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长组织同学聚会每人交3600,我果断拒绝,聚会当天他们愣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13:31 1

摘要:「各位同学,十年阔别,甚是想念。我提议,下下周六,咱们在凯悦酒店办一场十年同学聚会,重温旧梦,共话未来!」

手机屏幕亮起,微信同学群里弹出一条新消息。

是沉寂了许久的老班长,赵鹏。

「各位同学,十年阔别,甚是想念。我提议,下下周六,咱们在凯悦酒店办一场十年同学聚会,重温旧梦,共话未来!」

消息下面,是一张制作精美的电子邀请函,烫金大字,背景是我们高中时的毕业照,只是照片被调成了柔光色,透着一股浓浓的怀旧风。

群里立刻热闹起来。

一连串的「支持班长!」「太好了!」「必须到场!」刷了屏。

我笑了笑,指尖在屏幕上划过,也准备跟风发个表情。

十年了,确实该聚聚了。

还没等我找到合适的表情包,赵鹏又发了一条消息,这条消息像一块冰,瞬间把群里火热的气氛给冻住了。

「为了保证聚会的品质,给大家最好的体验,本次聚会采用AA制,费用暂定为每人3600元。费用包含:凯悦酒店宴会厅包场费、晚宴(米其林星级标准)、特邀乐队表演、伴手礼(知名品牌定制纪念品)及后续活动安排。请大家于本周五前转账给我,以便统计人数和预定。」

3600元。

我看着这个数字,以为自己眼花了。

我把手机拿近了些,又看了一遍。

没错,是3600。

我下意识地算了一笔账。我们班当时有52个同学,就算只来一半,26个人,那也是九万多的总费用。

一场同学聚会,花将近十万块?

我的手指停在屏幕上,原本准备发送的笑脸表情,此刻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群里刚刚还热闹非凡,现在却一片寂静。

过了足足两分钟,才有人小心翼翼地打破了沉默。

「班长,这个……是不是有点太隆重了?」

是学习委员,现在在一所中学当老师的张静。她说话一向很委婉。

赵鹏几乎是秒回。

「静,十年就这么一次,必须隆重!我们现在都不是当年的穷学生了,难道还要像过去一样,在路边摊撸串吗?格局要打开!」

他后面还跟了个“奋斗”的表情。

紧接着,几个当年就和赵鹏走得近的同学立刻出来附和。

「班长说得对!十年了,必须高规格!」

「3600而已,一顿饭钱,主要是图个开心,见见老同学。」

「就是,现在谁还差这点钱啊?别那么小家子气。」

看着这些话,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我不是出不起这3600块钱。我做自由设计师,收入虽然不稳定,但还算可观。可这钱,花得让我觉得莫名其妙。

同学聚会的意义,难道是用钱来衡量的吗?

我没说话,继续看着群里的讨论。

又有人提出了疑问:「班长,能把费用的明细发一下吗?大家心里好有个数。」

赵鹏这次回得慢了些。

「明细很复杂,酒店、餐饮、策划都是打包的,我也没法一项项列出来。大家相信我就行了,我还能坑同学不成?」

他发了一个“摊手”的表情,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这种模糊其辞的说法,反而让我心里更不踏实了。

我点开赵鹏的头像,翻了翻他的朋友圈。最新的几条,都是各种高端商务会议、海外旅游、名车名表的照片,配的文字也总是“感恩”“奋斗”“格局”“认知”这类词汇。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这或许不是一场单纯的同学聚会。

