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炮轰西贝“预制菜刺客”,37年餐饮巨头陷信任危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21:18 2

摘要: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开怼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标注预制菜。评论区瞬间炸锅——网友@小卷毛nanako吐槽“商场餐厅全是预制菜味”,而支持者反驳:“预制菜是趋势,关键要透明”。

01,事件引爆,罗永浩一句“太恶心”,撕开餐饮业暗疮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开怼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标注预制菜。评论区瞬间炸锅——网友@小卷毛nanako吐槽“商场餐厅全是预制菜味”,而支持者反驳:“预制菜是趋势,关键要透明”。

面对争议,西贝客服紧急回应称“牛大骨现煮、莜面手搓、炒菜当日现做”,并搬出2024年联合创始人樊大卫的探店视频自证清白。但矛盾的是,贾国龙曾公开表示“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直言“预制菜是未来大趋势”。这场“罗生门”背后,是消费者对高价预制菜的愤怒,更是餐饮工业化与现制现做的终极博弈。

02,贾国龙创业史,从内蒙古街边摊到62城连锁巨头

1. 1988年,一碗莜面改写命运

内蒙古临河的寒冬里,22岁的贾国龙揣着借来的5000元,在街边支起“黄土坡风味小吃店”。没有菜单,没有固定菜品,全凭内蒙古老乡的胃来投票。谁也没想到,这个连营业执照都没办的小店,37年后会成为年营收超62亿的连锁帝国。

2. 四次改名,死磕“西北菜”定位

从“西贝莜面村”到“西贝西北民间菜”,再到“西贝烹羊专家”,贾国龙前前后后改了四次招牌。2014年,他一拍大腿:“西北菜就是我们的命!”砸下600万买断《舌尖2》张爷爷的空心挂面,硬生生在消费者心里种下“西北=健康”的认知。如今全国62城近400家门店,每家店门口都立着“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的招牌。

03,预制菜争议,舌尖上的信任危机,谁在裸泳?

1. 消费者用味蕾投票

“加热即食”的预制菜,正在摧毁中餐的灵魂。网友@快乐的小张哥哥直言:“商场餐厅的电磁炉,也就是加热加热菜品,味道可想而知!”但现实是,六部门已发文推广预制菜明示,江苏消保委更直指“假冒现做涉嫌欺诈”。

2. 餐饮巨头的双面困境

西贝的矛盾在于:既要维持“现制现做”的高端人设,又难抵成本压力。其财报显示,预制菜贡献35%营收,但消费者愿为“透明化”多付30%溢价吗?就像绿茶餐厅、太二酸菜鱼,明里暗里用料理包,却标榜“匠心手作”。

04,贾国龙的“疯狂”,715工作制、沙漠营地与千亿野心

1. “员工是最大资源”的狼性管理

贾国龙曾因“715工作制”(每周干7天,每天15小时)被骂上热搜,但他坚持:“给够待遇给够爱,员工才能给顾客更好的服务。”2025年,西贝投入2900万助学,覆盖1.8万员工子女,他说:“把更好的给孩子,才是真‘贝爱’”。

2. 沙漠里的商业实验

在库布齐沙漠深处,贾国龙建起“西贝铁军”营地。每年组织高管封闭集训,白天沙漠徒步,晚上复盘战略。正是这种“向死而生”的狼性,让西贝在外卖大战中硬刚平台:“宁可下架赔钱菜,也不参与1.1万单低价突袭!”

05,未来之战,西贝能否打破“预制菜魔咒”?

面对罗永浩的炮轰,西贝需要一场“信任革命”:

技术破局:开放中央厨房参观,直播现制过程,用区块链溯源食材;

体验升级:在门店设置“透明厨房”,扫码看莜面从揉面到上桌的全过程;

价值重构:推出“现制认证”标识,对纯手工菜品溢价10%,重塑品质认知。

正如贾国龙在沙漠营地说的:“做企业就像种树,根扎得深,风沙来了才挡得住。”西贝的故事,远未到终章。

结语:

从一碗莜面到跨国巨头,西贝的37年,是中国餐饮工业化的缩影。当罗永浩的吐槽撕开预制菜争议的口子,消费者需要的不仅是真相,更是餐饮人对初心的坚守。毕竟,再快的流水线,也替代不了烟火气里的真诚。

来源:人镜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