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许不少人表面会讲“大不了就不做了”,可真到那时候,才发觉事情压根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前几日一位昔日同事老周半夜给我发微信,语调低沉地说:“跟他闹掰,估摸是待不下去了”
在单位里,和主要领导闹翻是一种什么体验,
或许不少人表面会讲“大不了就不做了”,可真到那时候,才发觉事情压根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前几日一位昔日同事老周半夜给我发微信,语调低沉地说:“跟他闹掰,估摸是待不下去了”
他口中的“他”,就是他们部门的一把手,
老周乃单位业务骨干,能力出众,性子也直。因一新项目推进思路,竟与领导当场起了争执,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最后彻底谈崩。
他原本觉得,仗着自己这些年积攒的业绩与人缘,怎么着都不该太糟。可接踵而至的事儿,竟叫他真切领会了职场中那些平常不会明讲的规则。
我和他聊了许久,事情渐渐明晰开来。说到底当你同主要领导彻底闹掰,竟会真切懂得那三个血淋淋的真相。
◼1、能力是泡沫
老周最初最大的底气,就是他的“能力”,
他参与过不少大项目,每次考核都被评为优秀,是大家公认的“实干家”。他曾觉得,只要把事情处理好,领导不管怎样都会给他些面子
不过闹掰之后,他方察觉:能力呀这玩意儿,平常呢是个加分的点,可在冲突之际,反倒呢或许啥用都没有。
领导如果不点头,任何项目你都别想参与。以前就算再有能力,现在也成了“不听话”的代表。能力再突出,也需要有平台支持,如果领导不提供机会,再有本事也只能被搁置在一旁。
更现实的情况是——你自认为的“能力”很多时候其实是领导“默许你展现能力”。
他提供资源、创造机会、给予支持,你才能把这些事情完成。
一旦他撤回这些支持,你会立刻感受到一种“被架空”的无力感。
并非是你欠缺能力,反倒这时候,没人再承认你的本事。
◼2、人缘是假象
老周第二个始料未及的是:他经年累月营造的“好人缘”,竟在一朝之间几乎荡然无存。
先前一起吃饭,唠嗑称兄道弟的同事,如今远远瞧见他,就得绕路走。中午吃饭,没人再招呼他,他在工作群发言后,常常是一片死寂。
原来所谓的人际关联,在多数时候仅仅是“情势关联”——人们并不是因为特别喜欢你才靠近你,反而因为你处在某一情势之中的那个位置才靠近你。
一旦你跟主要领导闹得不愉快,好多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毫不迟疑地跟你撇清关系。这可不单单是人情淡薄与否的事情,反倒更是职场生存的本能表现。
还有好多人,会主动跳出来数落你的不是:“我老早便觉着他这人忒固执”、“做事法子向来有问题”。你以往帮过的人、处好的同事,就连你带过的徒弟,都有可能悄悄转个身离去。
你这才发觉:先前好多人朝你展露笑容,并非冲着你这个人,而是冲着你所处的那个位置。如今位置岌岌可危,那笑容也就随之消逝不见。
◼3、踩你的人正排队递刀
最令老周心生凉意的是:他还未离去,就已然有人急不可耐地要“取代”他。
他原先负责的那部分事儿,很快被他人接手。他提出的方案被重新研讨,他的建议被全部否定。而且居然有人悄悄传播对他不利的说法,将一些子虚乌有的“问题”安到他身上。
“竟有那么多的人盼着我出岔子,盼着我让位置。”老周带着苦笑说道
这并非阴谋论,实乃职场寻常之态。一个岗位空缺出来,便会有一拨人极有可能往上升迁。你若受挫,于他们而言是契机。所以极少有人会诚心拉你,反倒有更多人暗中推你一把。
你越是强大,曾经有多少人被你阻碍了前程,现在就有那么些人偷偷地使坏下绊儿。而且这似乎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先保身,再谋事
聊到末尾,老周情绪稍微平复了些。他问我:“那眼下得咋整?”
到了这般境地,头一桩事儿,并非去争个是非曲直,也不是赌气死扛着,反倒首先得让自己稳住。
“先保身,再谋事。”
先别忙着采取行动,也别着急跟别人倾诉或求帮助。这时候你很难得到真正的支持,反而可能成了别人闲时谈论的内容。不如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踏踏实实地把手里还能做的事情做好,别给人留下更多议论的机会
接下来得赶紧从情绪里头走出来,别老是一直揪着“凭什么”不放。职场大多时候,并不是去辨明是非的地方,而是去权衡利弊的场所。要是发生了冲突,最优的办法可不是硬着头皮去扛,反而呢是策略性地往后退,守住还能够守住的东西。
有的时候,往后退一退并非是怯懦,反倒意味着为了接下来还能够前行。
实际上跟领导闹别扭不见得全是糟心事。起码它叫你早早看清:啥是真真切切的信任,啥是靠不住的泡沫不,是靠不住的虚浮。
经历这一遭,你对人性便多了一分认知,对职场也多了一分明了。而且往后的路,反倒会更为稳当。
毕竟——人总要摔过一次,才知道地有多硬。
来源:老马带你聊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