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何要做科普?如何做好科普?“医学界”在CSCO发表了这项重要演讲!| CSCO 2025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14:39 2

摘要:2025年9月10日~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了全球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除学术研讨外,患者教育也备受CSCO重视,在9月12日的议程中,C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详解数智化患教思路,让疾病科普更有温度!

撰文:Nina

2025年9月10日~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了全球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除学术研讨外,患者教育也备受CSCO重视,在9月12日的议程中,CSCO患者教育委员会开设了主题为“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新生态”的专题讨论会。

“医学界”作为唯一参会分享的医学媒体,为该专题补充了重要的媒体视角。医学界健康科普业务部副总经理刘一婷女士从患者视角,分析了从医生到健康传播者的科普IP崛起之路,畅谈数智化健康科普生态分析和创新。

图1:刘一婷女士

专业科普,是数智化时代的必行之路

在数字智能化时代,医患信息交流生态开始以新的面貌呈现,为医生、患者以及社会各界带来了新的机遇。

有数据显示,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肿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企业端视角来看,科普是卫生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助力激发品牌与创新潜能,转化周期缩短18%,市场渗透率提高32%。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医生们也开始积极投身科普工作,调研数据显示,80%的医生有线上科普意愿,背后的驱动因素不仅是医生职业价值的实现,也与提升阳光收入、优化个人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关。

回顾近年来各大数字媒体的健康科普现状,从以抖快为主的“短视频”到以小红书、B站等“深度信息”媒介,最后落地电商,涌现了更多的健康科普机会和撬点。无论是严肃医疗健康需求的决策,还是公域入口场景,又或者私域转化场景,健康科普均已成为健康产业的核心推力。

图2:健康科普已成健康产业的核心推力

从现状看问题:科普本应“双向奔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普医生,或者说专业化的健康科普者实际上仍是稀缺资源。

2024 年《抖音健康科普数据报告》指出,每天平台新增 2.1 万个健康科普内容,有2亿用户从平台上获得相关内容,但抖音平台黄V认证医生仅有7.1万人;“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 2024年上半年泛健康敏感用户月活达1.8亿,但小红书认证医生数量仅实现“破万”——优质、专业的健康科普知识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健康科普内容的流量分布也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

一些通俗易懂、受众广泛的话题,如“乳腺自查”、“乳腺结节”等,成了医生热衷讲解的“高热度”内容。然而,更具专业深度的议题(如不同分子分型的治疗策略、耐药管理等)则在话语空间中相对“失语”或被“浅表化”处理,限制了科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导致公众对健康知识的片面理解。

部分医生账号开始使用AI 合成虚拟形象生成内容,但部分生成形象存在“恐怖谷效应”,引发观众强烈不适感,严重破坏了科普信息所依赖的信任关系。更有甚者,部分账号借助 AIGC 技术制造虚假医生身份或混淆内容真实性,突破了医疗内容应有的伦理与边界。

上述失衡折射出当下健康科普的显性问题——三个健康科普需求侧(平台鼓励的、医生在讲的、患者想问的)如何达成有机平衡?

对于这个问题,“医学界”的答案是,科普不应是单向的知识投喂,而应是双向的医患共频。

首先是科普内容的提前布局,将科普嵌入"搜索前场景", 加入产品实操、场景化建议等内容,以补足患者在症状出现时的恐慌型搜索需求。其次是对于不同领域进行针对性补充,例如慢性病、免疫类疾病等,需要提供更多的侦探型搜索内容,帮助患者通过专业症状自查了解疾病真实情况;又例如在肿瘤、罕见病等复杂疾病,科普则需要完成从“医生说什么”到“我们看证据”的迁移,提供前沿希望、最新数据、生存质量、诊疗流程和情感支持等多维度内容。

更进一步地,深入医生群体的科普需求与职业特色,结合受众需求侧差异化健康科普需求和医生供给侧特色专长,可进一步构建“老中青协同、专科全覆盖”的医生科普创作矩阵,让年轻医生在高热度议题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复杂疾病和罕见病例则由高年资专家专门发声,社区和基层医生可以提供更多居民的针对性健康管理科普,从而打破当前科普领域的内容失衡。

最终,“医生带着学术去做科普、患者带着疑惑来问答案”将成为现实。

在数智化健康科普的探索中,“医学界”已全面发力,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了多层级的创新尝试。

第一步,从患者视角看医学科普“流量密码”,构建“2+3+5”的科普内容方法论,在流量中找到医生科普的专业锚点和内容边界。

图3:“2+3+5”科普方法论

第二步,让流量回归专业,为健康科普提质。2025年3月,医学界与小红书联合发起“拥抱身体的信号”活动,通过千万流量扶持百名医生 IP,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健康科普矩阵。在活动期间,53位乳腺专家持续输出优质科普内容,涵盖月经健康、妇科炎症、乳腺健康、孕期保健、更年期管理等多个方面。60天内,话题浏览量达12万+,总曝光超500万,2000+患者深度互动,成功将乳腺癌防治领域的大众流量引至专业领域。

第三步,迎合患者个性需求,让科普更具针对性。2025上半年,医学界已成功联动全国10家医院,深度参与小红书“#我来帮你摇医生”科普活动,增加科普趣味性和针对性,通过科普建立医患强互动。目前,还有更多医院陆续参与,将进一步扩大科普流量池,打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壁垒。

图4:“#我来帮你摇医生”科普活动

高福院士曾说,做科普就是在给社会“接种疫苗”、预防“信息流行病”,学术界有责任和义务。而“医学界”正以媒体身份,在这场行动中以全新的视角、创新的理念,先行一步。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