这更像是一场……赵鹏个人成功展示会。

而我们这些同学,就是他请来观礼的嘉宾,只不过,门票需要自费。

我深吸一口气,在聊天框里敲下了一行字。

「班长,不好意思,这次聚会我就不参加了。」

我没有说钱的事,只是简单地表明了我的态度。

我觉得,成年人之间,这样直接的拒绝,已经足够体面。

没想到,我的这条消息,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

赵鹏直接在群里@了我。

「林薇,怎么了?是有什么困难吗?十年同学会,多难得啊。你要是手头不方便,跟我说,我先帮你垫上。」

他的话看起来是在关心我,但我却读出了一股居高临下的味道。

仿佛我拒绝,就一定是因为“穷”。

群里其他人的目光,似乎也瞬间聚焦到了我的身上。

我能想象到,屏幕那头的他们,正在如何揣测我的经济状况。

我感觉脸颊有点发烫。

我不想在群里和他就这个问题纠缠,于是切换到私聊界面。

「班长,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是因为钱的问题,只是觉得这个形式我不太喜欢,也觉得没必要花这么多钱。心意到了就好。」

我以为私下沟通,能让这件事和平解决。

可赵鹏的回复,却让我彻底愣住了。

「林薇,你这就没意思了。你不来,是不是看不起我组织的活动?还是觉得我们这些老同学不值得你花这点钱?」

一顶“看不起同学”的帽子,就这么扣了上来。

我看着他的质问,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这是在进行道德绑架。

我还没想好怎么措辞,他又发来一条。

「我知道你现在是自由职业,可能收入不太稳定,有顾虑也正常。但人要往前看,多出来走动走动,拓展一下人脉,对你以后有好处。这次聚会,来的同学里有不少现在都混得不错的,有做老板的,有当高管的。你来认识认识,没坏处。」

他的语气,像一个人生导师在指点一个不谙世事的晚辈。

我看着这段话,忽然就觉得有点可笑。

同学情谊,在他这里,已经变成了“人脉”和“资源”。

他不是在组织一场回忆青春的聚会,他是在组一个局,一个资源置换的社交场。

而我,因为拒绝入场,就被贴上了“穷”、“没格局”、“不懂人情世通”的标签。

我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我打字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赵鹏,第一,我的工作和收入很稳定,不需要你操心。第二,我来参加同学会,是为了见见老朋友,聊聊过去,不是为了拓展人脉。如果一场同学聚会需要用钱来衡量价值,那我觉得它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道不同,不相为谋。」

发完这段话,我直接把手机扔到了一边。

我不想再看了。

我知道,这段话说出去,肯定会得罪他。

但有些话,我必须说。

过了大概半小时,我拿起手机,发现同学群里已经炸开了锅。

赵鹏把我俩的私聊截图,发到了群里。

当然,他只发了我回复他的那段话,把他自己说的那些话,都“体贴”地删掉了。

于是,在不明真相的同学眼里,我成了一个清高、孤傲,还公开顶撞班长的人。

「林薇这是什么意思?班长好心组织,她怎么这么说话?」

「就是啊,什么叫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不都是同学吗?」

「可能现在做了设计师,眼光高了,看不上我们这些普通人了吧。」

各种议论和揣测,扑面而来。

赵鹏在群里发了个“无奈”的表情。

「算了算了,大家别说了。可能林薇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人各有志,不强求。想参加的同学,咱们周五前把费用转给我。为了方便沟通,我会把交了费的同学拉到一个新的小群里。」

这一手玩得真漂亮。

既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宽宏大量的受害者,又顺理成章地把我,以及其他所有对费用有异议却不敢出声的同学,都排除在外。

果然,没过多久,我就看到群成员人数在减少。

那些交了钱的,都被拉进了所谓的“十年精英同学会”小群。

原本热闹的大群,瞬间冷清下来,只剩下我们这些“局外人”。

我看着那个群名,心里五味杂陈。

我最好的朋友陈凯,给我发来了私信。

他是我高中同桌,现在是一名程序员,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薇薇,别理他。赵鹏现在就这样,掉钱眼儿里了。3600块,够我加一个月班了,我去酒店吃自助餐,是去吃饭的,不是去吃“格局”的。」

看到他的话,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心里的那点不快,也消散了不少。

「你也没交钱?」我问他。

「交个鬼。我直接在群里说我那天要带孩子去上辅导班,去不了。他总不能让我为了同学会,耽误祖国的花朵吧?」

陈凯发来一个“狗头”表情。

我俩在微信上吐槽了赵鹏半天,心情好了很多。

挂了电话,我看着那个冷清的大群,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凭什么同学聚会要由他赵鹏来定义?

