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 冀州焖饼快围观(作者飞歌传媒)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3 10:22 1

摘要:朋友们,古云“天下九州,冀州为首”。冀州焖饼是河北省传统的面食小吃,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者@飞歌传媒​,带你走进华夏美食之“冀州焖饼”吧……

朋友们,古云“天下九州,冀州为首”。冀州焖饼是河北省传统的面食小吃,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者@飞歌传媒​,带你走进华夏美食之“冀州焖饼”吧……

(一)冀州焖饼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丰富

● 传说,冀州焖饼起源于三国时期,袁绍军队打仗归来劳累没胃口,厨师将饼切成条焖透后士兵胃口大开,后经改良成了如今的冀州焖饼。

● 文化寓意,《冀县志》记载,每年二月二,冀州人有吃焖饼的习俗,象征着“烙干大田不生虫”,反映了冀州人在农耕社会时期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企盼。

● 名气传播,清末,在京津等地经商的冀州人形成多个商业群体,他们开办的“冀州馆”都有“冀州焖饼”这一地方特色主食来招揽家乡客人,使得“冀州焖饼”渐渐有了名气。

(二)冀州焖饼制作方法

● 特制铁锅:需用特制的铁锅,厚5到8cm,呈头盔状,重20余斤。这种铁锅传热稳定而均匀,汤易被饼吸收且不粘锅,一般炒勺难以达到此效果。

● 饼条制作:所用饼条需特殊烙制,俗称“包袱饼”,不超过3层,要擀薄烙熟,然后手工切条,要求精细均匀。

● 制作工艺:讲究“老汤香油,先炒后焖,盖锅回味,翻勺出锅”。老汤是用排骨和鸡骨混合熬制的高汤。汤和饼条比例一般为一斤饼搭配3两汤。制作时要大火炒、文火焖,时间过长饼条发干,过短则粘软,都会影响口味。

● 常见做法示例:

1. 食材准备:主料有死面饼500g、洋葱100g、香菇80g、五花肉100g、豆角300g;辅料包括葱15g、姜10g、美极鲜5ml、五香粉3g、高汤适量、花生油30ml 。

2. 具体步骤:先将死面饼切成丝,洋葱也切成丝;锅上火放植物油,油三成热时放入猪肉片翻炒,加姜末、葱花,倒少量生抽,猪肉片变色后加入蒜薹大火翻炒,再加适量盐,倒入适量高汤(没有高汤用水亦可);锅开后将饼条平铺在菜底上,盖严锅盖,大火上汽后改中火,焖三分钟左右关火,再焖两分钟;最后将焖好的饼倒入盆里,滴适量香油,一手拿饭勺,一手拿筷子,将饼条打散,使其不相互粘连,并与菜充分调匀即可。

(三)冀州焖饼口感香甜

● 口感特点: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冀州焖饼色泽黄亮,筋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香醇。

● 种类丰富:有素焖、肉焖(肥肉为大炒焖、瘦肉为小炒焖)、黄菜焖饼(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中有两个花样)等多种类型。

冀州焖饼名扬天下,古人有诗为赞:

冀州古郡韵悠长,焖饼佳名四海扬。

麦面揉成包袱饼,老汤融入玉丝香。

先抄后焖功夫妙,不腻不干滋味藏。

曾待贤良传美誉,今朝食客共称彰。

当代餐饮者以诗颂之:

冀州焖饼,岁月的香笺

在冀州的土地上,麦浪书写着诗行

那一方方包袱饼,是时光揉就的梦想

老汤在铁锅里翻滚,故事在香气中流淌

当饼丝与高汤相拥,一场美味的邂逅开场

先炒的激情,似烈火在胸膛

后焖的温柔,如月光洒在心房

黄亮的色泽,是岁月沉淀的勋章

劲道松软,是生活给予的奖赏

忆往昔,总理也曾把它品尝

那浓郁的乡情,在唇齿间荡漾

今朝啊,这一方焖饼

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故乡

好吃的冀州焖饼

嘿呀嘿呀真奇妙,冀州焖饼不得了!

小麦变身包袱饼,切成丝儿真苗条。

老汤高汤来报到,一起焖煮乐逍遥。

大火炒呀小火熬,香气飘满大街道。

素焖肉焖都美妙,黄菜焖饼也超屌。

一口下去乐弯腰,肚子吃得圆又饱。

曾经招待总理笑,如今大家都爱要。

冀州焖饼真叫好,美味感觉忘不了!

那么近那么美,作者@飞歌传媒​和冀州人民欢迎您来品味,民以食为天,冀州家常饭美味焖饼等你焉!

来源:阴阳飞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