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的政治盟友、忘年交、美国著名保守主义青年领袖查理.柯克在大学演讲时被枪杀了。现在唯一的猜测就是,他常年的保守主义言论激起了自由派的强烈不满,于是送他上路。
来,同志们跟我念:
美国有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美国人连总统都能骂。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这些话,你信吗?信是吧,美国现在用一场震惊全国的枪击案告诉你,信你就是煞笔。
特朗普的政治盟友、忘年交、美国著名保守主义青年领袖查理.柯克在大学演讲时被枪杀了。现在唯一的猜测就是,他常年的保守主义言论激起了自由派的强烈不满,于是送他上路。
所以,你说美国有没有言论自由?保守派说保守派的,自由派说自由派的,难道不应该虽然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要誓死捍卫对方说话的权利吗?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但是,这种话术的产生地美国,可不像国内的一些傻子会真正相信。他们想法非常简单、粗暴、直接、朴素,你是大V你牛逼(柯克在x上有500多万粉丝),辩经辩不赢你,难道还不能物理消灭你了?
暗杀柯克这个事,真的很难绷的。
这哥们是美国新一代保守主义的青年领袖、旗帜性的人物,很早就热衷政治,为了搞政治连学都不上了。他的日常就是怼自由派白左,反女权、反环保、反动保、反lgbt。
由于长时间浸淫在与自由派的辩经中,他逐渐养成了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性格。在与对方舌战时,经常能把对方怼到破防,但不论对方如何挑衅,他始终淡定。
这样的对手,十分难缠。
此外,他还支持持枪,多次为持枪自由辩护。他说,每年付出一些枪支死亡代价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
正常人的思维是,美国每年这么多人被枪杀,难道不应该禁枪吗?柯克为枪支辩护的说辞则类似这样:今天伊利诺伊州一起校园枪击案被一名武装警卫制止了,媒体不会告诉你这些,枪支拯救生命。
这些话他不是一天两天说,而是反复地不停地在说,就和念经一样。
他的这类帖子一般以“枪支拯救生命”开头,然后列举事实,哪一个拿枪的人,阻止了另一个拿枪的人的犯罪行为。
今天说伊利诺伊武装警卫制止了枪击,明天说加州两名武装警察制止了另一起枪击,后天说一个男子携带隐藏枪支阻止了有人对犹他州警察的袭击,让人很难绷。
如果他的这些举例中,开始想要害人的人没枪呢?后续不是就屁事没有了,还用得着另一个人持枪去拯救,然后再把功劳算在枪身上?累不累啊!
他这个逻辑,咱们的公知以前也经常用的,说法也基本一样。一般是这么说:你们不能光看枪支杀人,可警察拿枪阻止了坏人杀人,就是好事。枪没有好坏,只看谁拿枪。
每次美国有枪击案的时候,他们都会如此狡辩:你看,被杀的人没枪,如果他也持枪了,效果是不是完全不一样?所以应该更多人持枪嘛!
想想以前公知们配上魔性的表情和手势,最后说出来的那句:人人持枪,它才不乱!
柯克就是这种观点的忠实拥趸。按照年龄来说,柯克比咱们这边的老公知小多了,他的观点,真没准是被咱们这边老公知反哺回美国的。
支持自由持枪的人,被别人一枪崩了,以身殉道,你说讽刺不讽刺?
更讽刺的还有呢。
柯克演讲时,观众的提问是,你知道不知道,美国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多少恶性枪击事件?听了这个问题,柯克很淡定,这个话题他很熟啊。他拿起话筒,正准备再次告诉美国民众:枪支拯救生命。
啪!枪响了,柯克倒地。信奉“人人持枪,它才不乱!”、“枪支拯救生命”的他,还没来得及输出自己的观点就被一枪带走了。你说讽刺不讽刺?
还有更讽刺的。
柯克演讲时,坐在一个小帐篷里,帐篷顶上写着American come back,美国人回来了。四周围了一圈的标语是:prove me wrong,来证明我错了吧。
他做的演讲,是“证明我错了”的美国巡回演讲,这个大学只是其中一站。
柯克挨了枪子,你现在就说,美国人回来没回来,柯克错没错吧?既然你赞同每年付出一些枪支死亡的代价是值得的,那现在自己证明一下这个观点是不是也是值得的?你不能总让别人证明,自己光打嘴炮嘛!