凭什么不参加他那个昂贵的局,我们就不配怀念青春了?

我点开陈凯的对话框。

「陈凯,我们自己也组织一个聚会吧。」

「啊?跟赵鹏对着干?」

「不,不是对着干。我们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和想见的人,一起聚一聚。」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

不收钱,不搞排场,就约在高中旁边那条老街。

那里有我们当年最爱吃的烤串店,有承载了无数青春记忆的奶茶铺,还有那家我们逃课去打游戏的游戏厅。

「我们就发个消息,在那个还剩下我们这些‘穷鬼’的大群里。想来的,就自己过来。大家AA,吃多少算多少,花不了几个钱。」

陈凯听完,沉默了几秒。

「薇薇,你这个想法……太棒了!」

「就这么干!让赵鹏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同学会!」

说干就干。

我花了几分钟,写了一段简单的文案。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宏大的主题,只有最朴实的话。

「各位老同学,下下周六,有空吗?高中旁边那条老街,‘胖子烧烤’,还记得吗?老板说,只要我们去,给我们打八折。没有米其林,但有我们当年的味道。没有乐队,但我们可以自己唱歌。不收门票,只为相见。下午三点,不见不散。」

我把这段话发在了那个冷清的大群里。

然后,静静地等待着。

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回应。

或许,只有我和陈凯两个人。

但没关系。

哪怕只有我们俩,那也是一场值得期待的聚会。

消息发出去后,群里依旧很安静。

我有点失落,但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大部分活跃的人都去赵鹏那个“精英群”了。

剩下的,大多是常年潜水,或者是不好意思公开反对赵鹏的人。

我放下手机,准备去给自己冲杯咖啡。

刚站起来,手机就“叮咚”响了一声。

是张静,那个当老师的学习委员。

「林薇,我……我能去吗?」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

我笑了。

「当然!欢迎至极!」

紧接着,又有几个人陆续发来了消息。

「胖子烧烤!天呐,那家店还在开吗?我高三一年,起码在他家吃了五十顿!」

「算我一个!我早就想回老街看看了!」

「我也去!不过我可能要晚点到,要先送孩子去上兴趣班。」

看着一条条回复,我的眼睛有点湿润。

原来,和我一样想法的人,并不少。

他们只是缺少一个站出来的契机。

短短一个小时,表示要来参加我们这个“烧烤局”的,就有七八个人。

虽然人数不多,但我已经心满意足。

赵鹏那边,似乎也知道了我们的动静。

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凯悦酒店的照片,配文是:「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有些人,注定只能在路边摊仰望星空。」

那条朋友圈下面,点赞的,都是要去参加他那个聚会的同学。

我看着那句话,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他越是这样,越是证明了他的心虚。

陈凯给我发来一个截图,是赵鹏在他们那个“精英群”里的讲话。

「有些人,自己没本事,还见不得别人好,在背后搞小动作,拉帮结派。大家别理他们,咱们的聚会,是高端社交,不是过家家。到时候大家记得穿正装出席,我已经请了专业的摄影师跟拍。」

陈凯附上了一串“呕吐”的表情。

「他是不是觉得自己是霸道总裁?」

我回了个“笑哭”的表情。

「随他去吧。我们玩我们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这个小小的“烧烤局”队伍,又壮大了一些。

陆陆续续又有几个同学,私下联系了我或者陈凯,表示想来参加。

他们大多是和我们一样,对赵鹏的做法不认同,但又不想公开撕破脸。

到了聚会前一天,我们这边统计了一下,竟然有15个人。

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

而赵鹏那边,据“卧底”陈凯打探到的消息,最终交钱的,有20个人。

比我们多,但远没有他预想的那么踊跃。

毕竟,3600块,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来说,都不是一笔可以随手扔掉的小钱。

聚会当天,我特意穿了一身休闲装,T恤,牛仔裤,帆布鞋。

这是我最舒服的状态。

我提前半小时到了老街。

十年了,这里变化很大,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街口的奶茶店换了招牌,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甜腻的香气。

