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百里瓯江,青山依秀水,流珠傍溅玉,山水画卷浑然天成。丽水莲都,便是这美丽画轴上的神来之笔,堪称“养生福地”。莲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各类美味佳肴不仅让人一饱口福,更能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莲都发布推出《寻味莲都》专栏,今天,我们去吃一家老客青睐的羊肉店——“羊
八百里瓯江,青山依秀水,流珠傍溅玉,山水画卷浑然天成。丽水莲都,便是这美丽画轴上的神来之笔,堪称“养生福地”。莲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各类美味佳肴不仅让人一饱口福,更能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莲都发布推出《寻味莲都》专栏,今天,我们去吃一家老客青睐的羊肉店——“羊来了”。
从13㎡小店到两家店面
用最新鲜的羊
烤最实在的味
莲都“羊来了”
炭火烤串香飘半街
SUMMER
新鲜羊肉切成拇指大小,烤到油脂滴落、表面微焦,撒上盐、孜然和秘制辣椒粉,一口下去,外皮的脆香先撞进嘴里,接着是肥瘦相间的羊肉爆出汁来,没有半分膻气,只剩孜然和肉本身的鲜甜在舌尖打转,吃一串就停不下来。这口让莲都人念了10年的烤串,藏在“羊来了”的菜单里,也藏着一家小店从13平米棚屋到口碑老店的烟火故事。
“2015年算是我的人生低谷,儿子退伍后也一直没固定工作,就和儿子两个人到丽水来打拼。”彼时46岁的黄子剑和23岁的黄璞,在梅山中学门口,租下了一间13平米的店面,“当时没本钱,想找个成本低的,琢磨来琢磨去,就决定开家小烧烤店。”店面小,菜单上的东西也少,只有烤羊肉。
黄子剑是个“吃货”,经常“混迹”各大烧烤摊,一来二去把烤串的火候、调味摸得门清,烤串成了他的拿手菜。为了保证新鲜,黄子剑隔天凌晨就开着辆破桑塔纳往遂昌跑,一趟只运一只活羊。刚开始,他连杀羊的技巧都不懂,看着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握着刀慢慢摸索,“一刀下去,硬着头皮也得把活羊处理好”。
可创业的难,比想象中更重。开业前几天,黄子剑满心期待,结果只卖了800多块钱。“当时想得可美了,以为一开起来生意就会好,哪想到现实这么骨感。”黄子剑感慨道,不过好味道还是留住了一批老客人,小店也慢慢有了起色。
2015年羊来了城东小区店
到了秋冬季,“羊来了”客人更多了,可小店没像样的遮挡,顾客坐在棚下,风裹着雨丝往背上浇。“很多客人背都湿了,还是坐着那里吃,我感觉很不好意思,他们就说没事,你家羊肉好,我们愿意等,那个月我就和儿子开始找新店面。”黄子剑说。在2015年12月16日,“羊来了”搬到了厦河一区的新店,虽然面积依旧不算大,但至少能遮风挡雨,老客们跟着找来,店里的烟火气更旺了。
搬到新店后,黄子剑和黄璞开始琢磨如何利用“废料”。“以前只做烤羊肉时,羊头、羊蝎子、羊杂这些边角料用不上,都是送人的,但这些东西做好了,比烤串还香。”从清洗到炖煮,反复试错,终于做出了招牌羊杂锅。新鲜的羊肚、羊肝、羊肺、羊肠反复搓洗,直到没有一点腥味。汤底熬到汤色奶白、香味浓郁,再把处理好的羊杂切成块丢进去,加萝卜慢炖。出锅时撒上大葱和胡椒粉,羊肚脆爽有嚼劲,羊肝细腻不柴,一口汤一口杂,暖到心坎里,冬天喝尤其舒服。
从2016年起,“羊来了”的羊肉有了固定来源——岩泉街道里佳源村的浙江牧歌万头湖羊生态养殖基地,这是丽水最大的标准化湖羊养殖基地,每天新鲜运到的活羊,成了店里的品质保障。“从头到尾我们都只做活羊,没用过一块冰冻肉。”黄子剑笃定道,这份坚持也换来了老客的信任,他的手机里加了5600多个老客微信,“很多客人来之前都要先联系下我,锅给他们先烧起来”。
在市区上班的李先生,是羊来了羊杂锅和羊肉串的“忠实粉丝”,“加班到晚上,就想来这撸几串。他们家羊肉串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羊肉新鲜,炭火烤得外焦里嫩,羊肉锅也是炖得入味,而且一点不膻,我跟同事聚餐,十次有八次选这。”有个北京来的客人,让黄璞印象深刻,“他第一次吃就爱上了店里的羊板筋,之后连续9天每天都来,每次都是一个人。”这样的故事,在“羊来了”还有很多。
如今再看“羊来了”,早已不是当年那间13平米的小破店,但黄子剑和黄璞依旧守着初心,用最新鲜的羊肉,烤出最实在的味道。店里的烟火气里,藏着父子俩的坚持,也藏着老客们的偏爱,这大概就是丽水人喜欢“羊来了”的原因:好吃、实在,还有让人暖到心里的烟火气。
《寻味莲都》 系列 合集
↓↓↓
来源:莲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