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烟囱表面油污、灰尘,对裂缝进行环氧树脂注浆修补,对剥落区域涂抹聚合物砂浆并粘贴碳纤维布,确保承载力提升30%以上。
1.基材修复与结构加固
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烟囱表面油污、灰尘,对裂缝进行环氧树脂注浆修补,对剥落区域涂抹聚合物砂浆并粘贴碳纤维布,确保承载力提升30%以上。
针对金属基材,额外增加“喷砂除锈”工序,除锈等级达Sa2.5级,避免锈蚀持续扩散。
2.耐候涂料与分层涂装
选用氟碳涂料或硅丙乳液涂料,耐紫外线、耐酸碱、抗粉化,保色期达10年以上。
分层涂装工艺:底漆层:封闭基材毛孔,增强附着力;中涂层:调整表面平整度,填补微小缺陷;面漆层:采用艺术漆或手绘技法,实现渐变、金属质感等效果。
3.3D立体彩绘与动态视觉设计
利用烟囱圆柱形结构,通过渐变色、3D立体彩绘技术营造动态效果。例如,某项目采用“从地球到宇宙”的渐变彩绘,烟囱底部为绿色植被,顶部为星空,夜间配合灯光投影形成“时空隧道”视觉。
激光定位技术确保图案水平对齐,偏差控制在±2mm以内;无人机预览3D模型,优化设计方案。
1.作业平台与防护装备
采用轨道式升降平台,沿烟囱周向设置轨道,配备电动升降机,作业人员通过安全绳与平台双重固定,减少高空摆动风险。
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防滑鞋、防尘口罩及护目镜,高温环境增配冷却背心。
2.智能监测系统
在平台安装倾角传感器、风速仪,实时监测倾斜角度和风速,超限自动报警并停机。
设置200米半径警戒区,配备高空缓降器、急救包及对讲机,定期演练“人员悬吊”“突发大风”等场景,确保30分钟内完成救援。
3.环境控制
施工环境温度控制在5-35℃,湿度≤85%,避免低温导致涂料不干或高温引发流挂。
在烟囱底部设置防尘网,施工期间喷洒水雾抑制粉尘,符合环保要求。
1.结构安全性显著增强
修复后烟囱承载力提升,裂缝复发率降低,预计使用寿命延长。
航标标识与障碍灯的完善,杜绝了低空空域安全隐患,为企业连续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2.品牌展示与城市景观美化
彩绘方案深度挖掘镇江地域文化,如以“长江文化”“镇江三山”为主题,通过3D视觉设计打破工业设施单调感。
烟囱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空中载体,色彩保色期达8-10年,5公里外清晰可见,夜间反光设计延长景观呈现时间。
3.技术示范效应
项目验证了“技术+艺术”融合模式的可行性,形成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标准为同类工业设施改造提供标杆案例。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助力企业践行“双碳”目标,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
来源:烟囱新建宏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