旁边的书店,变成了文具店,但门口挂着的风铃,还是当年的那个。

我走到“胖子烧烤”门口,老板胖子叔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摇着一把蒲扇。

他看到我,愣了一下,随即咧嘴笑了。

「是……是林家那丫头?」

「胖子叔,你还记得我啊!」我惊喜地走过去。

「那哪能忘啊!你当年可是我们这儿的常客,每次都点烤鸡翅,还非得让我烤得焦一点。」

胖子叔的记忆力好得惊人。

我们俩站在门口,聊起了过去。

很快,陈凯也到了。

他一来就给了胖子叔一个大大的熊抱。

「胖子叔,想死我了!你这肚子,比以前更圆了啊!」

「你小子,嘴还是那么贫!」

陆陆续续地,同学们都到了。

大家看到彼此,都有些感慨。

有些人胖了,有些人秃了,有些人脸上多了几道皱纹。

但当大家坐在一起,聊起当年的糗事时,那些隔阂和陌生感,瞬间就消失了。

我们没有排座次,没有领导致辞,大家随便坐,随便聊。

桌子上摆满了烤串、毛豆、花生,还有冰镇的啤酒和饮料。

胖子叔的手艺还是那么好。

烤得焦香的鸡翅,滋滋冒油的五花肉,还有撒满了孜然和辣椒粉的烤茄子。

每一口,都是青春的味道。

我们聊着高中的老师,哪个最严厉,哪个最幽默。

聊着当年的暗恋对象,谁给谁写过情书,谁为谁哭过鼻子。

聊着高考前那段紧张又充实的日子,大家一起刷题,一起熬夜,一起互相加油打气。

气氛热烈又轻松。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最真诚的笑容。

就在我们聊得正嗨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

是张静。

她小声地问我:「林薇,你们……还在胖子烧烤吗?」

我听出她那边很安静,背景音里有轻柔的音乐声。

「在啊!我们正吃到兴头上呢!你那边结束了?」

我记得她说过,她老公的一个亲戚是赵鹏的生意伙伴,她拗不过,还是去参加了赵鹏的聚会。

「没……没有。」张静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犹豫,「我……我能现在过去找你们吗?」

「当然可以啊!快来快来!我们给你留着烤鸡翅呢!」

挂了电话,我有些纳闷。

赵鹏的聚会不是晚上六点才开始吗?这才七点多,怎么就想溜了?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张静就到了。

她还穿着一身精致的连衣裙,化着淡妆,和我们这群穿着T恤牛仔裤的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一看到我们,眼睛就红了。

「我真不该去那边。」她带着哭腔说。

我们赶紧拉她坐下,给她递上纸巾和饮料。

在我们的追问下,张静断断续续地讲述了她在凯悦酒店的经历。

那根本不是一场同学聚会。

一进宴会厅,门口就摆着一个巨大的签到板,上面是赵鹏公司的logo。

每个人都要在上面签名,然后由专业的摄影师拍照。

宴会厅里,循环播放着赵鹏这些年“奋斗历程”的PPT,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赵鹏穿着一身高定西装,端着红酒杯,在人群中穿梭,像个主人翁。

他不是在和大家叙旧,而是在进行商务社交。

「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总,这是我的名片。」

「久仰久仰,我是XX集团的李总监,以后多合作。」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职业化的微笑,嘴里说的都是项目、资源、融资。

