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老挝国家的感谢信 这里有“紫砂的温度”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00:43 2

摘要:这封信,由老挝中国文化中心撰写。信中提道,5月30日,一场名为“紫砂的温度——端午节中国文化特别体验活动”在老挝国家首都万象成功举办,“离不开贵公司的倾力支持与辛勤付出”。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承载着中华千年匠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文化的肯定,更彰显了中老

近日,江苏宜兴的葛盛陶庄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感谢信,这封信的背后,是一段中国非遗文化远渡重洋、温暖邻邦的佳话。

感谢信原文如下:

老挝中国文化心的感谢信

这封信,由老挝中国文化中心撰写。信中提道,5月30日,一场名为“紫砂的温度——端午节中国文化特别体验活动”在老挝国家首都万象成功举办,“离不开贵公司的倾力支持与辛勤付出”。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承载着中华千年匠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文化的肯定,更彰显了中老两国人民之间一段温暖的文化情谊。

老挝民众快乐玩紫砂

作为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以系统性的体验活动形式走进老挝。感谢信中提到,老挝方特别向葛韬先生、葛菡禄女士及其团队“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生动的讲解”,系统阐释了紫砂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次活动,老挝民众第一次亲手触摸来自中国的紫砂泥,更沉浸式了解到紫砂陶六百多年的传承历史,在紫砂非遗传承人手把手的指导下,尝试拍打成型、镶接等古老的紫砂陶技艺。信中提到,参与者“深刻感受到紫砂艺术的精湛与匠心”,原本陌生的陶艺,通过指尖的温度传递,成为连接两国文化的纽带。

非遗传承人葛菡禄指导老挝儿童紫砂技艺

适逢端午与“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场文化体验更添文化深意。活动不仅吸引了更多当地民众,也带来了数百位老挝儿童;老挝孩子们通过亲手接触紫砂泥,在稚嫩的心中种下了对中国非遗文化的第一颗种子。正如感谢信所说,活动让老挝民众“在欢乐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宜兴到万象,从千年传承到当代体验,这封感谢信见证的不仅是一次文化活动的成功,更是中国非遗项目国际传播的生动实践。紫砂的温度,不仅温暖了手,更连通了心——这项中国的非遗技艺,正成为连接中老两国人民情感的文化纽带。

这封感谢信让我们看到,文化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可以触摸、体验和感受的温度;而友谊,也正是在这样的温度中,一次次生根发芽、跨越山河。

来源:人鱼线专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