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医疗机构,空气消毒从来不是“小事”。它直接关系到患者、医护人员的健康,尤其在感染高风险科室,能否做好空气消毒,更是防控院感的关键一环。2025年感控plus V讲座第十六讲中,兰乖平老师以“空气消毒那点事儿,你还在纠结吗?”为主题,为感控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提
在医疗机构,空气消毒从来不是“小事”。它直接关系到患者、医护人员的健康,尤其在感染高风险科室,能否做好空气消毒,更是防控院感的关键一环。2025年感控plus V讲座第十六讲中,兰乖平老师以“空气消毒那点事儿,你还在纠结吗?”为主题,为感控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提供了实用指南。
很多人容易混淆“空气净化”和“空气消毒”,兰乖平老师在讲座中特别强调了二者的区别,这也是做好空气消毒的基础:
·空气净化:是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更侧重“减少”;
·空气消毒:杀灭密闭空间内空气中悬浮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更侧重“杀灭”。
室内空气的微生物来源也很复杂:医护与患者的呼吸道飞沫、未及时维护的设备、甚至气泡喷溅产生的气溶胶,都可能让微生物附着在灰尘或飞沫核上,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进而引发流感、肺结核等经空气传播的疾病。这也意味着,空气消毒不是“选做项”,而是医疗机构的“必做题”。
根据国家规范(如《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医院空气净化规范》WS/T368-2012),医疗机构环境被分为不同类别,对空气细菌菌落数的要求也截然不同:
·I类环境(洁净手术部、洁净骨髓移植病房等):需符合GB50333要求,新建验收或更换高效过滤器后,细菌菌落数要达到严苛标准;
·II类环境(非洁净手术室、ICU、新生儿室、产房等):空气中细菌菌落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III-IV类环境(儿科病房、普通病室、急诊室、治疗室等):细菌菌落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不仅如此,规范还明确了监测频率,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ICU、新生儿室)每季度要监测空气消毒质量,确保始终符合标准。
常用的空气净化消毒方法有多种,关键是“按需选择”:
·自然通风: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受季节、室外空气质量影响大,无法全年依赖;
·机械通风:适合不同污染程度的场所,比如污染较重的房间用“自然送风+机械排风”,卫生要求高的用“机械送风+机械排风”,但需定期清洁设备;
·紫外线消毒:性价比高、杀菌效果好,但仅限无人状态下使用,且需定期擦拭灯管、监测辐照强度;
·空气消毒器:能实现“人机共存、动态消毒”,是临床科室的常用选择,不过要根据设备原理(如等离子体、紫外线循环风)、性能(自然菌消亡率≥90%、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99.90%)和场景需求(吸顶式、壁挂式、移动式等)来配置。
医疗机构的空气消毒不是“买台设备就行”,而是要基于规范、风险和需求,系统规划。雷神空气消毒机以“高效消杀、合规安全、场景适配”的特点,为临床科室提供了专业解决方案——它不仅能帮助医疗机构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的空气质量标准,更能在日常诊疗中持续守护医护与患者的呼吸安全,让空气消毒不再是“纠结事”,而是“放心事”。
注:本文信息、图片整理自网络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leisdlz@163.com。
来源:雷神等离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