张静说,她坐在那里,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名利场的局外人。

她想和旁边的一个女同学聊聊孩子,对方却兴致勃勃地向她推销起了自己公司的理财产品。

晚宴的菜品确实很精致,每一道都像艺术品。

但大家似乎都无心品尝,要么在低头玩手机,要么在交换名片。

特邀的乐队在台上卖力地演唱着英文歌曲,但台下几乎没人听。

整个宴会厅,都弥漫着一种尴尬、浮躁又功利的气氛。

「我感觉,我们不是去参加同学会的,我们是去给他当背景板,衬托他的成功的。」张静委屈地说。

「他还在台上发表了半个多小时的演讲,主题是‘选择大于努力’,一直在讲他的创业经。我真的……一分钟都待不下去了。」

听完张静的讲述,我们都沉默了。

我能想象出那个画面。

那该是多么的令人窒息。

陈凯拍了拍张静的肩膀。

「别想了,都过去了。来,吃串!胖子叔的烤串,专治各种不开心!」

我们纷纷举起杯子。

「来,为我们逝去的青春干杯!」

「也为我们现在拥有的真实干杯!」

张静破涕为笑,端起饮料,和我们碰了一下。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烧烤店门口。

是刘悦,当年的班花,也是赵鹏的“铁杆粉丝”。

她也穿着一身华丽的晚礼服,看起来刚从某个高级宴会上下来。

她站在门口,看着我们这一桌的热闹,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我们都愣住了。

还是陈凯反应快。

「哟,这不是班花大人吗?怎么?凯悦的米其林,不合您的胃口?」

陈凯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

刘悦的脸白了一下,但她还是走了进来。

「我……我能坐下吗?」她小声问。

我拉开了旁边的一张空椅子。

「坐吧。」

刘悦坐下后,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们也没人说话,气氛一度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她自己先开了口。

「对不起。」

她看着我,很认真地说。

「林薇,之前在群里,我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我向你道歉。」

我没想到她会这么说。

我摇了摇头:「都过去了。」

刘悦苦笑了一下。

「我今天才发现,你当初说的是对的。那真的不是同学会,那是一个……秀场。」

她说,她本来对这场聚会充满了期待。

她以为能见到很多老朋友,聊聊过去,分享现在。

可她看到的,只有攀比和炫耀。

谁的车更好,谁的职位更高,谁的老公更有钱。

大家都在努力扮演着一个成功的角色,没有人愿意卸下伪装,坦诚相待。

「赵鹏甚至安排了一个‘资源对接’环节,让大家轮流上台做自我介绍,讲自己的业务和需求。我当时就觉得,我像是在参加一个招商会。」

刘悦的声音里,充满了失望。

「我看到张静偷偷溜了,我也找了个借口出来了。我本来想直接回家的,但鬼使神差地,就走到了这里。」

她看着我们桌上那些普通的烤串和啤酒,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向往。

「我闻到这边的香味了。真香。」

我把一盘刚烤好的鸡翅推到她面前。

「吃吧,还热着。」

刘悦拿起一串,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然后,眼泪就掉了下来。

那天晚上,我们聊到了很晚。

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三四个从凯悦酒店“逃”出来的同学。

他们每个人,都和张静、刘悦一样,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失望。

我们小小的烧烤摊,竟然成了他们的“避难所”。

胖子叔的店里,桌子都快坐不下了。

我们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大家挤在一起,肩并着肩。

虽然拥挤,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暖的。

最后,我们拍了一张大合照。

照片里,没有华丽的背景,没有精致的妆容。

只有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笑脸,和被油烟熏得亮晶晶的眼睛。

陈凯把这张照片发到了那个冷清许久的大群里。

配文是:「最好的我们,在老地方。」

照片发出去后,群里像被引爆了一样。

赵鹏那个“精英群”里的人,大部分也都在这个大群里。

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合照。

我能想象到,当他们在那边端着高脚杯,进行着言不由衷的社交时,看到我们这边如此真实、热烈的场面,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很快,就有人在我们的照片下面点了赞。

