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分冻死牛,晚秋分穿单衣”,今年秋分是早是晚?有啥预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2 06:45 1

摘要:每年公历9月22号到24号那几天,太阳跑到黄经180度那个位置的时候,秋分就静悄悄地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里排第十六的节气,秋分一到,秋天就算是实实在在地深入咱生活里了,这里头还藏着自然界阴阳平衡、白天黑夜一样长的那种特别感觉。

每年公历9月22号到24号那几天,太阳跑到黄经180度那个位置的时候,秋分就静悄悄地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里排第十六的节气,秋分一到,秋天就算是实实在在地深入咱生活里了,这里头还藏着自然界阴阳平衡、白天黑夜一样长的那种特别感觉。

秋分这天,太阳差不多直直地照在地球赤道上,全球哪儿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都差不多一样长。可过了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就慢慢变短,晚上变长,气温也跟着一点一点往下降,凉飕飕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大家都爱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之后,每下一场雨,就好像大自然在偷偷提醒咱:冬天快到啦!这时候抬头看天,天空特别高,云朵淡淡的,风轻轻吹着,正是看云海、看日出日落的好时候。

秋分的时候,也是农事活动最忙活的阶段之一。在北方,像小麦这些冬天种的庄稼开始播种,农民伯伯们忙着把地整平整,撒上肥料,把种子播下去,就盼着来年能有个好收成。

在南方,晚稻到了抽穗扬花的时候,这可是特别需要水分和阳光的关键阶段,农民伯伯们天天盯着天气,就盼着庄稼能健健康康地长大。秋分,可不单单是自然界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农民伯伯辛苦干活、收获希望的好时候。

咱先说清楚,秋分的“早”和“晚”,可不是看公历(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阳历)日期来定的。其实公历里秋分的时间挺固定的,基本上每年都是9月22号到24号这几天。这儿说的“早”“晚”,其实是看秋分在农历(就是阴历)里落在什么时候

老祖宗的历法经验是,秋分一般都在农历八月的中段。具体咋分呢?要是秋分正好落在农历八月的前10天(也就是上旬),那就叫“早秋分”;要是拖到农历八月的后10天(也就是下旬),那就叫“晚秋分”

还有个更细的判断方法,就是看秋分当天具体几点发生。要是秋分那一刻在中午12点之前,那也属于“早秋分”今年秋分是公历9月22号凌晨2点19分——这时间不光比中午12点早老半天,而且对应的农历是八月初一(属于八月上旬)。

所以不管按农历月份(上旬就是早)算,还是按具体时辰(中午前就是早)算,都能确定是“早秋分”没跑儿。

秋分来得早还是晚,跟后面的天气变化关系可大了!要是秋分提前了,说明太阳往南跑得快,北方来的冷空气开始变多变猛,气温唰唰地往下降,往往冬天就会比较冷;反过来,如果秋分推迟了,那就可能是那个副热带高压还赖着不走,冷空气来得慢吞吞的,气温是慢慢往下掉的,这样的冬天一般就比较暖和

说的就是秋分来得早晚跟冬天冷不冷大有关系。要是秋分提前了(也就是"早秋分"),那冬天多半特别冷,冷得连牛都扛不住——当然"冻死牛"是夸张的说法,就是强调冷得厉害;

反过来,要是秋分推迟了(也就是"晚秋分")冬天通常就比较暖和,老百姓穿件薄衣服就能过冬,"穿单衣"也是打比方,主要是说冬天不怎么冷。这两句老话用生动形象的说法,把老祖宗观察到的秋分时间和冬天冷暖的关系传了下来。

早秋分那会儿,天气说冷就冷,一阵阵秋风吹得人直打哆嗦;等到了晚秋分"秋老虎"还在发威,热得跟蒸笼似的,老话说的"火烧秋"就是形容这会儿反常的闷热天气。秋分前后这温差也太大了吧!

秋分在月头,来年处处通;秋分在中,粮仓不空;秋分在月尾,跑断乞丐腿

这句老话,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不光把节气和冷暖变化说得很明白,还特别会看日子——就看秋分落在农历月初、月中还是月末,就能猜出来年收成咋样。

要是秋分赶在月初,那来年准差不了!风调雨顺的,种地干活都顺当,各行各业都能有个好收成。

要是秋分正好在月中,那更是好兆头!庄稼长得旺,粮仓肯定装得满满当当的。

可要是秋分拖到月末才来,这事儿就不太妙了。可能天气会闹别扭,收成要打折扣,连平时不用发愁吃饭的乞丐,怕是都得四处奔波找饭吃!

无论早秋分的寒凉还是晚秋分的余热,皆可从容应对,安享岁稔时和之乐。

来源:觅源良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