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利香港拍卖2025秋季拍卖会,将于十月上旬在香港信德中心盛大举行。在此之前,我们于台北寒舍艾美酒店3楼举办台北预展,时间为9月13日至14日,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保利香港拍卖2025秋季拍卖会,将于十月上旬在香港信德中心盛大举行。在此之前,我们于台北寒舍艾美酒店3楼举办台北预展,时间为9月13日至14日,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预展将率先展示现当代艺术、中国古董珍玩、中国书画、珠宝等各门类重磅拍品,让您提前一窥这些珍贵藏品的风采。
我们诚挚期待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莅临,届时我们的专家团队将与您一同鉴赏艺术名家的杰作和瑰丽臻品。这将是一个探索艺术无限魅力的机会,让我们一同沉浸其中,共同感受艺术带来的美妙体验!
2025秋季拍卖
台北预展亮相拍品
▼现当代艺术▼
吴大羽
《京韵-52》
1980 年代作
油画 画布 裱于纤维板
52.5 x 37.8 cm.
估价: HKD 9,000,000 - 12,000,000
草间弥生
《圆点的痴迷》
2001 年作
压克力 画布
91 x 73 cm.
估价: HKD 4,500,000 - 6,500,000
安尼施·卡普尔
《Mirror (Brandy Wine to Laser Red mix2 Brandy Wine)》
2018 年作
不锈钢 漆 雕塑
132 x 132 x 16.5 cm.
估价: HKD 3,800,000 - 5,000,000
刘炜
《无题》
2004 年作
油彩 画布
158 x 159.2 cm.
估价: HKD 2,500,000 - 3,500,000
名和晃平
《Pixcell-Topi》
2007 年作
综合媒材 雕塑
75 x 77 x 112 cm.
估价: HKD 2,650,000 - 3,200,000
▼珠宝▼
天然翡翠珠配红宝石及钻石项链
附香港玉石鉴定中心证书
估价: HKD 38,000,000 - 58,000,000
5.21克拉缅甸红宝石配钻石戒指,未经加热
附SSEF及8张GIA证书
估价:HKD 7,000,000 - 10,000,000
3.03及3.02克拉缅甸“鸽血红”红宝石配钻石耳环,未经加热
附GRS,Gübelin及32张GIA证书
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
8.20克拉艳彩黄色钻石配钻石戒指
附GIA证书
估价:HKD 2,200,000 - 3,200,000
>
宝格丽设计
12.69及12.31克拉斯里兰卡蓝宝石配钻石耳环,未经加热
附GRS证书及原装盒
估价: HKD 1,800,000 - 2,800,000
▼中国古董珍玩▼
清雍正 炉钧釉弦纹尊
「雍正年製」
H 19.2 cm
估价: HKD 6,500,000 - 7,500,000
来源:
美国私人收藏,约1970年代购于纽约,后经家族传承
拍品视频
西周早期 青铜凤鸟兽面纹出戟方鼎
「亞牧魚」
H 25.8cm
估价: HKD 4,000,000 - 6,000,000
清乾隆 剔彩云龙春寿宝盒
「大清乾隆年製」「春壽寶盒」
D 36.1cm
估价: HKD 1,200,000 - 1,800,000
来源:
1. Gerard Hawthorn,伦敦
2. 乾坤堂,香港
3. 香港佳士得,2014年5月28日,编号3004
出版:
乾坤堂,《猎古研珍》,2007年,页14-17
唐 三彩抱鹅形酒囊商人俑
H 31.2cm
来源:
1. 埃斯卡纳齐,伦敦,1987年
2. 纽约佳士得,2015年9月17-18日,编号2299
展览及出版:
《唐》,埃斯卡纳齐,1987年6月9日至7月3日,编号31
清雍正 仿官釉弦纹贯耳方壶
「大清雍正年製」
H 35.4cm
来源:
1. 英国私人收藏,1980年代购藏于亚洲
2. 伦敦邦瀚斯,2009年5月14日,拍品编号90
▼中国书画▼
徐渭
《行草自书诗卷》
1592年作
水墨绢本 手卷
22 x 456cm.
