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多次警告:气温下降时,高血压患者最怕这4件事,别大意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2 17:42 1

摘要:气温一降,血压就跟着躁动起来。门诊一进深秋,血压飙上去的、心脑血管出事的,扎堆儿来。你以为是天气凉了,穿厚点就行?不,降温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内战”。

气温一降,血压就跟着躁动起来。门诊一进深秋,血压飙上去的、心脑血管出事的,扎堆儿来。你以为是天气凉了,穿厚点就行?不,降温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内战”。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临床数据摆在那儿。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平均上升1.3~2.0mmHg,这是《中国循环杂志》2023年的研究结果。

别小看这1毫米的跳动,血管一紧、心跳一乱,轻则头晕眼花,重则脑出血(脑血管破裂出血),甚至猝死。今天我们就来掰开揉碎,说清楚:气温一降,高血压患者最怕哪4件事?为啥怕?怎么避?一个都别漏。

第一件怕的,是“早起猛起床”

一入秋,清晨起床头晕得厉害的人变多了?不是你一个人,真的是普遍现象。早晨是交感神经最活跃的时段,血压本就容易升高。

再加上夜间气温低,外周血管收缩(血管变窄,像水管被捏紧),血压在清晨达到全天高峰。这个时候你要是一骨碌从被窝里蹦起来,等于给心脑血管来一记重击。

有个老病号,老李,65岁,控制血压十几年,秋天某天早上一醒就急着去厨房烧水,刚下床不到两分钟“咚”一声倒地,送来时已半侧瘫痪。脑出血,确诊的时候已经晚了。

建议很简单但很关键:醒来后不要马上起身,先在床上缓一缓,活动一下四肢,坐起再等半分钟,最后慢慢站起来。医生管这叫“分段起床法”,对老年高血压尤其重要。

第二件怕的,是“洗澡太舒服”

天冷了,热水澡成了每天的慰藉。但你知道吗?洗澡,尤其是热水澡,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场“忽冷忽热”的考验。先是脱衣服那一瞬,寒冷刺激让交感神经大爆发,血压飙升;接着热水一冲,全身血管扩张,血压又突然下降。这上下震荡,对血管壁是致命的考验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在沐浴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是平时的1.6倍。尤其是冬天那种“澡堂子蒸汽浴”,最容易出事。门诊遇到过一个退休阿姨,洗完澡没出浴室,晕倒了,事后确诊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足)。

建议记牢三点:洗澡前先预热浴室,温度控制在24~26℃;不要空腹或饭后立即洗;洗澡时间不超过15分钟,水温不超40℃。如果洗到一半感觉胸闷、头晕,立刻停止、就地坐下,别硬撑。

第三件怕的,是“情绪一激动”

气温一冷,人容易烦躁、焦虑,这不是心理脆,是生理反应。低温会诱导肾上腺素升高,本就情绪化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被小事点燃。而情绪波动,是引发血压骤升的重要诱因。

你可能觉得“气一气能咋样”,但医学上这叫情绪性高血压。研究发现,情绪激动时,血压可在短时间内上升30~50mmHg,这对那些已经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变差的人来说,等于踩了颗雷。

上个月有个老王,平时血压控制得不赖,就因为和儿子吵了一架,头一歪送进了急诊。检查一看,脑梗死。医生说得直白:不是吵架害了他,是那一刻的血压飙升把脑供血“卡断了”。

情绪这事很难管,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稳情绪就是保命。学会“深呼吸+慢数十秒法”,也可以找医生配合β受体阻滞剂(一种控制情绪相关血压的药物)做评估。和家人沟通,也别总硬杠,退一步,是为了身体多走几年。

第四件怕的,是“药吃得太随性”

气温变了,血压会变,药量也可能要调。但最怕的,是那些“一看血压正常就自己停药”的人。你不知道,血压的稳定,本质是药物在撑着,不是自己身体突然好了。

到了秋冬,气温低,血管收缩,原本的剂量可能压不住血压波动,这个时候擅自减药、停药,就是给身体挖坑。

抗高血压药不是感冒药,想吃就吃,不想就停。尤其是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突然停用可能引起“反跳性高血压”,血压疯狂反弹,风险比没吃药还大。《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年就指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秋冬季停药后,脑卒中风险上升42%

正确做法是:秋冬季节定期测压,每天固定时间服药,不要自行调整剂量。如果发现血压偏高,要和医生沟通是否调整方案。不要迷信偏方、降压茶、按摩操,这些替代不了药物治疗。

写在最后的一点温情提醒

每年秋冬,是高血压患者最难熬的季节。门诊里我们看到太多“本来控制得不错,却被忽视的小事拖垮”的案例。气温下降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对身体的忽视。血压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你的心脑肾。

别让“我以为没事”变成“医生说晚了”。你不是孤军奋战,这场和血压的较量,我们站在你这边。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气温变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4):412-416.
[2]李梅.不同季节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30(2):153-157.
[3]周立新.洗澡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机制及预防[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10):843-846.

来源:包医生谈健康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