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天一到,谁能拒绝带娃去水上乐园疯玩?我也趁着周末带娃去撒欢,可没想到欢乐过后,娃却遭了殃 —— 回家后整个人蔫巴巴的,连最爱的动画片都没兴趣看,到了半夜更是哼哼唧唧睡不安稳。打开夜灯一看,娃的小脸烧得通红,体温计一测直接飙到 39℃!我赶紧带娃去医院,结果确
夏天一到,谁能拒绝带娃去水上乐园疯玩?我也趁着周末带娃去撒欢,可没想到欢乐过后,娃却遭了殃 —— 回家后整个人蔫巴巴的,连最爱的动画片都没兴趣看,到了半夜更是哼哼唧唧睡不安稳。打开夜灯一看,娃的小脸烧得通红,体温计一测直接飙到 39℃!我赶紧带娃去医院,结果确诊是夏季流感。
不过这次我没像第一次那样慌手慌脚,之前几次带娃应对感冒、流感的经历,让我积累了不少实用经验。今天把这些整理出来,希望能帮到同样遇到问题的宝妈(每个孩子体质不同,具体用药和治疗一定要听医生的,经验仅作参考)。
一、流感中招后:饮食调理有讲究,帮娃减轻身体负担
娃生病时肠胃功能会变弱,吃对食物能帮身体减负,还能补充营养:
1.优先选清淡易消化的流食 / 半流食
我给娃准备的都是小米粥、南瓜糊、蔬菜汤这类食物,煮得软烂一些,既能补充水分,又不会给肠胃添负担。之前试过给娃吃稍微硬点的米饭,结果娃没吃几口就说 “肚子不舒服”,后来换成流食,娃反而能主动吃小半碗。
2.适当补充维生素 C,别过量
每天会给娃吃点新鲜水果,比如剥好的橙子瓣、切小块的猕猴桃,这些水果富含维生素 C,能帮着提升抵抗力。不过要注意别吃太多,尤其是凉性水果,避免刺激肠胃 —— 我一般一次给娃吃两三瓣橙子,或者一小块猕猴桃,分多次喂。
二、居家护理:做好 4 个细节,让娃更舒服
居家护理是帮娃恢复的关键,这些细节能缓解娃的不适,加速恢复:
1.穿对衣服:宽松透气是重点
给娃换了纯棉的宽松短袖短裤,这种材质吸汗又透气,娃发烧时容易出汗,穿得太紧身会闷得难受,宽松衣服能让皮肤自由呼吸,减少不适感。
2.物理降温:温水擦身更有效
娃体温没超过 38.5℃时,我会用 32-34℃的温水,轻轻擦拭他的额头、腋下、腹股沟这些部位,每次擦 5-10 分钟,能帮助带走体表热量,比单纯贴退烧贴效果更明显。擦完后及时给娃穿好衣服,避免着凉。
3.保持通风:别闷在空调房里
虽然夏天热,但也不能一直关着窗户开空调。我每天会开窗通风至少 3 次,每次 20-30 分钟(避开中午暴晒时段),让新鲜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病毒残留。空调温度控制在 27℃左右,风口别对着娃吹,避免一冷一热加重不适。
4.多补水:别等口渴再喝
发烧会让娃流失不少水分,我会定时给娃喂温开水,每次喂 2-3 小口,少量多次喝,避免娃脱水。如果娃不爱喝白开水,偶尔会冲点淡淡的儿童电解质水(别用果汁、饮料代替,含糖量太高不利于恢复)。
三、用药关键:抓住黄金期,喂药有技巧
应对流感,及时用对药很重要,还得想办法让娃乖乖吃药:
1.抗流感药:48 小时内用效果好
我平时有给娃囤常用药的习惯,像儿童奥司他韦颗粒、布洛芬混悬液这些都会备着,就是为了娃生病时能及时用上。医生说,流感症状出现后 48 小时内是服用奥司他韦的黄金期,越早吃越能抑制病毒,帮娃缩短恢复时间。这次确认娃是流感后,我立刻按他的体重(15kg)算好剂量(15mg / 袋的规格,每次吃 2 袋),赶紧给娃喂了药。
2.喂药小技巧:用娃爱喝的饮品 “藏药”
之前喂药总跟 “打仗” 一样,娃一看到药就哭闹抗拒。这次我试着把奥司他韦颗粒倒进娃爱喝的温米汤里(也可以用玉米汁、苹果汁,注意温度别超过 40℃,避免破坏药效),轻轻搅拌几下,药粉就完全溶解了,几乎尝不出药味。趁着娃没反应过来,用小勺子喂了几口,没想到娃 “咕嘟咕嘟” 就喝光了,再也不用费劲哄着喂。
3.按疗程吃:别退烧就停药
奥司他韦需要一天吃 2 次,连吃 5 天。娃吃完药的第二天早上,体温就降到了 37.5℃,精神也好了不少,但我还是坚持按疗程喂药 —— 之前听医生说过,流感病毒容易 “反扑”,没吃够疗程就停药,很可能导致体温反复,反而更麻烦。直到吃满 5 天,确认娃彻底没事了,才停了药。
四、夏季防流感:提前做好 2 点,减少中招风险
除了应对方法,提前预防也很重要,尤其是夏天带娃出门时:
1.避开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
尽量少带娃去人多拥挤的室内场所,比如高峰期的商场、室内游乐场,这些地方空气不流通,病毒容易传播。如果要去水上乐园,尽量选工作日去,错峰游玩,减少和其他人的接触。
2.随身备好防护用品
带娃出门时,包里总会装着儿童口罩、消毒湿巾。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会给娃戴好口罩,回家后第一时间用消毒湿巾擦娃的手、脸,再用洗手液认真洗手,减少病毒接触的机会。
这次娃能顺利恢复,多亏了之前积累的经验和及时应对。夏季流感虽然来势猛,但只要做好饮食调理、居家护理,及时用对药,娃就能很快恢复活力。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大家,愿所有宝宝都能健健康康过夏天,远离流感困扰!你们带娃应对夏季流感还有哪些小技巧?评论区一起交流呀~
来源:小意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