一个,两个,三个……

越来越多。

甚至有一些正在凯悦酒店现场的人,也点了赞。

赵鹏一直没有出现。

我想,他此刻的脸色,一定很难看。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在群里发了一张凯悦酒店现场的照片。

照片里,长长的餐桌旁,只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个人。

大部分座位都空着。

台上,乐队还在卖力地演唱。

台下,却是一片人走茶凉的萧瑟。

那张照片,和我们的合照,形成了无比鲜明,又无比讽刺的对比。

不需要任何语言。

所有人都明白了。

那场花费了近十万的“高端”聚会,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而我们这场人均消费不到一百块的“烧烤局”,却意外地收获了所有人的向往。

聚会结束后,我收到了很多同学的私信。

有道歉的,有感谢的,有感慨的。

刘悦给我发了一段很长的话。

她说:「林薇,谢谢你。是你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朋友,不是看你飞得高不高,而是关心你飞得累不累。真正的同学情,也和金钱、地位无关,它就藏在那些一起吃过的苦,一起犯过的傻,一起笑过的日子里。」

看着她的信息,我心里也颇多感慨。

我当初的拒绝,只是源于内心的真实感受。

我没想到,会引发后续这么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我也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小坚持,竟然能唤醒那么多人心中对于纯粹情谊的渴望。

赵鹏从那天起,就再也没有在同学群里说过话。

听说,他为了办那场聚会,自己垫付了不少钱,因为最后到场的人数,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他想搭建的“人脉圈子”,也成了一个泡影。

那些冲着他的资源去的同学,看到他失势,也纷纷与他划清了界限。

他精心策划的一场大戏,最终以一种狼狈的方式,草草收场。

而我们那个“烧烤局”,却成了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大家纷纷表示,以后同学聚会,就按这个标准来。

找个舒服的地方,吃点想吃的东西,聊点想聊的天。

简简单单,挺好。

后来,我们又组织过几次小规模的聚会。

有时是去某个同学新开的咖啡馆,有时是约着一起去爬山,有时干脆就在公园的草坪上野餐。

每一次,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我们不再刻意去回忆过去,而是更多地分享现在。

聊工作的烦恼,聊家庭的琐事,聊对未来的规划。

我们像家人一样,互相倾听,互相鼓励。

我渐渐发现,同学聚会的意义,或许并不仅仅是怀旧。

它更像是一个人生的中转站。

让我们在奔波忙碌的旅途中,有机会停下来,看一看身边的同行者,确认一下自己是否还走在当初想走的路上。

而维系这份情谊的,从来都不是金钱和排场。

而是那份经历过共同岁月,沉淀下来的,最朴素、最真诚的懂得和陪伴。

那次聚会风波过去很久之后,有一次,我在一家书店,偶然遇到了赵鹏。

他看起来憔ें了许多,没有了朋友圈里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

穿着简单的白衬衫,神情有些落寞。

我们四目相对,都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他先开口。

「林薇。」

「好久不见。」我点了点头。

我们沉默地站了一会儿。

他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自嘲。

「那天,是我错了。」

他说。

「我太想证明自己了,想让所有人都看到我混得有多好。结果,却把最珍贵的东西,给弄丢了。」

我看着他,没有说话。

「其实我挺羡慕你们的。」他低声说,「简简单单,热热闹闹,那才是同学会该有的样子。」

那一刻,我心里的那点芥蒂,也彻底烟消云散了。

或许,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迷失的时候。

会用一些外在的东西,去武装自己,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最终会发现,能让你真正感到内心富足的,永远是那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

比如,一份真诚的情感,一段纯粹的回忆,一个温暖的拥抱。

我们简单地聊了几句,就各自告别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想起了高中毕业时,他在同学录上给我写下的一句话。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去学习如何回答这个命题。

而真正的少年感,或许无关年龄,无关外貌。

它是一种内心的纯粹和坦荡。

是敢于拒绝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是勇于守护自己珍视的情感。

是不畏惧世俗的眼光,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有一颗真诚而柔软的心。

来源:飞瀑的惊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