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酒这东西,在很多中国人的餐桌上,是“仪式”,是“感情”,更是“场面”。但说句让人不太爱听的实话:对冠心病患者而言,白酒从来不是“朋友”,更像是那个你明知不合适、却又时不时忍不住回头的人。
白酒这东西,在很多中国人的餐桌上,是“仪式”,是“感情”,更是“场面”。但说句让人不太爱听的实话:对冠心病患者而言,白酒从来不是“朋友”,更像是那个你明知不合适、却又时不时忍不住回头的人。
门诊里,我见过太多“老哥”一边拿着化验单,一边笑着说:“医生,我不抽烟,白酒也就小酌一点。”可查出来冠状动脉堵了七成时,脸就不笑了。白酒喝下去的不是感情,是风险,是血管壁上悄悄堆起来的斑块。
冠心病本就是个“沉默杀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慢慢结垢,时间久了,水流就堵了。而白酒,正是那个加速水垢沉积的“催化剂”,哪怕你喝得不多,哪怕你觉得“我能扛”。
但问题不是喝不喝,而是:你喝的时候,知不知道风险在哪里?这8个点,是我想反复提醒每一个有冠心病或者高风险人群的。
第一,白酒让你的血管“瞬间热胀冷缩”,别以为它只是暖胃
很多人觉得喝点酒“活血化瘀”,但在医学上,酒精的确会让血管一开始扩张,看起来皮肤红润、头皮发热。但这种扩张是短暂的,随之而来的,是血管的反射性收缩。
对于本身动脉就已经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来说,这种“先扩后缩”的波动,会让心肌供血雪上加霜。心绞痛可能就这么突然来一波。有研究指出,餐后饮酒的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出现缺血改变的概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
第二,白酒让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心脏像是突然冲刺
酒精进入血液后,交感神经就像被踩了油门,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整颗心脏在“飙车”。而冠心病人最怕的,就是这种无预警的“超速”。
有人说,“我喝完不头晕,挺舒服”,但你没看到的是心肌细胞在拼命要氧气。研究显示,重度饮酒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比非饮酒者高出约2.3倍,而这类“酒精诱发型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被称为“假日心脏综合征”。
第三,白酒和降压药、降脂药“打架”,不是你管得住它们,是它们互相影响
很多冠心病患者每天都吃药:阿司匹林、他汀、贝特类、ACEI……可一喝酒,药效就可能变得“不听话”。
酒精会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比如他汀类药物在酒精干扰下,可能导致肝酶升高,甚至横纹肌溶解。你以为是肌肉酸痛,其实可能是肾脏在受罪。
还有不少人觉得“我吃完药两个小时再喝酒,不碍事”,但对不起,有的药物代谢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你根本不知道它们在体内还在“工作”。
第四,白酒让甘油三酯飞升,血脂不是喝油才升的
“我没吃肥肉,怎么血脂还高?”——这是很多人查体后的疑问。
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促进脂肪酸再酯化,也就是说,它会让你本来正常的脂肪代谢系统“加班出错”,尤其是甘油三酯这个指标,酒后升得特别快。
一项国内研究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指出中年男性每日饮白酒超过50毫升,甘油三酯升高的风险增加38%。而甘油三酯高,血液变稠、斑块变稳、血栓变易出,这不是吓人,是血管堵塞的三部曲。
第五,所谓“酒量好”的人,其实肝脏代谢酒精慢,风险更大
很多人还在自豪地说,“我喝不醉,说明身体好”。错了。
酒精耐受度高的人,往往是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代谢慢,酒精在血液中“停留更久”,对心血管的毒性作用更强。这种慢性中毒式的伤害,不是立刻发作,是日积月累。
你以为你抗得住,其实是身体不告诉你真相。冠心病不是靠“扛”能扛过去的,它靠的是你愿不愿意停下那一杯。
第六,白酒“空腹喝”更危险,血酒浓度飙升如过山车
有些人饭前来两口,说是“开胃”,可医学上,空腹饮酒吸收速度快,血酒浓度上升迅猛,心脏负担加倍。
而这种“冲击式”的吸收,会让血糖、血压、心率三项指标一起波动。很多冠心病急性发作的老人,就是在空腹饮酒后,心绞痛、心衰、甚至心源性猝死。
第七,白酒+应酬+熬夜,是冠心病最危险的“三件套”
别小看一次饭局。饮酒+高脂肪食物+熬夜聊天,是最典型的心肌缺血诱因。
酒桌上的“热闹”,对心脏来说,是一场折磨。夜间交感神经活跃、心率高、血压高、血液黏稠度升高,这几个变量一叠加,凌晨突发心梗的概率成倍增加。深夜喝酒,心脏在“打仗”。
第八,别被所谓“心血管保护”的“少量饮酒”误导了
有些文章说“适量饮酒有益心血管”,但你仔细看,那些研究大多数基于红酒中含有的多酚、白藜芦醇成分,而中国人喝的大多是高度白酒,这类成分基本没有。
更关键的是,所谓“适量”到底是多少?每个人的体重、代谢、疾病状态都不同,根本没有一个安全标准。而且这类研究大多是观察性研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明确指出:“没有安全剂量的酒精摄入”,对健康的伤害是线性累积的。你每喝一口,就多一分风险。
说到底,白酒不是“毒药”,但对冠心病人来说,它是“加速剂”
你可以说“我就喝一小口”,但这“一小口”的代价,可能是心肌的缺血、心律的紊乱、血管的痉挛、药效的失控。
很多人查出冠心病后依旧喝酒,是因为“还没发作”“感觉还好”。但冠心病的恐怖就在于,它往往在“感觉还好”的时候突然爆发。等你觉得不舒服时,可能已经是心梗前夜。
如果你实在难戒,那就请你至少:
1. 不空腹饮酒
2. 饮酒当天不服药
3. 控制总量在25毫升以内
4. 绝不连喝两天
5. 每次饮酒后监测血压、心率变化
6. 定期查血脂、肝功能
7. 饮酒后如有心悸、胸闷,立刻就医
8. 家人要知道你有冠心病,必要时能配合处理急救
不是要你“滴酒不沾”,而是希望你在拿起那一杯时,脑子里能闪过这些画面——不是酒桌上的热闹,而是病床上的痛苦;不是“我能喝”,是“我该不该”。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卫国.酒精与心血管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6):515-520.
[2]李明.饮酒与冠心病发作风险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3):134-138.
[3]王建国.酒精摄入与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心电与循环,2020,39(4):273-276.
来源:岳医生健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