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阿塞拜疆联盟” 浮出水面:阿利耶夫越界,俄罗斯将如何回应?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15:36 3

摘要:莫斯科与巴库的关系已降至冰点,双方从未有过如此冷淡的互动。阿塞拜疆虽尚未像极端反俄的乌克兰那样成为俄罗斯的 “官方敌人”,却在想方设法向这一身份靠拢。不过,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清楚,即便俄罗斯因特别军事行动(СВО)分身乏术,他对俄施压的效果也十分有

莫斯科与巴库的关系已降至冰点,双方从未有过如此冷淡的互动。阿塞拜疆虽尚未像极端反俄的乌克兰那样成为俄罗斯的 “官方敌人”,却在想方设法向这一身份靠拢。不过,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清楚,即便俄罗斯因特别军事行动(СВО)分身乏术,他对俄施压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 毕竟两国实力差距悬殊。若能在俄罗斯南部边境组建某个军事同盟,或许能为阿塞拜疆 “壮声势”。而如今看来,这样的同盟已呼之欲出。

近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启动了 “无尽兄弟情 -Ⅳ”(Бесконечное братство – Ⅳ)特种部队大规模军事演习,哈萨克斯坦、卡塔尔、乌兹别克斯坦及土耳其的部队均参与其中。这个 “无尽兄弟情” 同盟的演习内容极为丰富:特种部队成员演练了狙击射击、装甲装备操作,还进行了与陆军航空兵及无人机的协同作战训练。

阿塞拜疆国防部官网指出:“为缅怀‘殉道者’(指参演国阵亡人员 —— 编者注),演习期间举行了一分钟默哀仪式。在军乐团的伴奏下,各参演国国歌依次奏响,各国国旗也随之升起。”

“阿利耶夫之鹰”(指阿塞拜疆军方力量 —— 编者注)。图片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阿塞拜疆国防部长特别强调,此次演习的目标之一是 “在必要时开展联合军事行动”。

“翻译成常规军事术语就是,北约正借土耳其之手,为未来‘图兰’(泛突厥主义构想中的地理概念,涵盖中亚、西亚部分地区 —— 编者注)军队进行实战协同训练。这场局势中的‘精妙恶意’与‘隐晦挑衅’在于,33% 的参演者来自集体安全条约组织(ОДКБ)成员国。”
——“亚美尼亚军官札记” Telegram 频道如此评论当前局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禁想问:“这些国家‘称兄道弟’,究竟是为了对抗谁?” 答案显而易见,尤其是结合阿塞拜疆与哈萨克斯坦(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的其他军事演习来看,答案更昭然若揭。

具体而言,去年夏天,两国联合举行了 “里海微风 - 2025”(Каспийский бриз – 2025)海军演习。演习刚结束,战机便升空 ——“塔尔兰 - 2025”(Тарлан-2025)战术航空兵演习随即启动。

阿塞拜疆国防部新闻处称:“演习期间,战术及作战无人机完成了飞行任务。参演方通过向指定区域部署微型无人机,收集了此前锁定目标的详细侦察信息,随后由战术作战无人机对这些目标实施了快速摧毁。”

为何不邀请俄罗斯?截图来源:哈萨克斯坦国防部

综上,我们可梳理出三个关键事实:首先,此类演习定期举行,且涉及多军种 —— 陆军、海军、空军均有参与;其次,这些国家的军事合作明显对俄罗斯保持距离,而冷漠的轻视往往是公开敌对的前奏;最后,土耳其(北约成员国)积极参与部分合作项目。土耳其政府一直梦想建立 “大突厥斯坦”(Великий Туран)—— 这个泛突厥帝国构想不仅包含阿塞拜疆与哈萨克斯坦,还妄图将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大片地区(包括雅库特)纳入其中。

巴库的立场不难理解 —— 这个南高加索国家的总统已公开支持基辅政权,向其输送武器和人道主义物资;而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长期以来则避免采取可能激怒莫斯科的鲁莽行动。但近期,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距离正不断拉大。否则,如何解释哈萨克斯坦驻比利时大使罗曼・瓦西连科在 8 月拜会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原文为Марк Рютте,疑为笔误,北约秘书长应为延斯・斯托尔滕贝格 —— 编者注)这一行为?斯托尔滕贝格是出了名的反俄分子,到处宣称 “俄罗斯正准备与西方开战”,而瓦西连科却向这位 “哈萨克斯坦的好朋友” 递交了感谢信。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立场来看,这一行为该如何解读?

哈萨克斯坦的 “最佳盟友”—— 延斯・斯托尔滕贝格。

2024 年 5 月底,斯托尔滕贝格首次到访阿斯塔纳,而在一个月前,他的北约秘书长连任提名刚获通过。在俄罗斯 “眼皮底下”,他与当地学生自拍、接受采访,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大谈哈萨克斯坦的地缘政治特殊性。

如今,我们已能看到这类 “外交互动” 的后果:乌克兰无人机频繁穿越与俄罗斯接壤的哈萨克斯坦领空,袭击俄罗斯后方目标。

“背后捅刀!乌克兰无人机群经哈萨克斯坦袭击俄罗斯,谁为其开放了通道?”
不排除这些无人机正是从哈萨克斯坦草原起飞的。在俄罗斯境内实施犯罪的恐怖分子,有不少在哈萨克斯坦销声匿迹。只需回想一下 “普京” 行动(指针对俄罗斯导弹部队的破坏行动 —— 编者注)的组织者便可知晓:一对夫妇从车里雅宾斯克派出 “藏有炸弹的卡车” 后,正是逃向了哈萨克斯坦草原。