估价:HKD 4,200,000 - 6,000,000
款识:万历壬辰秋天池道人徐渭书于湖南小隐。
钤印:天池山人、青藤道士
著录:
1. 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丁集第十二卷,康熙三十一年刊刻。
2.《宋金元明四朝诗·明诗》卷四十六,清康熙四十八年刻本。
3.《青藤书屋文集》卷五,海山仙馆丛书本。
此乃徐渭手书自作诗创作于万历壬辰(1592年),时年72岁,人生最晚前一年的作品。全卷共收录2首诗, 包括《观猎篇》、《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诗文俱见于《徐文长全集》。
此卷自作诗书卷,看似横涂乱抹、粗头乱服。然笔画如乱石铺街,应对成趣。书法用笔加大了提按动作,夸张部分的笔画和部首。结字中体现出褚遂良、黄山谷的体例,精妙处全用尖细之笔书写,顿挫抑扬,点画舒展,别有一种潇洒自若之态。
傅抱石
《听阮图》
1943年作
设色纸本 镜心
87 x 58cm.
估价:HKD 2,800,000 - 5,000,000
题识:听阮图。癸未(1943年)九月下浣抱石写于金刚坡下山斋。
钤印:傅
出版:《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110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集》,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南京,2014年11月,第30-31页。
此乃傅抱石于1943年“金刚坡时期”渐露个人风格的人物画佳作,意态生拙,别有趣味。画家采用质地偏松的四川土皮纸,以苍润淋漓的墨染及散锋笔法烘托出风雨飘摇之感。人物则以精炼的高古游丝描之法,绘听阮之高士、弹阮之仕女及捧酒仆人。高士神情若有所思,无心听阮,却意态坚定,表达出画家伤心家国民族的心境。
石涛
《溪上茅亭图》
设色绢本 立轴
86.5 x 50.5cm.
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
题识:溪上茅亭绿正齐,水深鱼戏钓童兮。一年好事三春底,鸟语花香燕随泥。清湘老人济。
钤印:阿长、膏盲子济
题签:
1.清湘老人溪上茆亭图。
2.清湘老人溪上茅亭图。罗氏雪堂旧藏。钤印:雪叟
3.清湘老人溪上茆亭图。白沙村庄清赏。钤印:关雪
出版:《墨美•关雪收藏》,第256号,1975年12期。
按语:
谈论这件桥本关西收藏的石涛,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断代”,根据蔡星仪的文章《石涛的绢本山水画》的统计与分析,从石涛最有名的四个展览和出版物中梳理,可以得出结论石涛绝大部分绢本作品都创作于1696年定居扬州以后。(1693-1707)这个时期出现的绢本作品居多。
其次根据作品的印章使用来分析,此幅石涛作品应该是扬州时期的作品,“膏盲子济”寓意于“瞎” ,陈鼎为石涛生平所作传记,名之为《瞎尊者传》,其中有言:“或问曰:'师双眸炯炯,何自称瞎?指的是一种内心的状态。这枚印章最早见于“北上时期”,一直沿用到定居扬州,“阿长”、这两枚印章是扬州时期才开始广泛使用的。根据这两方面的信息可以推断出,此幅《溪上茅亭》应该是1696年后,石涛定居扬州大涤草堂的作品。
相对于纸本的纤维细腻、密集的质地,绢本的纤维更粗,渗透性和纸性完全不同。纸本的作品更多晕染、扩散,夸张的干湿对比,更加强烈的画面节奏。绢本则更多是细腻的塑造,一层层的模拟和推远。只是在松树与山势结合处,运用一些晕染的技法,衬托出山水的灵秀和水润。
这件清湘老人溪上茆亭图,画面右上角隶书题字:溪上茅亭绿正齐,水深鱼戏钓童兮。一年好事三春底,鸟语花香燕随泥。清湘老人济。钤:阿长、膏盲子济,二方白文印,款书中锋圆转,结体平正醇和。虽是传统的一河两岸式构图,但利用柳与松的揖让、迎送,很好的暗示出河岸与溪桥的关系。远处杉木完全采用水墨淋漓的点法,渲染出南方山水中的湿润气氛。也体现出石涛“外师造化”的功力。
综上所言,绢本的石涛山水是市场所稀见的,公共收藏中238件作品中,只有16件绢或绫的作品,在石涛全部的作品中不足十分之一,这件经名家递藏,传承有序的石涛作品值得藏家珍赏。
