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男子查出颈动脉斑块,三年后脑梗瘫痪,医生感叹:无知害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1 04:25 1

摘要:51岁那年,老张查出了颈动脉斑块。他没当回事,觉得“反正不疼不痒”,听完医生叮嘱,点头如捣蒜,回家照样抽烟、熬夜、油腻大餐不离口。

51岁那年,老张查出了颈动脉斑块。他没当回事,觉得“反正不疼不痒”,听完医生叮嘱,点头如捣蒜,回家照样抽烟、熬夜、油腻大餐不离口。

三年后,他突发脑梗,昏迷三天,醒来半边瘫痪。那一刻

,他才明白,身体早就给过信号,只是他忽略了。作为医生,我们常常感叹:不是病太突然,是人太大意

颈动脉斑块,真不是“老年人才有”的慢性病

不少人一听“斑块”,觉得那是七八十岁才会得的老年病。错。现在动脉斑块的发病年龄,早就往前推了十几年。颈动脉斑块,说白了,就是血管壁上长了“油脂疙瘩”,像水管里贴了层油垢。

时间一长,管子越来越窄,血流越来越急,一旦斑块脱落,就是栓子,顺着血流冲到脑子里,直接堵死脑血管。

脑梗这个词,听起来抽象,现实却极其残酷:嘴歪眼斜、说不出话、失去自主生活能力。老张就是典型的例子——没有任何征兆,一觉醒来,身体右侧完全不能动,连筷子都拿不了。他不是没机会预防,而是被那句“没感觉、没症状”骗了三年。

真相是:70%的脑梗死,源头就在颈动脉

研究显示,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接近40%。其中,有不稳定特征的斑块占比超过一半。什么意思?就是这些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制造致命血栓。

而且这种“沉默杀手”,不疼、不痒、不闹事,但后果致命。很多人查体发现有斑块,不痛不痒一笑置之,连复查都懒得做。他们不知道,一枚小小的斑块,只需几分钟,就能让你倒地不起

三大误区,正在悄悄害掉一代人

第一误区:斑块不大,没关系。错。斑块不是比大小,而是看“性格”。稳定斑块像老实人,坐着不动。而不稳定斑块像脾气暴躁的混混,动不动就炸。一旦破裂,血小板一拥而上,立刻形成血栓,血管完全堵死,脑供血中断。几分钟内,脑细胞成批死亡。

第二误区:年轻人不会得。现在三四十岁的白领、外卖员、程序员,日夜熬夜、饮食重油、压力山大,体检一查,颈动脉早期斑块、内膜增厚的比比皆是。别再以为“老年病”离你很远了,血管的衰老从35岁就开始了

第三误区:靠吃素、喝茶、拔罐能“化斑”。医学上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食疗或保健方法能清除动脉斑块。你喝再多绿茶、吃再多燕麦,也只能稍微改善血脂,斑块本身不会“消失”。真正有效的,是控制危险因素+正规治疗。

危险因素一个都不能放过

风险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临床上我们一看患者有没有斑块,主要盯这几样:

高血压:血管壁长期受高压冲击,像河堤被洪水冲刷,时间一长就出问题。

高血脂:血液像汤,脂肪太多,就容易凝成“油块”,粘在血管壁上。

糖尿病:高血糖让血管内皮变脆、发炎,加速斑块形成。

吸烟:一口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强,全是斑块的温床。

肥胖+久坐+熬夜: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斑块形成的“催化剂”。

这些风险因素,绝不是孤立存在。很多人是“混合型选手”,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也不稳,还爱抽烟。斑块在体内,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堆出来的。

医生真心建议,不是“生活方式”那种空话

说点实在的。如果你已经查出颈动脉斑块,请一定记住这些原则:

1.药不能停,也不能随便换。斑块一旦形成,他汀类药物就是主力,它能稳定斑块,减少破裂风险。不是“降脂”那么简单,而是“稳住不爆炸”。

2.血压要压到标准线下。别觉得130/85是“正常”。对于有斑块的人,收缩压控制在120-130才更安全。

3.定期做颈动脉彩超。别等到出事才后悔。建议每年复查1-2次,看斑块有没有增厚、变软、边缘毛糙等不稳定特征

4.饮食不是调理,是干预。不是少吃油腻那么简单,而是严格控制总热量、饱和脂肪、胆固醇摄入。不是“少吃肉”,而是“选对肉、控制量”。

5.运动不是散步,是有氧+耐力。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走路、骑车、游泳都行,关键是心率要上来,微微出汗,才算有效。

一个斑块,可能拖垮整个家庭

我们常说脑梗是“家庭灾难性疾病”。老张瘫痪那一年,儿子刚高考,妻子辞职照顾他,家里收入断崖式下跌,连最基本的康复治疗都断断续续。一个斑块,拖垮了三口人。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精神压力,远不止“几万元”能概括。

有研究指出,每发生一次脑梗死,平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万元,这还不算康复期的间接成本。脑梗后的功能恢复有限。你能动、能说话的那个人,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别等斑块发威,才开始重视它

很多人到最后才明白:最贵的不是治疗,是延误。你以为你在等身体恢复,其实身体一直在等你醒悟。

颈动脉斑块,是能干预、能逆转风险的前兆。它不像心梗,来得快走得急;也不像癌症,发现晚了就晚了。它给你留了时间,看你用不用。你要是选择继续压健康红线,它就不客气了。

医生的唠叨,有时候比药还值钱

我们知道你忙,知道你怕吃药上瘾,知道你觉得年轻就有本钱。但是身体不认这些。血管就是血管,你对它好,它就稳稳当当;你对它差,它就找你麻烦

别再问“要不要吃药”,别再说“我感觉挺好”。你感觉不出来,但血管早有答案。斑块不疼,是因为它在等一个机会爆炸。别等它说话了,那时候你可能已经说不了话了。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文涛.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4):317-321.
[2]李强.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稳定中的作用机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2):145-149.
[3]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筛查与防控报告2022[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1):12-19.

来源:健康新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