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一段时间,《影视独舌》一方面出入剧集行业的各种线下活动,了解平台和一线从业者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关注行业的重大新闻资讯,如影视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虎鲸文娱发布2025年度内容片单,官宣超200部作品等。
“广电21条”出台后,剧集行业发生了什么?
过去一段时间,《影视独舌》一方面出入剧集行业的各种线下活动,了解平台和一线从业者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关注行业的重大新闻资讯,如影视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虎鲸文娱发布2025年度内容片单,官宣超200部作品等。
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会发现,近期新政反馈、财报公开、片单发布,恰好构成了一个“政策-产业-内容”的观察视角。
政策面的利好,带来了资本回流的希望,推高了创作者的斗志,但也有很多人对新政能落地多少抱有疑虑,可以说希望和焦虑共存。
产业面上的财报信息,并不是对新政的即时反馈,但它揭示了行业在今年上半年的真实生存状况,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观察新政未来成果的一大基线。
内容面上的片单展示,暂时只有优酷亮相,但也能让人一窥最新的内容风向。
今天是一篇影视断想,我们就从这三个维度切入,试图勾勒新政颁布后剧集行业的最新生态图景。
业界反应,暖意与疑虑交织
从数据层面来说,长视频平台今年的表现远超预期。
日前,QuestMobile发布了《2025年1-7月剧综市场盘点》的观察报告,其中显示,截至2025年7月,在线视频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达8.15亿。
月活用户规模方面,腾讯视频以3.65亿位居第一,爱奇艺紧随其后,月活用户达3.58亿;第三名则是芒果TV,月活用户为2.84亿;优酷视频以2.02亿月活排名第四。
与人们的体感温度不同,从2024年1月至今,在线视频APP的活跃用户规模一直呈波动上升的态势,尤其是月人均使用时长,更是在今年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上扬。
这意味着,长视频平台的生存境况虽然不佳,但也绝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差。
“广电21条”的出台,为创作和播出松绑,也让长视频平台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机遇期。
但没有任何变革可以一蹴而就,平台为新政感到振奋之时,也提出了行业目前发展遇到的其他痛点。
比如,行业一直在呼唤创新,但创新往往发生在口头,一旦进入实操阶段,就很少有人敢于冒险,因为无法承受创新失败的风险。
再比如,剧集行业的“恐舆症”日渐加重,使剧集排播的不确定性增加,流量思维和舆论环境干扰内容创作,各种势力人为制造流量不断相互攻击,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还有各大视频平台一直头疼的盗版问题。曾有权威人士表示,经过反复测算,全国剧集行业处在一个“播出即盗版”“无一幸免”的状态,每年因盗版侵权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人民币以上。如不严肃对待,整个行业都会面临灭顶之灾。
即便如此,长视频依然守住阵地且保持了一定的用户增长,由此可知,新政为行业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增长潜力绝对不可小觑。
资本的嗅觉最为敏锐。“广电21条”发布之后,影视传媒板块大涨。
不仅如此,有影视上市公司老板表示,过去本已远离他的资本,在新政发布之后,又与他重新建立了联系,并商讨二次上市事宜。
在此之前有报道说,爱奇艺已聘请美国银行、中金公司和摩根大通安排其在中国香港的二次上市事宜,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提交上市申请,可能在2026年2月中旬农历新年前完成上市。此次上市可能筹集2亿美元至3亿美元的资金。
无论是行业既有资本的增持,还是新资本的进入,对影视行业来说无疑都是一项利好。