经过上世纪近百年的石涛热对石涛的生平巳经有较清晰的了解,石涛生平和 艺术可分成 5 个时期:
4 至 21 岁为武昌时期(约 1646-1662);
22 至 39 岁宣城时期(约 1662-1680);
40 至 47 岁南京时期(1681-1689);
48 至 51 岁北京时期(1689-1692);
52 至 64 岁去世为扬州时期 (1693-1707);
石涛从 1693 年到去世的 1707 年,署款中使用“大涤”前后约有 14 年左右, 又可称“大涤期”,其中前 4 年,大涤草堂未落成,可称为“大涤前期”,在 1696 年后草堂落成,在扬州有了永久居所,是为“大涤后期”,约 10 年。
根据画盒上的题字知道,这件石涛作品经历罗振玉、桥本关雪的递藏,推测肇始自1911年7月15日罗振玉旧藏100余件书画作品,在京都美术专门学校的寄售,通过展览这一新式传播途径予以展示。日本著名画家桥本观雪的旧藏,应是承袭自罗振玉,此作在1975年《墨美•关雪收藏》,第256号中出版了这件作品。
>
李方膺
《花卉册页》
设色纸本 册页(十二开)
22 x 28cm. x 12
估价:HKD 1,500,000 - 2,000,000
款识:
(一)归去来,三径多荒苔,径荒岂能荒我菊,菊边亦自有翠竹。竹既翠,菊且黄,天容我归媚秋光。使我弗知三径荒。乾隆十八年(1753)夏日写于借园松棚。钤印:间吟白雪、方膺
(二)钤印:梅花和尚
(三)咲杀东风压卧梅,联珠缀玉伴尘埃,扶他直起量长短,高透罗百丈开。晴江夏日写于借园松棚。钤印:方膺
(四)桃柳春风。李方膺。钤印:间吟白雪
(五)罗浮山腰。 钤印:大开笑口
(六)晴江醉笔。钤印:我畏古人
(七)梅古半无苍。钤印:方膺。画外,李生
(八)踈枝密蕊晓霜封,此种秋客不可踪。自愧不如花意淡,一池墨汁尚嫌浓。李方膺。钤印:方膺
(九)挥毫落纸静无尘,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乾隆十八年长夏写于金陵借园松棚。钤印:小窗夜雨。
(十)钤印:方膺
(十一)摹朱晦翁笔。钤印:一吷而已
(十二)乾隆十八年写于金陵借园河亭,南通州李方膺。钤印:方膺
此花卉册页乃“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的晚年大成之作,是时距其离世不足三载。李氏绘制此作时乾隆十八年(1753)夏日,寄居于友人金陵家园中(是为“借园”),并以鬻画为生。他生性耿介,历经宧海浮沉,郁不得志。故其晚年画风一变,犹为奇绝郁狂。是作十二开册页,梅菊鲜花,用笔苍古利落,墨彩交斛双辉。犹其梅花结构形态多变,用墨润涩交融,总是出人意料,为之一叹。
佚名(中、晚唐,约八至九世纪)
《金光明经》
水墨纸本 手卷
23 x 198.5cm.
估价:HKD 100,000 - 150,000
说明:敦煌遗书本《金光明经》卷第一,卷轴装,首残尾全,整卷存6纸,全长198.5厘米,纸幅高23厘米。
本件为昙无谶译四卷本《金光明经》,存“赞叹品第四”和“空品第五”,尾终卷一末,存尾题“金光明经卷第一”。尾题后有长方形“净土寺藏经”墨印,又有杂写“佑住经金光明”六字。通卷纸张帘纹清晰,厚薄均匀,纸质韧性较好,书品亦佳,属于典型的八、九世纪间抄本。
卷尾墨钤“净土寺藏经”长方木戳记,知曾为敦煌净土寺所藏。净土寺,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的著名僧寺,归义军时期十七大寺之一。地处沙州城内,在敦煌文献中记作:“沙州净土寺”,亦名“三世净土寺”,其名源于佛经,初见于开元七年(719),北宋初年尤存。著名僧人有释门法律愿济、都僧政绍宗、住三窟禅师法心等。净土寺藏经甚富,从现存敦煌遗书中含有净土寺题记和印信的经卷来看,所藏经、论、律三藏皆备,变文杂件及藏文文献亦有之。
据统计,海内外现存敦煌经卷中,钤有寺院藏经印的为数不多,主要有三界寺、净土寺、报恩寺、乾明寺、开元寺等。钤有“净土寺藏印”的连同本拍品在内约占敦煌遗书总数的万分之七。
来源:沐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