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十大巨头竞逐癌症突破,诺华全球战略能否挑战巨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09:09 1

摘要:当地时间9月8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肺癌大会会场,中国医生方文峰教授报告完毕,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他展示的数据显示,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iza-bren让94%的患者肿瘤缩小,控制肿瘤不复发的时间超过一年。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上,中国药企带来的100%缩瘤率数据引发全场沸腾,这标志着中国创新药正从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领跑者。

当地时间9月8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肺癌大会会场,中国医生方文峰教授报告完毕,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他展示的数据显示,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iza-bren让94%的患者肿瘤缩小,控制肿瘤不复发的时间超过一年。

紧接着,上海东方医院的周斐教授带来了更震撼的数据: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实现了100%的客观缓解率,所有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或消失。这在人类实体瘤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尚属首次。

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产业的爆发之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企业业绩增长和对外授权交易活跃的多重利好下,创新药板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上涨行情。

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额达5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今年上半年,我国药企海外授权总金额已超去年全年,达608亿美元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实现“领跑”,中国创新药正在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身。出海的超预期,让资金普遍认为今年创新药板块将迎来业绩拐点。

根据市值、业绩、研发管线和商业化能力等多维度评估,2025年中国创新药第一梯队企业已经形成。

目前,百济神州以3200亿元市值位居榜首,2024年营收超过300亿元,研发投入高达120亿元,核心创新领域集中在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恒瑞医药以2800亿元市值紧随其后,去年营收超过350亿元,研发投入70亿元,专注于肿瘤和ADC药物研发。翰森制药位列第三,市值2200亿元,营收超200亿元,研发投入40亿元,主要聚焦肿瘤和精神神经领域。

石药集团以2000亿元市值排名第四,去年营收突破400亿元,研发投入50亿元,重点开发生物药和ADC药物。信达生物市值1800亿元,营收超150亿元,研发投入60亿元,专注于双抗和ADC领域。中国生物制药市值1600亿元,去年营收超过300亿元,研发投入45亿元,主要研究肿瘤和肝病治疗。

百利天恒以1500亿元市值位列第七,去年营收约35亿元,研发投入20亿元,专注于双抗和三抗技术。康方生物市值1400亿元,营收超50亿元,研发投入30亿元,重点开发双抗药物。华东医药市值1300亿元,去年营收突破400亿元,研发投入35亿元,主要研究代谢疾病和肿瘤领域。三生制药以900亿元市值排名第十,去年营收超过120亿元,研发投入20亿元,专注于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

百济神州稳居国内创新药龙头位置,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55%,其中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突破80亿美元,成为首个年销超500亿元的国产创新药。

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化学药创新标杆,2024年创新药收入占比已达65%(约228亿元),其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年销超60亿元。

从创新能力和临床数据来看,百利天恒、百济神州和康方生物最有望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突破。

百利天恒的iza-bren(BL-B01D1)是全球首创的EGFR×HER3双抗ADC。该药物已有6项适应症被中国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1项被美国FD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是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其III期临床研究显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8个月,对照组为4.4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2%。

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已成为首个在美获批的中国本土抗癌新药,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超18亿美元。

面对中国创新药的崛起,跨国药企诺华正在积极应对。2025年以来,诺华的业务发展团队动作频频,在并购与授权交易上已投入172.3亿美元

诺华首席执行官万思瀚表示:“目前,我们在中国市场上已取得显著成就,预计到2025年,我们有望跻身中国前三大跨国药企之列。”

诺华如此密集且大额的并购投入,与公司面临的专利悬崖压力密切相关。今年,其慢性心力衰竭药物Entresto将失去专利保护,此外,Xolair今年也将遭遇仿制药竞争。

诺华的战略是聚焦自身具有独特优势的领域。公司高管曾在2024年底表示,希望到2025年底在心律失常领域拥有多个临床阶段资产。

中国创新药企业与国际巨头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完全竞争,逐步转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模式。

诺华在过去两年中,与多家中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涉及小分子药物、基因与细胞疗法以及RNA疗法等领域。2024年1月,诺华宣布收购本土药企信瑞诺医药,专注于肾脏疾病领域革命性疗法的开发。

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企也在积极通过License-out方式走向全球。2024年,中国创新药企License-out交易金额与事件数再创新高,首付款总额(31.6亿美元)首年超过创新药研发融资(27.1亿美元)。

06 未来趋势与展望

未来五年将是中国创新药企业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的关键时期。几个趋势已经明显:

首先,中国创新药的质量正全面提升,得到国际认可。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上,中国学者共有35项口头报告,国产新药临床数据披露备受关注。

其次,合作模式正在转变。中国药企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授权海外权益,而是更多地坚持共同开发、共同商业化。

最后,创新层次不断攀升。从“me-too”到“me-better”再到“first-in-class”,中国创新药正在向全球最高水平看齐。

诺华首席执行官万思瀚曾表示:“只有确保患者能够获取这些药物,我们的药物创新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如今,中国药企与跨国巨头既竞争又合作。他们面对的是全球患者,在这场创新药研发的竞赛中,最终输家可能是癌症本身,而赢家将是全人类。

来源:AI投资人,唤醒国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