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教学成绩稳居第一的教师,人们常聚焦于他们的解题技巧、押题能力,却忽略了成绩背后的核心逻辑。真正能长期领跑的教师,从不靠题海战术、高压管控,而是用对教学的敬畏、对学生的用心,在细节处搭建起高效且温暖的育人体系。
全文长 3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提起教学成绩稳居第一的教师,人们常聚焦于他们的解题技巧、押题能力,却忽略了成绩背后的核心逻辑。真正能长期领跑的教师,从不靠题海战术、高压管控,而是用对教学的敬畏、对学生的用心,在细节处搭建起高效且温暖的育人体系。
他们的秘诀,藏在懂教学、懂学生、懂成长的三重坚守里,让成绩成为教育自然生长的结果,而非刻意追求的目标。
1
把教材嚼透
更把学情摸准
教学成绩领先的教师,第一步从不是赶进度、刷难题,而是先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的知识逻辑,更吃透学生的学习节奏。他们深知,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再完美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
吃透教材时,他们不满足于教知识点,而是深挖知识背后的逻辑链。讲数学公式,会理清公式的推导过程和适用场景,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讲语文课文,会串联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让文本理解不止于字面意思。同时,他们会提前用学生视角预判难点。哪些概念容易混淆,哪些题型容易出错,哪些内容需要结合生活案例辅助理解,提前备好破解方案。
摸准学情上,他们有自己的小方法。每节课前用5分钟小测,快速掌握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批改作业时不只看对错,更记录学生的错误类型,区分是概念不清还是粗心大意;课后主动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聊天,听听他们听不懂的地方到底在哪。比如发现班里多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配平感到吃力,就临时调整教学计划,用拟人化的比喻讲解原子守恒,直到多数学生露出懂了的表情,再继续推进。
这种精准匹配的教学,让课堂效率大幅提升。基础弱的学生能跟上节奏,中等生能稳步提升,优等生能拓展拔高,避免了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的困境,为成绩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2
用分层代替一刀切
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教学成绩领先的教师,从不搞全班统一进度、统一任务的粗放式教学,而是擅长用分层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区内高效学习。他们明白,成绩的提升,本质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主动投入。
在课堂提问上,他们会量体裁衣。对基础弱的学生,提问是什么的基础问题,“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帮他们建立自信;对中等生,提问为什么的理解问题,“主人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对优等生,提问怎么办的拓展问题,“如果你来改写结局,会怎么设计”。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被关注、被肯定的机会,课堂参与度自然更高。
在作业布置上,他们会设计基础+提升+挑战三类任务。基础题确保所有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提升题供中等生巩固拔高,挑战题让优等生突破思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避免了基础弱的学生抄作业,优等生觉得没挑战的问题。
面对学生的进步,他们会用个性化评价。对基础弱的学生,哪怕只是作业正确率提高了10%,也会在作业本上写最近进步很明显,继续加油;对中等生,会肯定他们这道难题的思路很清晰,再细心一点会更好;对优等生,会鼓励他们敢于尝试不同解法,思维很灵活。这种看得见个体进步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愿意主动往前赶,班级整体成绩自然水涨船高。
3
用耐心化解焦虑
做学生的加油站
教学成绩领先的教师,从不把分数挂在嘴边施压,而是擅长用耐心化解学生的学习焦虑,让学生在轻松的心态下高效学习。他们清楚,过度关注分数会让学生陷入畏难情绪,影响发挥。
面对学生的暂时落后,他们从不指责你怎么这么笨,而是帮学生找原因、想办法:学生数学计算总出错,就和他一起制定每天10分钟口算练习计划,陪着他坚持;学生英语单词总记不住,就教他词根词缀记忆法、场景记忆法,帮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有学生曾因连续几次考试失利变得消沉,老师没有批评,而是笑着说我们把错题整理出来,一道一道攻克,下次一定能进步,还每天课后陪他分析一道错题,慢慢帮他找回信心,成绩也随之回升。
面对考试压力,他们会帮学生轻装上阵。大考前,不搞题海轰炸,而是带着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做错题复盘,告诉学生把会的题都做对,就是胜利;考试后,不只看排名,而是和学生一起分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把注意力从分数高低转移到能力提升上。让学生明白考试是查漏补缺的机会,不是评判优劣的标准。
这种减压式教学,让学生摆脱了对分数的过度焦虑,能以更平和的心态投入学习。心态的放松,让他们在课堂上更专注、在考试中更从容,成绩的稳定也就成了必然。
4
课堂延伸
用兴趣搭桥让学习主动发生
教学成绩领先的教师,从不把学习局限在课本和课堂,而是擅长用延伸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他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学习的效率,远高于被动灌输。
在课堂延伸上,他们会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小活动。教科学时,带学生到校园里观察植物生长,让他们亲手做简单的实验;教语文时,组织课本剧表演、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教历史时,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段,让枯燥的年代、事件变得生动鲜活。
在兴趣引导上,他们会接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天文感兴趣,就推荐相关的科普书籍和纪录片,还在课堂上偶尔穿插天文小知识;学生喜欢画画,就鼓励他们用漫画的形式梳理数学公式、历史时间线。有位数学老师发现班里学生喜欢玩密室逃脱,就把几何题设计成破解密码的游戏,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闯关的乐趣,原本怕数学的学生,也开始主动找题做。
这种兴趣驱动的学习,让学生不再把学习当成任务,而是当成探索的乐趣。当学生主动愿意花时间钻研、愿意主动提问时,成绩的提升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5
用反思迭代教学
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学成绩领先的教师,从不是一成不变地沿用老方法,而是坚持教学反思,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他们明白,教育是双向成长的过程,只有教师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
他们的反思贯穿教学全过程。每节课结束后,会花几分钟记录这节课哪个环节学生最投入,哪个环节学生走神多;每次考试后,会分析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得好,哪些教学方法效果明显,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甚至学生的一句反馈,比如老师,这个例子我没听懂,也会记下来,下次调整讲解方式。
这种持续迭代的教学态度,让他们的教学方法始终贴合学生的需求,避免了经验主义带来的低效。同时,他们也会把反思的习惯传递给学生,教学生整理错题本、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也成为会学习、会进步的主动学习者。
6
用真诚拉近距离
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
教学成绩领先的教师,从不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教者,而是用真诚与学生相处,成为学生愿意信任、愿意追随的学习伙伴。他们深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教学的催化剂。当学生喜欢老师、信任老师时,会更愿意听老师的话,更主动投入学习。
日常相处中,他们会放下身段。课间和学生一起聊聊天,听听他们喜欢的动漫、游戏;学生生病时,主动问问情况,提醒他们按时吃药;学生取得小进步时,像朋友一样真心为他们开心。
面对学生的小缺点,他们会温和提醒,这种尊重式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为我好,不是想管我,反而更愿意改正不足。当师生之间形成彼此信任、彼此支持的氛围时,课堂会变得更轻松、更高效,学生也会因为不想让老师失望而更主动学习。这种情感驱动的学习,往往比单纯的分数激励更有力量,也让成绩的稳定领先有了最坚实的保障。7
教学成绩领先的核心
是把学生放在心上
教学成绩稳居第一的教师,秘诀从不是超纲教学、高压管控,而是藏在对教学的敬畏、对学生的用心里,是精准把握教学与学情的匠心,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的细心,是化解学生焦虑的耐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巧心,是持续迭代教学的虚心,更是与学生真诚相处的真心。他们明白,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都能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当教师把让学生变好当成核心目标,而非让成绩领先当成终极追求时,成绩自然会成为水到渠成的结果,且能长期稳定,持续向上。
往期精彩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来源: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