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该怎么选降压药?医生建议:首选这2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09:11 1

摘要:临床中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朋友并不少见。这两种疾病经常“结伴而行”,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半以上同时患有高血压,这个比例是普通人群的两倍还多。

临床中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朋友并不少见。这两种疾病经常“结伴而行”,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半以上同时患有高血压,这个比例是普通人群的两倍还多。

高血压和糖尿病就像一对“难兄难弟”,它们有着共同的土壤——胰岛素抵抗、肥胖、炎症等代谢异常。当血糖升高时,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壁变硬、管腔变窄,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高血压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难以控制。

这种组合非常危险,会显著增加心梗、脑卒中、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此,同时控制好血压和血糖至关重要。

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朋友,血压控制目标要比单纯高血压患者更为严格。

普通高血压患者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就可以了,但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如果能够耐受,甚至可以更低一些,但不应低于120/70 mmHg

为什么要更严格呢?因为糖尿病已经让您的血管变得更加脆弱,更高的血压就像不断冲击堤坝的洪水,很容易冲垮已经受损的“河堤”(血管壁),造成各种并发症。

测量血压也有讲究。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早上在服药前测量,晚上在睡前测量。每次测量两遍,取平均值。记得测量前要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避免饮用咖啡、茶或吸烟。

谈到降压药选择,目前国内外指南普遍推荐普利类(ACEI)或沙坦类(ARB)药物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首选。

普利类药物(如雷米普利、培哚普利、依那普利等)和沙坦类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之所以被推荐,是因为它们有几个独特优势:

它们能够保护肾脏。糖尿病很容易损害肾脏,导致糖尿病肾病。而这两类药物能够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对于已经有蛋白尿的患者,这种保护作用尤其重要。

它们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这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有益,可能有助于血糖控制。

它们对心脏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心梗、心衰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在这两类药物中,沙坦类药物的咳嗽副作用更少,耐受性更好,所以临床上经常作为首选中之选。

如果使用一种药物无法将血压控制达标,医生通常会考虑联合用药。

最常用的组合是普利类/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或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CCB,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

为什么这样组合呢?因为普利/沙坦主要扩张动脉,而利尿剂可以减少血容量,两者协同作用,降压效果1+1>2。而且普利/沙坦还可以抵消利尿剂对血糖和血脂的不利影响。

另一种常见组合是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地平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与普利/沙坦类药物机制互补,增强降压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地平类药物可能引起的脚踝水肿副作用。

如果两种药物仍然控制不佳,可能会使用三种或四种药物联合,例如经典的“普利/沙坦+地平类+利尿剂”组合。

现在还有一些复方制剂,就是把两种药物做在一片药里,这样吃一片药相当于两种药物,既方便又能提高依从性。

有些降压药在糖尿病患者中需要谨慎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虽然也是常用降压药,但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需要谨慎。因为它们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出汗等,使患者不易察觉低血糖的发生。还会对血糖血脂代谢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当然,这不是绝对禁忌。如果患者同时有冠心病、心衰或快速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仍然有其重要地位。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高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并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也可能对血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一般不单独用于糖尿病患者,而是与小剂量普利/沙坦类药物联合使用。

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生活方式调整同样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说是基础。

减重是最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体重每减轻1公斤,收缩压平均可以降低1 mmHg。对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减重5-10%就能显著改善血压和血糖控制。

饮食调整也很关键。推荐DASH饮食(防治高血压饮食模式)或地中海式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特别要注意限制钠盐,每天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

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糖。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分3-5天进行,不要连续两天不运动。

限制饮酒戒烟也很重要。酒精不仅升高血压,还会干扰血糖控制;吸烟则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保持良好睡眠管理压力也不容忽视。长期精神紧张和睡眠不足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和血糖波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随访。

除了在家自测血压外,还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这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心电图血脂,评估心血管风险。定期检查眼底,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如果已经出现肾脏损害,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因为有些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需要减量或避免使用。

最重要的是,不要自行调整药物。每次调整治疗方案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稳定效果。定期复诊,让医生根据您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为您制定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老话说“是药三分毒”,但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不用药的“毒性”远大于合理用药的风险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能够将这两种疾病管理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请注意:本文内容旨在进行科普教育,提高您的健康意识,绝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有任何健康疑虑,请务必及时就医。

来源:带我吃鱼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