这么一分析,这事简直太讽刺了,太具有戏剧性的效果了。电影都想不出来能这么拍,所以这是现实。因为电影需要讲点逻辑,现实不需要。
柯克在美国的影响力非常大,也因此才会成了暗杀的目标。有人说,柯克未来是奔着总统去的。
maga创始人、第一代总舵主,当然非特朗普莫属。但他已经快80了,几年后就要交接权力。maga二代总舵主最有希望的竞争者是万斯。虽说鲁比奥也有下一任总统的竞争力,但是论表演对maga的忠诚,他还差得远。
特朗普近80岁,万斯41岁,比柯克大将近10岁。这么轮下来,31岁的柯克还很年轻,未来还有很多想象空间。柯克应该是maga第三代总舵主的有力竞争者,也就是未来可能成为美国总统的人。
我记得多年前公知曾忽悠我们,美国校车是非常安全的,堪比“坦克”。普通的车撞上校车都解体了,校车也就是轻微变形。
那为什么美国把校车设计得这么安全呢?因为你不知道未来的美国总统可能坐在哪个校车上。
后来越传越邪乎,变成了下面这样:
在美国这个以民主和法治著称的国家,校车是美国唯一最高特权车辆,任何人不能进行阻拦,总统车辆也得让行。
在强调人人平等的美国社会中,唯有校车被赋予了如此特殊的权利。因为这辆车装的不是什么政要或贵宾,而是承载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孩子们。
这不仅仅是因为校车代表着未来的力量,更是因为整个社会认识到,给予孩子最好的关怀就是给予他们最坚实的安全感。在美国,孩子的生命安全超过一切最有价值的财富。
被这种话术忽悠了的一位网友,后来在美国开车时看到前面有辆校车赶紧停下来,保持和美国人一样的所谓“高素质”。结果现实是啪啪打脸,除了他以外,其他美国人都是开车呼啸而过,根本就没人等。
现在我们知道了,别说什么美国校车有多安全,就是像柯克这样有巨大影响力,已经很明确有较大可能竞选美国总统的人,都很轻松被一枪崩了。
未来的美国总统没有坐在安全的校车里,而是挨了枪子。
也不知道过去大家为什么相信美国校车安全,别说柯克这种未来的可能总统了,美国在任的总统被杀了几个了?特朗普也两次差点成为其中之一。
你美国谈啥安全?逗傻子玩呢。
柯克被杀后,没有任何公职的他却享受了降半旗的待遇,而且一降就是四天。这多少有些夸张了。
8月底美国校园枪击案刚刚降过半旗,降了3天,这升起来没几天又要降,还一次4天。美国降半旗的频次,确实有点太过频繁。
感觉美国不是在降半旗,就是在降半旗的路上。如果枪击案再频繁一点,没准美国国旗升不起来了。
就像日本人一样,没有什么错误不是鞠一次躬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鞠两次躬。现在的美国则是,没有什么问题是降半旗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降几次。
日本人的问题,不就是造假嘛。那你不要造假了,不要老吹自己工匠了、仙人了,老老实实做企业不行吗?真不行,因为不造假竞争不过中国。
美国真正的问题,不就是禁枪嘛。那你不要整一些幺蛾子歪理学说,什么持枪有理、枪支拯救生命、人人持枪它才不乱,好好地去把枪禁了不就结了?不行,因为动不了步枪协会的利益。
既然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那还是算了,表演个降半旗多轻松。而且这活都不用专门雇人,白房子随便找个临时工就能干,工资都不用多付一美分。
然而,就是这样的表演皿煮党都不愿意。他们指责共和党给柯克的待遇太高,因为其他一些被枪杀的人没有享受到降半旗的待遇。
美国的皿煮制度确实牛,所谓在野党就是为反对而反对,我管你这那的,只要你干的都反对。
大家看特朗普这人,干事特别真性情,想哪就干哪,根本不管你什么条条框框,这制度那制度、这规定那规定的。
所以降不降半旗,可能就看和特朗普的关系如何。特朗普痛心在于,这么年轻、有这么大影响力的新一代maga领袖,就这么没了。maga事业遭受了巨大打击。
这也是特朗普及maga失败的一面,你在这要么动嘴、要么键政,对手可是真有一批疯子敢动枪的。这一点特朗普应该深有体会。
嘴炮+键盘对真枪,谁强谁弱不是一目了然吗?批判的武器,代表不了武器的批判,特朗普和maga好像没想通这个道理。
但是,柯克这个影响力巨大、非常受欢迎的网红众目睽睽之下被暗杀,这就有点不一样了。红脖子们现在表示,他们非常愤怒。
美国各界现在都在讨论,由于政见不同,美国社会已经撕裂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并且由于这种撕裂越来越难以弥合,对立越来越严重,相应的政治暴力越来越多。
柯克被暗杀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红脖子们可能没有胆子集体造反,但是人被逼急了也是有脾气的。美国民间几亿条枪,大家互相都看不顺眼,互相砰砰砰那不也很正常?美国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可能不再是一句调侃,而是快要应验的谶语了。
May god bless poor american, may god bless the poor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来源:鲲鹏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