,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肌肉僵硬,严重时可能出现活动受限或皮下淤青。此时需遵循“RICE”急救原则:休息(Rest) 避免损伤加重,冰敷(Ice) 每次15-20分钟缓解肿胀,加压包扎(Compression) 减轻淤血,抬高患肢(Elevation) 促进血液回流。

恢复期间,急性期(48-72小时)后可逐步进行温和拉伸,避免过早剧烈运动;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麻木、无力,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肌肉撕裂或神经损伤。日常预防中,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合适装备、控制运动强度,能大幅降低肌肉损伤风险,守护肌肉健康。

来源:一点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