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北大荒实践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2 08:23 1

摘要:夏日的北大荒,田野生机勃勃。安达畜牧场“麦菜复种”地块里,金黄的麦浪在骄阳下翻滚,蒸腾着收获的芬芳;和平牧场千亩玉米科技示范田中,墨绿剑叶舒展挺立,怀抱着日渐饱满的穗棒;红光农场大豆高标准种植区内,垄垄豆株撑开层层绿伞,豆荚悄然鼓胀;八五五农场格田化改造后的水

【中国商报焦阳报道】

让每一寸农田都成为丰收沃土

——深入实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北大荒实践

夏日的北大荒,田野生机勃勃。安达畜牧场“麦菜复种”地块里,金黄的麦浪在骄阳下翻滚,蒸腾着收获的芬芳;和平牧场千亩玉米科技示范田中,墨绿剑叶舒展挺立,怀抱着日渐饱满的穗棒;红光农场大豆高标准种植区内,垄垄豆株撑开层层绿伞,豆荚悄然鼓胀;八五五农场格田化改造后的水田上,航化飞机掠过万顷稻海,稻穗灌浆,沉沉欲坠……眼前这铺展于黑土地上的丰收画卷,正无声诉说着北大荒集团深入实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扎实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北大荒集团始终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重中之重,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制发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锚定“粮食高产稳产高位增产”目标,以“五良”融合为核心抓手,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在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彰显使命担当。

良技有了新技术 旱年也不慌

“快瞧,穗头饱满、秸秆壮实,风都刮不倒,今年亩产准差不了!”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第二管理区的玉米地里,种植户李林山指着一束束沉甸甸的玉米穗,眼中闪烁着对丰收的坚定信心。尽管今年7月以来,当地平均降水量较常年骤减82%,遭遇了严峻旱情考验,但这份信心却丝毫未减。

查看玉米长势

种了半辈子地,亲历农业巨大变迁的李林山深知,农业科技是破局的关键。“过去种地只能‘靠天吃饭’,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了这套智慧灌溉系统,想浇就浇!”在田边的控制室,他轻触开关,不远处的玉米苗立刻“喝”上了清澈的营养水。

李林山感慨:“这‘大垄双行覆膜+水肥一体滴灌’技术真管用,覆膜能保墒增温,滴灌又能精准供水供肥,不仅有效抗旱,还兼具促早熟、增产的多重功效,每亩地能多收入200多元。”依靠这项技术,分公司预计可增产15%~20%。

去年以来,分公司大力实施“向科技要粮”战略,重点推广了覆膜水肥一体化、变量施肥、缩垄增密、宽窄行种植、等高环播等28项高质高效种植技术。同时,分公司还运用地块画像和测土配方技术,精准分析示范区肥力分布,为玉米量身定制叶面肥套餐,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

良种用了好种子 产能蹭蹭长

在广袤的三江平原上,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一分公司正以良种推广为核心,生动演绎着“良种生金”的增产增收故事。

航化作业

暑气蒸腾、田畴滴翠,夏管精勤、稻欢玉笑。分公司农技人员踏着晨光,手持记录本穿梭在绿油油的稻田里,细致观测不同水稻品种的株高、分蘖动态与土壤墒情,为精准实施高产栽培技术积累宝贵的第一手数据。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分公司深谙“良种是农业‘芯片’”的道理,把品种优化作为粮食增产的核心引擎。去年起,分公司大刀阔斧地推进品种精选,水稻品种由百余个优选至16个,玉米品种由30余个精选至7个,大豆则锁定市场畅销的“双高”品种,彻底淘汰越区及未审定品种,并对入选良种按照大、中、小粒型严格分级播种,实现了三大作物良种覆盖率100%的目标。

精挑细选当然不止于此。告别以往相对分散的种植模式,分公司依据12个管理区的区位特点和种植传统,科学规划“专区专种”,精心打造“一区一品”特色布局。由此,糯稻生产基地、香稻生产基地等规模化、特色化种植板块应运而生。玉米种植结构也显著优化,脱水快、品质优、产量高的中早熟品种占比提升至85%以上,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熟期梯度分布。

