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9月11日上午,在第一架飞机撞上北塔后,德赛尔立即赶到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现场。他在纽约市法医办公室(New York City Medical Examiner’s Office)负责收集证据。
2001年9月11日上午,在第一架飞机撞上北塔后,德赛尔立即赶到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现场。他在纽约市法医办公室(New York City Medical Examiner’s Office)负责收集证据。
据abc报道,“那种轰鸣,是我一生中最响亮、最剧烈的时刻。”马克·德赛尔(Mark Desire)回忆道,“那天早上,我们全员出动,我们的任务是保存证据——包括遇难者遗体、可能的武器以及飞机残骸。”德赛尔说。
他当时就在南塔附近,塔楼倒塌时,他拼命奔跑试图逃进大楼,但最终被碎片击中,足部严重受伤。“如果不是跑进那栋楼,我现在肯定已经不在了。”他说。
24年后,德赛尔依然在法医办公室工作,如今他负责的,是在实验室里鉴定9·11遇难者遗骸的DNA。
“很多遇难者家属第一次接到鉴定通知时会很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个过程仍在继续,也没想到我们从未放弃。”德赛尔说。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法医调查。早在世贸中心倒塌后,时任首席法医查尔斯·赫希(Dr.Charles Hirsch)就决定保存所有现场DNA,并收集遇难者家属的DNA用于比对。这一决定让如今的首席法医杰森·格雷厄姆(Dr.Jason Graham)能够继续推进这项任务。
“在9·11发生后,我们当时就向遇难者家属承诺:无论需要多少时间,我们都会尽全力找出真相,帮助他们找到亲人。”格雷厄姆说。
然而,至今仍有40%的遇难者身份未能确认,大约1100人。
“如今我们拥有的技术,在24年前甚至无人敢想。”纽约市首席法医办公室的刑事学家凯文·麦肯纳(Kevin McKenna)说。
其中一项突破性进展,是一种新设备取代了过去的手工处理方法,让科学家们能从最微小的样本中提取更多DNA。实验室甚至用动物骨骼演示了提取过程。
此外,团队还在重新联系遇难者家属,索取新的DNA样本进行比对。“有些家属在2001年还是婴儿,如今已成年,他们希望自己的DNA也能帮助确认亲人身份。”刑事学家内哈·德赛(Neha Desai)说。
部分遗骸样本非常微小,只有1到2克,科学家们必须决定是现在检测,还是等待未来技术进步后再进行唯一一次机会的鉴定。
“这项工作会一直持续,直到再也无法检测为止。”德赛尔说,“科学家们当年还是孩子,如今依然怀着同样的使命感。”
不过,并非所有遇难者家属都希望公开确认身份。法医办公室的法医人类学家会与家属沟通,确认他们是否希望被联系,是否愿意公开亲人的身份。家属可以随时更改决定。
来源:外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