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风吹稻浪,又是一年丰收季,崇明岛中北部的上海東禾九谷开心农场也正迎来这一年中最令人欣喜的时刻。这片占地3345亩的农场,以先进的科技应用和独特的三产融合模式,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走进東禾九谷开心农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今年,农场的种植面积近3000亩,其中300亩专门种植了高品质的‘越光米’。”東禾九谷开心农场董事长杜军旗介绍,“越光米”是优质早熟稻品种,颗粒圆润,饱满度高,口感Q弹,且冷饭不易夹生,非常适合上海地区的饮食习惯。“在今年水稻的抽穗扬花阶段,温度适宜,利于灌浆,水稻生长情况很好,”杜军旗说,“另外得益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今年‘越光米’的平均亩产比往年有了显著提升。”
为了准确判断收割时机,农场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实时掌握稻田的水分和成熟度情况,力求每一粒稻谷都能在最佳状态下被收获。“收割后的稻米进入低温烘干环节,水分要控制在15.5%左右。”农场的技术负责人解释,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的原始风味和新鲜口感。此外,在生产环节,稻米还要经历三次分级和三次色选,确保米粒的均一性和高品质。“虽然这样做的出米率相对较低,但可以让消费者更好地品尝和感受好大米的味道。”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在東禾九谷,通过全年度的冷藏设施来锁住大米的鲜味,并更好更安全地储存稻谷和大米。
東禾九谷开心农场对稻米品质的把控和对智慧科技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农场有自己的育秧中心、农机中心,以及烘干仓储设施,承租了崇明区竖新镇近3000亩优质水稻田。农忙期使用现代农机进行耕、种、管、收作业,并利用大疆无人机进行田间管理,以及引进PLC系统进行烘干到加工的全套管理。据了解,近年农场引进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插秧机,能实现精准插秧和侧身施肥,一天完成近80亩的插秧工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作业质量,减少了人力成本。
東禾九谷开心农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成功实现了一产、二产和三产的融合发展。农场不仅是一个水稻种植农场,更是一个集大米加工、乡村酒店于一体的上海大米农场。
在大米工厂区,大米加工和稻米文化园成为亮点。先进的大米加工生产线,为加工出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的新鲜大米提供了技术和设备保证。稻米文化园通过展示稻米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以及丰富的文化展览,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米饭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稻米文化的历史与传承,让大家认识米、懂得米、善待米。
旅游区则是农场的另一大特色。精品民宿、乡村酒店和儿童娱乐区,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广阔的田园空间为游客提供了全服务式的休闲度假体验。“乡村酒店是在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期间推出的,可以提供123间客房和300个床位,以及588个餐位。”杜军旗介绍,酒店设施齐全,有餐饮宴会厅、室内恒温泳池、健身设施等,并设置有画廊、昆虫标本展示区。为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乡村气息,酒店还建有稻米博物馆,可以让大家在享受休闲度假的同时,深入了解米文化。
“我们致力于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尝试,结合种植、设备供应、技术研究和大米市场,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平台。”杜军旗表示,未来,東禾九谷将继续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文:王珊
来源: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