“我们制定‘大区小配、专区专配’的肥料配方策略,为每一个优选品种量身定制配套栽培技术,力求实现农艺措施与品种特性的高度契合,充分释放良种潜能。”分公司农业生产部负责人孟庆东介绍。去年,分公司粮豆总产实现了3%以上的显著增长,以沉甸甸的丰收答卷生动诠释了“好种子”的力量。

良田小田变大田 多收半成粮

这两年,江滨农场种植户时淑梅家的水稻地彻底火了起来。隔三岔五就有种植户往她那儿跑,去看改造后的大格田,更看这大格田带来的大变化。

格田改造

“小池”变“大池”——时淑梅家300亩地,原先零零散散80多个小池子,如今整合成25个宽敞的大池子。沟、渠、路、管涵统一规划,卫星平地、轨道运苗车、AB点辅助导航插秧这些新装备、新技术可算有了用武之地。

田埂变耕地——去除了多余池埂,土地平整度提升,粮食产量水涨船高,水整地比以往缩短了8天,亩增产稳稳超过5%,改造效果实实在在。

“去年能丰收,全靠这格田改造!现在种地底气十足。”如今,时淑梅尝到了格田化改造的“大甜头”,逢人便讲好处,成了大伙儿眼里名副其实的格田代言人。

如何立足主业锻长板,持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农场的答案是因地制宜推进格田改造工程。

农场对农田进行统一科学规划,重点开展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系统升级、田间道路整修及土壤改良等建设,进一步实现农机入田、管网入地、地力培肥、旱能浇、涝能排,将“粮田”真正升级为高产稳产的“良田”。

放眼望去,方格水田平整如镜,直连天际。北大荒集团高标准农田的“高”远不止于粮食产量的高,还包括持续优化的建设标准、精细化的管护水平上。通过重点开展田块整治、升级水利设施、建设数字农田等设施设备,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把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护好、建设好、利用好。

良法技术大比武 单产跃新高

千里沃野披新绿,万顷良田战意浓。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的万亩良田间,一场别开生面的单产提升劳动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劳动竞赛

铁牛轰鸣,银犁破土,参赛选手们熟练驾驭着现代化农机,在油亮的黑土地上精准穿梭,勾勒出道道笔直匀称的作业线。竞技的紧张感与浓厚的学习热情交织碰撞,奏响了一曲科技兴农的激昂乐章。

竞赛现场,种植户范丰宝的农机刚驶出作业区,便迫不及待地分享心得:“和高手同场过招,才能看清差距!特别是播种深度控制,大有学问。”

他满面春风地回忆,“去年竞赛就是我的‘大学堂’,专家讲、能手做,让我这‘老把式’开了眼,施肥浇水不再是凭感觉,回去照着新方法干,我那285亩地亩产硬是冲破了1030公斤大关。光化肥钱就省下两万多。今年,竞赛里偷师来的‘真经’又能让收成更上一层楼!”

农事新为,更需农事众为。分公司紧扣单产提升核心,精心设计竞赛体系。春季聚焦水田育苗、旱田播种,狠抓“起跑线”质量;秋季则转向秋收效率与品质的终极比拼。从农作物长势的“擂台赛”到先进种植技术的“现场课”,再到种植能手的“经验谈”,全方位点燃了种植户提技能、增单产的热情,显著提升了整体种植管理水平,为大规模单产提升行动注入了澎湃动能。去年,分公司凭借一系列有力举措,粮食平均单产较前年跃升8%。

向“新”发力,向“质”而行。北大荒集团深入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依托农垦单产提升竞赛活动和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集成推广大豆“大垄宽台匀密栽培”、玉米“四精两管”、水稻“三化两管”高产栽培模式,在广袤田畴间不断解锁增产密码,于黑土地之上生动书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鲜活篇章。

北大荒融媒体记者:孙园园

素材:韩玉红 张金娜 赵子莹 时胜雪 曹发军

来源:大美龙江城市会客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