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养生圈里挺流行吃鱼油的,身边不少朋友都买了来吃,平时聊天也总聊到鱼油。但最近发现,大家聊鱼油的话题变了——之前还在说各个品牌怎么样,现在常问的是 “我买的鱼油腥味特别重,是不是不纯净啊?”“鱼油打开盖之后变黄了,还能吃吗?” 这类问题。
最近养生圈里挺流行吃鱼油的,身边不少朋友都买了来吃,平时聊天也总聊到鱼油。但最近发现,大家聊鱼油的话题变了——之前还在说各个品牌怎么样,现在常问的是 “我买的鱼油腥味特别重,是不是不纯净啊?”“鱼油打开盖之后变黄了,还能吃吗?” 这类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不只是我身边的朋友有这些疑问,好多人都搞不清楚这事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专家丁钢强:鱼油颜色变深或者腥臭味冲鼻,有可能是高度氧化了
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所长、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丁钢强介绍,鱼油非常容易氧化,而颜色加深、有腥臭味、黏连成块、浑浊沉淀……通常是鱼油高度氧化征兆。换句话说,如果家里的鱼油出现类似情况,那应该就是高度氧化了。
专家何丽:不建议吃高度氧化的鱼油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曾在央广网的采访中的提到:鱼油若发生高度氧化,不仅会彻底丧失原本的健康益处,更会生成醛类、酸类等具有毒性的副产物——这样的鱼油不仅活性成分失效、颜色明显加深,还会散发令人不适的异味,更关键的是,其潜在危害可能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
也就是说,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建议大家尽量吃新鲜的鱼油。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怎么辨别鱼油品质,挑选到新鲜优质的鱼油呢?关键在于掌握一套简单实用的辨别技巧——只需记住这句口诀:“一看二闻三冷藏”。
一看是看鱼油的质地是否清透。
一般来说,颜色淡黄、不浑浊,没有沉淀物,质地清透的鱼油一般比较新鲜。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国际鱼油组织IFOS的指标来看,即“过氧化值”和“酸价”两大指标!具体的规范限值为:酸价≤3mg KOH/g,过氧化值应≤5meg/kg。
二闻是闻鱼油是否有浓烈刺鼻的“腥味”。
通常情况下,只有原料不新鲜或高度氧化的鱼油才会闻起来有刺鼻的腥臭味。这样的鱼油可能原料质量差、生产工艺有缺陷或已氧化变质,建议停止食用。而好的鱼油产品通常经过工艺去腥,只有淡淡的鲜鱼味,闻着不腥,嚼着也不腥,连吃完后打嗝的味道都不腥。
当前,众多知名品牌持续深耕鱼油品质——从全球甄选优质原料,到创新生产工艺,双重保障鱼油不仅拥有高纯度,更能锁住新鲜营养。比如汤臣倍健鱼油,就是这一高标准下的代表产品。
据官方资料显示,该鱼油精选自全球公认的纯净海域——秘鲁渔场的野生小型鱼种,从捕捞到鲜榨全程严控时效(36小时鲜榨成油),并采用行业领先的0.39秒每颗压丸隔氧速度,通过全链路新鲜保障体系,最大限度锁住鱼油的天然高纯度与鲜活营养。成品呈现清澈透亮的淡黄色泽,且“闻不腥、嚼不腥、嗝不腥”,新鲜程度可以说很权威了。
三是看鱼油冷藏是否结晶。
何丽研究员曾提到过,纯度高的鱼油,EPA和DHA占比高,低温环境下不易结晶。将鱼油放冰箱冷藏一下就结晶,代表其纯度不高。目前能做到放冰箱冷藏却不结晶的鱼油不算多,而前面提到的汤臣倍健金装鱼油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该鱼油产品不仅实现了高达96%的纯净度,更通过全程锁鲜工艺技术,确保每一粒鱼油都达到一级新鲜标准。即便在极端低温环境(如-100℃)下仍保持稳定不结晶,从而完整保留鱼油的天然营养活性与功效价值。
最后,关于鱼油出现浓烈臭味、有沉淀等“变异”情况后还能不能吃,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选鱼油还得看专业品牌,再记住挑选口诀:一看二闻三冷藏!家里常备鱼油补充营养的朋友们赶紧get起来,全家营养更安心!
来源:品牌优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