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餐饮界可谓是热闹非凡,罗永浩和西贝的预制菜之争闹得沸沸扬扬,这事儿在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也把预制菜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到底西贝有没有像罗永浩说的那样,几乎全是预制菜?这背后又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呢?
最近,餐饮界可谓是热闹非凡,罗永浩和西贝的预制菜之争闹得沸沸扬扬,这事儿在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也把预制菜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到底西贝有没有像罗永浩说的那样,几乎全是预制菜?这背后又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呢?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9月10日,罗永浩发博吐槽西贝,说好久没吃西贝了,这次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结果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甚至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这一条微博发出来,瞬间就炸开了锅,话题热度一路飙升,迅速登上热搜。毕竟罗永浩是个公众人物,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和极高的关注度,他这一句话,就像一颗炸弹,把西贝推到了舆论的漩涡中心。
西贝这边当然也坐不住了,第二天,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就回应,说感觉被砸牌子了,挺受伤的,要起诉罗永浩。他还表示,9月12日起,西贝全国所有门店后厨将对外开放,消费者可以看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店里没有那么多预制菜。紧接着,罗永浩也不甘示弱,一连发出多条微博,还发布10万元悬赏公告,公开向外界征集能证明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实证据”。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场口水战也越演越烈。
就在大家都在等着看这场闹剧如何收场的时候,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站出来了,他在抖音发文力挺西贝,说“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让我吃到相对放心可口到的地方”。这一下,又把舆论的热度往上推了一把。于东来在商业圈那也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胖东来一直以来以高品质的商品和极致的服务著称,他的这番话,自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我觉得于东来这话,说得挺在理的。西贝要是真不行,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存活这么多年,还开了近400家门店,覆盖62个城市,员工人数约17000人。能做到这个规模,肯定是有它的过人之处的。从商业角度来说,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而要盈利,就得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西贝能发展这么壮大,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它家的儿童餐做得就很有特色,家有宝贝就吃西贝,这句话大家肯定不陌生。为了吸引带娃家庭,西贝不仅提供儿童识字菜单,还把营养搭配、过敏原甚至餐具材质都标注出来,服务员还会递上涂色画纸、玩具和餐前小点心来稳住孩子。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西贝对目标客户群体的精准把握。而且,西贝早在2014年就把200多道菜砍剩最受欢迎的33道,还应用了数字化系统,保证25分钟上齐菜,这对于带娃家庭来说,真的很有吸引力。
再说说预制菜这个事儿。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预制菜其实已经成为了餐饮行业的一种趋势。很多人觉得预制菜不好,一听到预制菜就觉得不健康、不新鲜。但其实,预制菜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正规厂家生产的预制菜,在卫生和品质上是有保障的。像一些中央厨房生产的预制菜,从食材的采购、加工到包装,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比一些小饭馆自己做的菜可能还要卫生安全。而且,预制菜也能提高上菜效率,对于商家来说,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当然,这并不是说西贝就没有问题,如果西贝真的像罗永浩说的那样,几乎全是预制菜,还不明确告知消费者,那确实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就直接用“恶心”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觉得不太合适。
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他的言论影响力太大了。他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看法,甚至会搞垮一个企业,让很多人失业。就拿这次西贝事件来说,自从罗永浩吐槽之后,西贝的股价都受到了影响,很多消费者也开始对西贝产生怀疑。如果西贝真的因此遭受重创,那这近17000名员工该怎么办呢?他们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背后就是17000个家庭啊。公众人物在发表言论的时候,真的应该慎重一些,要对自己的话负责。有问题可以指正,给企业一个改过的机会,但不能用偏激的言论来带节奏。人言可畏,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一条负面消息可能瞬间就会传遍全网,对企业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我想起之前董宇辉的那件事,他在直播中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年屈辱史说成200年,这可是严重的历史知识错误。他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直播代表人物,这样的错误言论会误导很多观众。后来他也及时道歉了,但这件事还是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公众人物的言行一定要谨慎。
回到西贝和罗永浩这件事上,我觉得双方都应该冷静下来。西贝要积极回应消费者的质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菜品质量和诚意。比如这次开放后厨,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让消费者能够亲眼看到菜品的制作过程,增加透明度,消除大家的疑虑。而罗永浩呢,既然悬赏征集证据,那就应该等有了确凿的证据之后,再发表更客观的言论。如果西贝真的存在问题,那就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来解决,而不是在网上一味地吐槽和攻击。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也反映出了当下餐饮行业的一些困境。现在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又遭遇了疫情的冲击,很多企业都在艰难求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更需要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而消费者也希望能吃到安全、健康、实惠的饭菜。这就需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预制菜作为一种新兴的餐饮模式,虽然有它的优势,但也需要在信息透明、品质保障等方面下功夫,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这次西贝和罗永浩的预制菜之争,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公众人物要慎用自己的话语权,企业要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而我们普通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不要盲目跟风。只有这样,我们的商业环境才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希望未来,这样的闹剧能少一些,大家都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一起推动行业的进步。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