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遭全网围攻,于东来实在看不下去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11:45 2

摘要:9月10日下午,罗永浩在微博上吐槽许久未吃的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得离谱,甚至直言 “实在是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标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这两天,餐饮界因为罗永浩和西贝的一场预制菜争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9月10日下午,罗永浩在微博上吐槽许久未吃的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得离谱,甚至直言 “实在是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标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此微博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也顺势冲上热搜榜。

面对罗永浩的吐槽,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公开回应,坚定表示西贝门店 100% 没有预制菜,还称预加工和预制菜不是一回事,按照国家规定,西贝没有一道菜属于预制菜,更是决定起诉罗永浩。

而罗永浩这边,面对贾国龙的起诉威胁,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接连发微博回应,强调预制菜贵不贵暂且不说,消费者的知情权才是关键所在,尽管高价预制菜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他还质疑西贝声称现做的菜,却吃出了浓浓的隔夜菜味道,并且就餐时餐厅人少,菜却不滚烫,排除了服务员忙碌导致上菜不及时的可能。

罗永浩甚至在微博上征集检测食物烹制时间或判断是否为预制菜的方法,从最开始送 iPhone17求教,到后来悬赏十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法律认可的证据。

9月12日,“罗永浩奖励10万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 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当天中午,罗永浩就西贝菜品是否为预制菜一事,再次发帖并 @西贝贾国龙。

随后,西贝官方发了一篇“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的文章来回应舆论,复盘门店菜品出品及服务质量,拆解所涉菜品制作流程,公布了13道菜品的具体制作过程,还决定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参观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开直播谈西贝事件。罗永浩表示,自己不反对预制菜,反对的是卖预制菜伪装成不是预制菜。

他说:“有人说我直播间也卖预制菜,这是事实,我们知道卖的是预制菜,也说了是预制菜,这没有任何问题。你买的时候也知道是预制菜,预制菜本身是合法的。”

其实,这场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论,看似是个人消费纠纷,实则反映出很多消费者内心的疑问。目前,罗永浩吃的到底是不是预制菜尚无定论,双方各执一词,罗永浩称点的菜“几乎全是预制菜”,贾国龙则坚称 “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

到底孰是孰非,如果对簿公堂,或许会有个法律上的结果,但这个结果能否让公众满意,就很难说了。毕竟,对于预制菜的定义,官方与民间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而这次争论将这种分歧彻底暴露出来。

官方规范中,2024 年多部委联合通知指出,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制作并配送至自有门店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符合餐饮食品安全法规标准要求的,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但普通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理解很简单,不是现场制作、事先做好的,就可能被认为是预制菜。像罗永浩最初吐槽西贝的菜有重新加热的味道,他对预制菜的认定标准似乎就是重新加热即可食用。

有趣的是,贾国龙此前也曾提及西贝使用预制菜,解释说预制菜是中央厨房完成全部制作,门店仅需加热即可出餐的菜品。从这些表述看,两人对预制菜定义有一定共识,可一旦进入法律程序,说法或许就会改变。

无论这场争论最终结果如何,赢了官司的一方也未必能赢得消费者的心。如果贾国龙在法律上胜诉,可能也不得不面对消费者对预制菜认知上的巨大落差,毕竟这本质上是整个行业对预制菜定义模糊的问题,只是西贝这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值得一提的是,9月12日中午,胖东来CEO于东来在社交媒体发文力挺西贝,称其为能让人放心吃饭的地方,还在评论区表示理解企业家的不易,不能让他们灰心。

今年上半年,于东来自己也曾经历大规模网络舆论事件,想必对舆论风暴的影响深有体会。在舆论场中,情绪化表达和恶意炒作容易混淆视听,伤害无辜,而企业家虽在现实中强大,但在舆论面前往往脆弱。此次贾国龙站出来硬刚罗永浩,于东来等企业家力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企业家勇敢对不公平说 “不”。

作为消费者,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事件,罗永浩能理性科普预制菜知识,贾国龙也能借此机会让西贝更加透明、健康发展。也期待在商业领域,正气与向善的价值观、企业家精神能成为社会共识,让商业环境更加和谐健康,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受益。

来源:大佬灼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