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今年的秋季发布会上,苹果不仅带来了两款采用3D打印钛金属表壳的新款Apple Watch Ultra 3和Series 11,还首次将3D打印技术引入了iPhone Air,这也是苹果有史以来最薄的iPhone。
昨天的CNC,今天的3D打印,苹果开始发力了。
近日,在今年的秋季发布会上,苹果不仅带来了两款采用3D打印钛金属表壳的新款Apple Watch Ultra 3和Series 11,还首次将3D打印技术引入了iPhone Air,这也是苹果有史以来最薄的iPhone。
▍Apple Watch:钛金属表壳全面实现3D打印
继前代试水之后,Apple Watch Ultra 3与Series 11全面引入3D打印钛金属表壳,成为苹果在可穿戴设备上应用增材制造的代表性案例。
苹果表示,这一制造方式相比传统CNC等减材工艺,在确保结构强度的同时,将原材料消耗减少了约50%,大幅提升了材料利用率。同时,两款手表均贯彻Apple 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100%再生钴电池,表壳材料为100%再生钛金属。
3D打印不仅帮助实现环保制造,也为复杂设计、减重优化、快速迭代等提供了可能。
▍更轻薄的iPhone Air,背后是3D打印钛金属接口
作为苹果史上最薄的iPhone,iPhone Air首次搭载了通过3D打印制造的钛金属USB-C接口,该组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更纤薄,比传统锻造工艺减少约33%的材料用量,完美适配其极致轻量化设计目标。
此外,iPhone Air同样延续苹果近年来在材料环保方面的努力,机身采用35%再生材料,其中80%的钛金属为回收再生材料,为iPhone产品线最高,同时电池中所用钴100%也为再生来源。
从小批量走向量产:3D打印在消费电子中的突破
而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看到荣耀和OPPO等品牌,率先在折叠屏手机上采用了钛合金3D打印铰链结构,以提升轻量化与耐用性。据业内消息,即将上市的小米16 Pro和Pro Max也将采用3D打印中框组件。
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
3D打印技术正从研发阶段的原型验证,逐步走向消费级电子产品中的规模化量产与功能件集成。
而对于整个3D打印行业而言,这是一场被主流市场验证的转折,更是一扇被彻底打开的产业窗口。
如果说2008年苹果将CNC大规模引入MacBook Pro机身制造,推动了CNC工艺的快速普及;那么2025年,苹果正式在手表和手机中批量采用3D打印技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而随着“Apple 2030”碳中和战略全面推进,3D打印相比于减材制造、资源节约方面的优势,或将成为其高速发展的关键推手。
Apple 2030,会不会也是3D打印的2030?
来自:3D打印资源库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6年4月15-17日在苏州举办的第八届涡轮技术大会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展以及激光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大会(4月16日)
来源:江苏激光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