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风采丨“强师兴疆育桃李,同心筑梦绽芳华”项目实践纪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22:45 2

摘要:2025年8月25日至9月5日,化学学院“强师兴疆育桃李,同心筑梦绽芳华”实践队奔赴新疆莎车县,开展了一场为期两周、跨越千里的教育实践之旅。实践队精心筹备课程、用心设计活动,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感动与成长。

项目实践纪实

“强师兴疆育桃李,

同心筑梦绽芳华”

2025年8月25日至9月5日,化学学院“强师兴疆育桃李,同心筑梦绽芳华”实践队奔赴新疆莎车县,开展了一场为期两周、跨越千里的教育实践之旅。实践队精心筹备课程、用心设计活动,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感动与成长。

01

点亮繁星:跨越山河的青春一课

开营仪式实践队成员与当地校领导合照

01

自我成长赋能课——

修心砺能,启智润心

从“面具疗愈”探索真实自我,到提笔感悟“书法史与汉字演变”的千年脉络;从学会“情绪释放与调节心态”,到打开沟通新窗口的“日常手语基础入门”——实践队致力于唤醒学生内在的自我;帮助同学们涵养心性、认知自我,为未来积淀深厚的精神力量。

实践队成员讲课

02

认知视野拓展课——

格物致知,博观约取

从模拟现代经济的“生产力模拟空间”,到理解法治精神的《第二十条》正当防卫解读;从优雅与力量并存的“花样滑冰干货”,到洞察日常选择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实践队授课还关注到知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这些课程犹如一扇扇窗,推开即是万象世界,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理解世界,开拓更广阔的认知图景。

实践队成员讲课

03

实践担当培育课——

笃行致远,砺志担当

实践队还注重责任感和行动力的培养。课程锚定未来的“生涯规划”、筑牢安全意识的“校园应急能力提升”、挥洒汗水、凝聚团队精神的“智趣篮球体验课”……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担责任、在挑战中学习合作,塑造刚健有为、心怀家国的少年担当,走向更自信从容的人生舞台。

实践队成员讲课

在本次支教活动中,队员们不仅传递知识,更以艺术点亮心灵,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一段充满创意与温情的时光。郑欣妍同学带领学生排练舞蹈,在节奏与动作间挥洒青春活力;魏欣源则开设写字角,引领孩子们在一笔一画中感受书法之美、汉字之韵。文艺汇演不仅是才艺的展示,更是情感与文化的交融,为这段支教旅程增添了动人的章节。

02

聆听大地:从红色热土到万家心声的调研札记

本次调研围绕莎车县红色文化资源的保存现状与开发利用情况展开,同时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对这些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倾向,旨在为后续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在当地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01

问卷设计与发放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团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从多个维度设计问题框架。经过多次修订与完善,形成了具有较高科学性和适用性的调研工具。

问卷发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员深入多个社区和公共场所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借助网络渠道扩大覆盖范围,确保了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02

深入走访

调研团队对县内主要红色文化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采用系统化方法对建筑保存状况、展陈内容、参观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并通过多种方式记录了详细资料。

访谈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与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和游客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了解他们对红色历史的认知程度、情感态度以及对资源保护开发的具体建议,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03

调查结果

调研发现,莎车县红色文化资源整体保存状况较好,但在展陈形式和互动体验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居民普遍对红色文化怀有敬意,但还有一部分居民的了解程度相对有限,且获取信息来源较为单一,期望通过更现代多样的方式接触红色历史。

基于调研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加强工作:创新展览形式,增强参观体验的互动性和感染力;开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育项目,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拓展传播渠道,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

03

时光对话:探寻指尖上的民族记忆

队员参观非遗

艾德莱斯之韵

在8月31号下午,队员们对一家坚守半世纪的艾德莱斯工坊开展了实地采访与调研。穿越千年风沙,一次深入的探访,一场心灵的对话,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织机上重焕生机。

艾德莱斯绸作为新疆古老丝绸技艺的瑰宝,具有极高艺术价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图案多源于生活,如水波纹、水滴、巴旦木、羽毛等,这些图案组合在一起,生动展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

艾德莱斯工坊采访记录

孜然耳饰

耳畔间的千年香氛

在老城街道里,实践队拜访了维吾尔族非遗孜然耳环的手艺人阿克力江。他手中錾刻的孜然耳饰不仅是金银饰,更是一脉相承的民族记忆。

“孜然是我们生活的香味,也是吉祥的象征。”每一颗孜然都被精细包裹,既保留原态,又化作精巧的耳饰——佩之轻响,步履生香。

这门技艺源于古老农耕时代,妇女们将丰收的孜然与银饰结合,寄托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与美好祈愿。耳饰制作需经锻打、绕丝、镶嵌等多重工序,全程手工完成,每一对都是独一无二。如今孜然耳饰手艺人致力于传授技艺,让这份耳畔的馨香,持续诉说维吾尔族的智慧与深情。

孜然耳环手艺人采访记录

“烛火微光,汇爱成阳;叶河烛梦,育见希望。”这两周的支教时光,队员们真切地传递了求知的热情与探索的勇气。这段旅程不只是一次教学,更是一场心灵的共鸣,让实践队员们铭记教育的温度与力量。愿这份经历长存于心,伴随着青年学子继续坚定地走在教育道路上。

来源丨化学学院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