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十大创新药巨头角逐,谁能率先攻克癌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09:06 1

摘要:巴塞罗那世界肺癌大会上,中国药企发布的临床数据引发全场沸腾——一款名为iza-bren的中国新药实现了100%的肿瘤缩小率,打破了全球抗癌药物的疗效纪录。

巴塞罗那世界肺癌大会上,中国药企发布的临床数据引发全场沸腾——一款名为iza-bren的中国新药实现了100%的肿瘤缩小率,打破了全球抗癌药物的疗效纪录。

2025年9月的巴塞罗那世界肺癌大会上,中国创新药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方文峰教授向全球顶级肺癌专家报告: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iza-bren在50名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实现了94%的肿瘤缩小率,控制肿瘤不复发的时间超过一年。

更令人震惊的是,上海东方医院的周斐教授带来了另一组数据:38名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iza-bren联合靶向药一线治疗后,100%的患者肿瘤都缩小了超过30%以上。

01 中国创新药崛起,从跟跑到领跑

自2015年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创新药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数据显示,2016-2018年间我国本土创新药获批数量仅21款,而到2022-2024年间,这一数字已增至92款之多。

仅2025年1至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的1类创新药就达20余款,创近五年同期新高。中国药企正在从“仿创结合”向 “创新驱动” 战略转型,并开始进入收获阶段。

创新药正逐渐成为驱动药企增长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企业创新药收入均超过30亿元。

02 十大创新药企,谁领风骚

根据多家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数据和行业分析,中国十大创新药企业已初步形成梯队。

百济神州以上半年175.18亿元的营收位居前列,同比增长46.03%,实现了14年来的首次盈利。其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125.27亿元,美国市场贡献了约2/3的销售额。

恒瑞医药作为传统龙头,上半年营收157.61亿元,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高达95.61亿元,占营收比重60.66%。公司已有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研发投入38.71亿元。

中国生物制药创新转型进入深水区,上半年创新药收入达到78亿元,同比强劲增长27.2%,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44.4%。

翰森制药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约82.7%。

信达生物上半年营收59.53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其“肿瘤+综合产品”的双轮驱动策略进入收获期,第三代EGFR-TKI肺癌靶向药利厄替尼片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

此外,复星医药、石药集团、康方生物、君实生物和齐鲁制药等企业也在创新药领域有着重要布局和突出表现。

03 癌症治疗突破,中国智造显锋芒

中国创新药企业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的突破令人瞩目。百利天恒的iza-bren(BL-B01D1)作为全球首创的EGFR×HER3双抗ADC,已有6项适应症被中国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1项被美国FD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是全球首个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其在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的HARMONi研究数据显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8个月,对照组为4.4个月。

复宏汉霖的H药斯鲁利单抗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已在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覆盖全球近半数人口。在印度市场,该药上市12天即完成超过150例用药。

04 创新药出海,加速跑向世界

中国创新药正在加速“跑”向世界。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领域对外授权交易共计72笔,已接近2024年全年交易数94笔,交易总金额达到600亿美元。

恒瑞医药今年上半年就实现了3笔重大对外授权:3月与默沙东达成合作,首付款2亿美元;4月与德国默克合作,首付款1500万欧元;7月与葛兰素史克达成合作,首付款5亿美元,未来潜在收益高达120亿美元。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与美国Organon公司合作,将其自主研发的生物类似药推向美国市场。复宏汉霖的产品已累计在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05 研发投入,创新未来的保证

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是中国创新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72.78亿元,占营收比41.55%,这一投入几乎是恒瑞医药的两倍。2021年至2024年,百济神州的研发费用合计超470亿元,连续三年过百亿。

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已超400亿元,自研管线规模全球第二。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71亿元,占营收比24.75%。

复星医药在2025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共计25.84亿元,其中制药业务研发投入22.95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1%。

06 未来巨头,谁主沉浮

从当前发展趋势看,中国有望诞生世界级药企。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对其药物iza-bren的信心十足,认为“它的潜在的年销售峰值200亿美元”。这意味着单凭这一药物就有可能与全球制药巨头媲美。

但是未来一家小药企,诺华生物,或能成长为世界巨头

在肿瘤治疗领域,迄今只有默沙东旗下的“药王”帕博利珠单抗(K药)达到过年销售200亿美元的门槛。中国创新药企业正凭借ADC、双抗、CAR-T等前沿技术,向世界级药企发起冲击。

复宏汉霖已经探索出一条差异化全球化道路:以生物类似药作为全球化的开路先锋,提供稳定现金来源;再以硬核的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管线。这种模式值得行业借鉴。

随着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十年内,中国有可能出现2-3家跻身全球制药20强的企业,真正成为世界医药创新的重要力量。

未来五年将是中国创新药企跻身全球巨头的关键窗口期。随着更多像iza-bren这样的突破性药物走向全球市场,中国药企不仅将改变国内患者的治疗格局,更将在世界医药舞台上扮演引领角色。

中国创新药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开头。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企业中的佼佼者将成为世界医药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全球患者带去更多希望。

来源:AI投资人,唤醒国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