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自古信伊斯兰教?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2 16:32 1

摘要: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里,新疆的少数民族似乎自古以来就信仰伊斯兰教。但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新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经历了清晰的历史演变过程。要真正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新疆的历史长河中寻找答案。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里,新疆的少数民族似乎自古以来就信仰伊斯兰教。但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新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经历了清晰的历史演变过程。要真正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新疆的历史长河中寻找答案。

一、9-13 世纪的三个关键王国

要理解新疆的民族与宗教格局,先记住这三个王国和其在新疆的地理位置,在后期新疆宗教的演变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高昌回鹘王国(9-12 世纪):位于新疆东部,由回鹘人于 866 年建立,而回鹘人正是现代维吾尔族的先祖。

于阗王国(9-11 世纪):地处如今新疆和田地区,也就是盛产闻名中外的和田玉的地方。

喀喇汗王朝(9-13 世纪):坐落在新疆西部,由迁徙到喀什的回鹘人和葛逻禄人等部落联合建立。

二、新疆多民族格局的形成

新疆的民族构成十分丰富,其中少数民族46个,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约 6 成分布在新疆,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还有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新疆之所以为何会形成如此多元的民族格局,我们依然需要从历史中进行追溯。

新疆古时称为西域,这片土地上曾生活着乌孙、月氏、楼兰等几十个大小不一的游牧民族部落,这也是 “西域三十六国” 称呼的由来。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从西汉开始,粟特人、波斯人等各个民族便在这里通商、交流。

隋唐时期,中华版图的最西段已越过帕米尔高原,延伸至如今的中亚地区。这一时期,维吾尔族的先民将族称从回纥改为回鹘。公元 840 年,回鹘汗国被攻破后,回鹘人去向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迁入内地与汉人融合;一部分迁往今吐鲁番地区,建立高昌回鹘汗国;还有一部分迁往帕米尔高原至喀什一带,联合当地部族建立了喀喇汗王国。

唐朝之后,新疆先后被西辽(契丹族)、蒙古等民族统治。元朝时期,回鹘人被称为畏兀儿。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影响下,西域各民族进一步迁徙、融合,尤其是察合台蒙古人基本融入了畏兀儿之中。

可以说各游牧民族经过漫长时间的迁徙与融合,最终形成了新疆如今多民族共存的特点。

三、新疆宗教信仰的千年变迁

如今的新疆,形成了以伊斯兰教(回教)为主,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其实这种格局的形成也经历了千年的变迁。

纵观整个历史,新疆的宗教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公元 10 世纪前以佛教为主,10 世纪以后逐渐以伊斯兰教为主。这种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新疆连接着中原与中亚南亚,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传入中原的必经之地。因此,新疆接受了多种宗教思想的洗礼,各种宗教在此消彼长却又长期共存。

原始宗教:在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的古代居民信仰本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及由原始宗教发展而成的萨满教。现在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都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原始宗教和萨满教的观念及遗俗。

祆教:公元前4世纪前后,产生于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即中国所称之祆教经中亚传入新疆,祆教因崇拜火,又被称为拜火教,是首个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它还是摩尼教的思想基础。

佛教:公元前1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经克什米尔传入新疆,使其成为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区之一,在各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公元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历经18年,在公元645年回国,在他取经的过程中,同时也把佛教文化带到了西域各国,使得佛教在西域得以快速的传播和发展。

如今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最早建造的大型佛教石窟群。千佛洞前的塑像,正是东晋时期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一生翻译了众多佛学经典,“解脱”“自在”“烦恼”“智慧” 等词汇都是他翻译创造的。佛教鼎盛时期,西域遍地都是佛塔寺庙。魏晋南北朝时期,龟兹、于阗、疏勒、高昌成为西域四大佛教中心

道教与儒家思想:公元5世纪左右,中国内地盛行的道教,随着汉人的不断到来传入新疆,尊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为教主,教义在于 “修道养德”,追求与道合一及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与此同时,儒家思想也传入新疆,与佛教一同在这片土地上传播,直到清代,道教才传播到全疆各地。

摩尼教:公元6世纪前后,摩尼教由波斯经中亚传入新疆。摩尼教以祆教为基础,吸收了基督教和佛教的思想,崇尚光明。在我国,摩尼教被称作 “明教”—— 没错,就是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带领的那个明教!9世纪中叶,以摩尼教为国教的回鹘西迁新疆后,促进了摩尼教在新疆的发展。在 9-10 世纪达到鼎盛,信仰摩尼教的回鹘人在吐鲁番地区建造寺院,开凿洞窟,翻译经典,绘制壁画,弘扬摩尼教教义和文化,也就是说新疆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历史上曾信仰过摩尼教。

景教:在摩尼教传入(约公元 5世纪)前后,景教也传入了新疆,景教又称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由聂斯脱利对部分基督教教义重新阐释而成,其符号中包含“十字架” 等元素,因在罗马帝国被视为异端受到排斥,一路向东传播进入新疆,到元朝(1206年-1368年)时,在高昌回鹘地区兴盛起来。

四、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发展

伊斯兰教于 950 年传入新疆喀什,直到 1513 年才传播到新疆东部的哈密。为何传播过程如此漫长?因为当时新疆人民对伊斯兰教较为抵触,而伊斯兰教的传播伴随着战争。

喀喇汗王朝起初信奉佛教和摩尼教,从9世纪开始改信伊斯兰教。11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向于阗佛教王国发动了长达40年的宗教战争。于11世纪初灭亡于阗,佛教在于阗地区上千年的主导地位就此结束。随后,喀喇汗王朝统治者又向高昌回鹘发起战争并取得胜利,强迫高昌地区改信伊斯兰教。

14世纪中叶起,成吉思汗的第七世孙秃黑鲁帖木儿汗于公元1354年正式宣布信仰伊斯兰教,在察合台汗国(蒙古成吉思汗二子察合台在西域建立的藩属国)几百年间利用严刑酷法在新疆不断强制推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逐渐成为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维吾尔人、哈萨克人、柯尔克孜人、塔吉克人等信仰的主要宗教,并通过战争将伊斯兰教逐渐向东推行。

16世纪初,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伊斯兰教成为维吾尔等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后,原来主要由这些民族信仰的祆教、摩尼教、景教在新疆随之逐渐消失,但佛教、道教仍然存在。

从明朝起,藏传佛教还有了重大发展,成为与伊斯兰教并列的新疆两大主要宗教。17世纪后期,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借助藏传佛教的力量,消灭了自己的政敌黑山派和卓势力,并灭亡了叶尔羌汗国(蒙古察合台汗后代于1514年-1680年间以今莎车为中心建立的地方政权),足见当时藏传佛教势力之大。

大约从18世纪起,基督教、天主教相继传入新疆,佛教、道教和萨满教也有了较大发展。这些宗教的寺院、教堂遍布天山南北,有些穆斯林甚至改信了基督教等其他宗教。

历史上,新疆的宗教虽然一直在不断演变,但自从外来宗教传入以来所形成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却一直保持下来。新疆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萨满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较大影响。

来源:社会和行业那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