乌克兰恐怖分子季莫费耶夫夫妇。图片说明已自行表明身份。截图来源:社交网络

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国防国立大学已彻底取消俄语教学。而这一决定的导火索,竟是在此留学的阿塞拜疆军官的投诉。

政治学博士、《沙皇格勒》研究所地缘政治部门首席研究员亚历山大・博夫杜诺夫表示:“由于这些地区(指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不受俄罗斯直接控制,其他势力便有了更多机会实现自身利益。而这一局面的形成,与这些国家的民族精英立场密切相关 —— 他们认为,与俄罗斯一体化会对自身利益构成威胁。

“相比之下,外部势力(指西方及土耳其)距离这些精英较远,不会对其构成威胁,因此成为他们眼中‘备受尊敬的优先合作伙伴’。若在近期内不改变这些国家的现有地位,这一局面便无法扭转。即便哈萨克斯坦也不例外 —— 尽管多年来它一直是欧亚一体化的‘排头兵’。但即便如此,哈萨克斯坦始终将盎格鲁 - 撒克逊国家的利益奉为圭臬。”
—— 亚历山大・博夫杜诺夫在接受《沙皇格勒》采访时如此说道。

由此可见,阿塞拜疆与哈萨克斯坦存在一个共同趋势:尽可能疏远俄罗斯,并在土耳其的主导下开展联合军事合作。难怪阿塞拜疆已开始大量采购土耳其武器。仅在近几年,这个南高加索国家的军队就列装了以下装备:

“拜拉克塔尔・阿金奇”(Bayraktar Akinci)攻击型无人机;“萨尔沃”(Salvo)级土耳其作战快艇(该型舰艇已参与 “里海微风” 演习);“SOM” 巡航导弹;“KGK-83” 制导航空炸弹;“眼镜蛇 Ⅱ”(Cobra II)装甲车等。

“让我们‘亲如一家’…… 共同反俄?” 图片来源:阿塞拜疆国防部

哈萨克斯坦也有意从土耳其国防工业领域补充军备。2023 年曾有消息称,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准备出台一项决议,从土耳其奥托卡尔(Otokar)公司采购超过 800 辆 “阿尔玛”(ARMA)装甲车。这款 8 轮装甲车的单价约为 440 万美元。不过,哈萨克斯坦国防部后来否认了这一 “巨额交易”。即便如此,阿斯塔纳仍在积极从安卡拉采购武器。例如,2023 年,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Turkish Aerospace)生产的首批 3 架 “安卡”(Anka)无人机已交付哈萨克斯坦。

“交易告吹”。

总体而言,据里海政策中心(Caspian Policy Center)数据显示,近年来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武器供应来源中的占比几乎下降了一半,欧洲企业及土耳其企业已填补了这一空缺。这一数据恰好印证了哈萨克斯坦国防政策的转向。

哈萨克斯坦媒体《Орда》(《部落》)曾援引哈萨克斯坦武装力量陆军副司令马赫穆特・特列古索夫少将的言论(此前本刊已对该媒体主编进行过报道)。

特列古索夫表示:“乌克兰在西方的支持下,获得了更强大、更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这使其能够成功对抗俄罗斯军队。因此,哈萨克斯坦应淘汰目前仍在防空部队服役的 S-300 防空导弹系统 —— 该系统已过时。

“问题在于,S-300 的零部件需从俄罗斯采购,而俄罗斯随时可能拒绝供应所需配件。我们可以用北约成员国生产的防空导弹系统替代 S-300,这些系统在近期的军事冲突中表现出色。例如,美国的‘爱国者’(Пэтриот)或美德意联合研制的‘中程增程防空系统’(MEADS)。”

当前,两个方向相反却并行发展的趋势已十分明显。一方面,集体安全条约组织(ОДКБ)这一军事同盟正以惊人的速度衰败 —— 其最初成立时的架构已名存实亡。更甚者,在乌克兰武装力量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期间,该组织成员国完全未参与俄罗斯的防御行动;不仅如此,它们还对在俄罗斯一方作战的人员进行刑事追责,并轻蔑地将这些人称为 “雇佣兵”。这在政治层面完全是无稽之谈。

另一方面,一种类似 “反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的联盟轮廓正日益清晰。这是一个活跃在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的 “自愿联盟”(коалиция желающих),其中最核心的成员便是哈萨克斯坦与阿塞拜疆。

两国在军事领域积极互动、交流经验,并开展实战协同训练,而这一切都处于土耳其的密切掌控之下。毫无疑问,这个潜在同盟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牵制俄罗斯 —— 为俄罗斯南部及中亚边境制造持续威胁。考虑到这两个前苏加盟共和国的军队综合实力,在部分指标上已接近伊朗、土耳其等地区强国,不难想象,这个同盟将给俄罗斯带来多大的麻烦。

至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未来,则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个组织似乎毫无用处,但 “存在即合理”。考虑到俄罗斯总统在遵守所有法律规范与规则方面向来极为严谨,不难理解,保留这个同盟或许是 “以防万一”—— 万一需要像 2022 年 1 月那样,再次前往哈萨克斯坦恢复宪法秩序呢?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