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末和9月初,新华社中层干部“一进一出”——新疆日报社总编辑石锋履新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总编辑;新华社西藏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储国强转任西藏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央地干部的广泛交流任职,反映了媒体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媒体领导人才的需求,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媒体干部人事调整频繁,其中央地干部的交流任职尤为引人注目。
8月末和9月初,新华社中层干部“一进一出”——新疆日报社总编辑石锋履新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总编辑;新华社西藏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储国强转任西藏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央地干部的广泛交流任职,反映了媒体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媒体领导人才的需求,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的央地宣传干部交流任职中,以新华社及人民日报社最为常见。
例如,2019年4月,时任新华社河南分社副社长、分党组成员刘雅鸣,调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2020年1月,时任新华社河北分社副社长、分党组成员、总编辑王洪峰,调任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此外,2020年10月,时任新华网总编辑郭奔胜离京转赴地方工作,出任山西忻州市委副书记(正厅长级),此后历任忻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等职。返京后,郭奔胜担任新华社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现任瞭望周刊社党委书记、总编辑。
在中层干部方面,2024年12月,广东省委外办主任柳琛子进京履新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
这些调整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中央的双向流动,涉及党委宣传部、网信办、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等多个系统。
在新华社及人民日报社的干部调动中,有不少涉及广电领域——
例如2024年10月履新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的谢湘,此前曾长期供职于人民日报社,先后担任过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志社副总编辑、总编辑,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等职务。
同月出任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的王磊,此前是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磊自1996年加入新华社,先后担任过欧亚新闻编辑室编辑、记者,新华社驻布达佩斯分社记者,新华社《环球》杂志副总经理、总经理,副总编辑兼总经理,新华社宁夏分社社长等。
值得注意的是,谢湘、王磊的调任有一些共同之处,两人均有国际传播背景,且新职务均为地方广电局一把手。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央地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具有国际传播经验的干部交流任职,有助于地方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同时,广播电视作为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从央媒选派干部到地方广电系统任职,有助于推动地方广电事业在媒体融合、内容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 。
除此之外,也有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调任地方履职的干部。例如,今年2月,时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劲军调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胡劲军曾在上海工作多年,担任过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市电影局局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等职。2023年2月,胡劲军被任命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至今年2月重返地方任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蔡贺,曾长期任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担任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录制二部主任等职。2017至2020年间,蔡贺作为第九批中央单位援疆干部入疆工作,其间曾任新疆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新疆电视台副台长。回京工作后,蔡贺曾任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副总裁等职。
与央媒干部赴地方任职不同,地方媒体干部进京的案例在公开报道中相对少见。除了前文提到的新疆日报社总编辑石锋履新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总编辑外,还有2020年10月进京履新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的胡键,此前他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南方网总裁。
在媒体融合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央地交流进一步激活了人才队伍。这种纵向流动不仅优化了媒体领导干部结构,同时通过多岗位锻炼,一批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能力突出、领导经验丰富的媒体领导干部相继而出,为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随着双向流动成为常态,央地媒体资源进一步融合与协同,将助力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
编辑:潘茜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融媒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