身处一线的创作者,更是对新政心绪复杂,尤其是对主管部门力挺的“剧本中心制”感触良多。
有编剧提到,近几年的剧集行业实际上是“明星中心制”和“对标中心制”并存。提高项目过会率的两个指标是,要么请到了一线的大牌演员,要么近期有同类型的爆款作品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创作上也大抵如此,要么为了明星要求在创作上“削足适履”,要么在大数据的指导下,从剧本人设、故事风格、时代背景乃至情感线索上与成功作品进行全方位对标。
但近来的影视市场反馈证明,明星中心制不靠谱,对标中心制也让用户越来越审美疲劳。
在这种情况下,总局呼吁的剧本中心制不一定能立马冲破市场惯性,但足以让创作群体振奋。
一位成名多年的编剧表示,原本自觉无法迎合平台的创作要求,已决意退圈,听闻“广电21条”出台后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不过,也有人对剧本中心制能否落地抱有疑虑,行业盛行多年的方法论也非一纸文件所能根除。
总之,政策的温度已真切感受到,但它能融化多厚的坚冰,尚需时间检验。
财报的表情,谁家欢喜谁家愁
如果说“广电21条”调动的是对未来的信心,那么上半年的财报无疑为我们勾勒了一个较为真实的产业面。
首先来看平台的付费用户或收入规模。
腾讯控股的财报中强调了腾讯视频在中国长视频市场的领先地位,视频付费会员数达1.14亿(2025年第二季度日均会员数达均值)。
爱奇艺自去年起便不再在财报中披露会员数量和月度的会员收入,因平台认为仅仅通过某个周期内的会员数来反映会员业务和财务数据的进展是不准确的。
今年第二季度,爱奇艺总收入为66.3亿元人民币,连续14个季度保持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盈利。
虎鲸文娱在阿里财报中被归为“所有其他”板块,意味着造血模式必须取代输血模式,优酷必然会对盈利目标提出更高要求。
财报中也体现了虎鲸文娱的业绩正在得到改善:所有其他分部截至2025年6月30日亏损人民币为14.15亿元,主要是由于技术业务的投入增加所致,部分被盒马、高德、虎鲸文娱和阿里健康的经营业绩改善所抵消。
芒果超媒的财报中则提到,上半年公司的传统电商板块营业收入有所下降,核心平台芒果TV的营业收入相对稳定,影视剧内容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今后要确保核心主业经营稳健,为未来发展蓄势赋能。
影视公司层面,最值得关注的是它们备下的重头项目。
华策影视今年上半年《你是迟来的欢喜》《奉陪到底》《重器》《奇迹》《花好》开机,下半年《资治通鉴》《战争和人》《扫鼠岭》计划开机。《资治通鉴》为100集的微短剧,《战争和人》则是大约60集的鸿篇巨制。
华智数媒(唐德影视)则有《冯子材》《守卫者》《蔓蔓青萝》《阿那亚恋情》《锦月安笙》《苏记》《谷雨》《宋纸迷踪》《奉陪到底》《砺刃》《叱咤之城》《我是林凡星》等十余个项目杀青,进入后期或发行阶段;另有《伟大的长征》《我的鸵鸟先生》《为了明天》已开机。
柠萌影视上半年杀青了版权剧《月明千里》和《轧戏》,下半年计划开机的《一念江南》《交锋》《问心2》《小城良方》《今天是太阳雨》也均为版权剧。
完美世界影视储备的《夜色正浓》《云雀叫天录》《云襄传之将进酒》《醒来》等作品正在后期制作或等待排播。
欢瑞世纪预计在2025年及后续年度陆续开始制作《沧海笑》(原名《枭臣》)《天香》《谪仙》《十州三境》《捕星司》等剧。
慈文传媒有《烽火流金》《一江水》《了不起的我们》《暗夜深海》《烟花少年》《大厨小婿》《平等之门》《谷雨》《生而有翼》《亲爱的农夫先生》《惩戒者》《拾光夏天》《明月苍茫》《无罪之身》《人间清醒》《方圆八百米》等剧集待播。
幸福蓝海有《兵自风中来》《张謇》《反人类暴行》《海边的秘密》待播。
总之,平台的策略趋于务实,追求深耕盈利;制片公司资金层面承压,选题趋于厚重,开机趋于谨慎,待播剧积极争取播出,力求避免成为积压剧。
内容风向的猜想
无论是政策的导向还是产业的现状,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内容上。
这一阶段暂时只有优酷发布了剧集片单,虽不是对新政的即时呼应,但我们却能够从中窥见内容的现状,并结合新政,猜想日后可能出现的变化。
首先,优酷的剧集片单划分了六大板块,分别是人间正道、热烈人生、古装传奇、东方瑰丽、烧脑悬疑、奇异冒险。
总结下来实际上就两个方向:强调话题的和强调类型的。这不只是一家平台的内容策略,而是剧集行业的整体打法。
像人间正道和热烈人生这种去类型化的命名,其板块剧目主打一个议题感。《谍报上不封顶》(主演肖战、周雨彤)、《谷雨》(主演井柏然、张颂文)等剧自不必多说,主演本身便在话题中心。
“人间正道”中的《势在必行》《追诉》《火场追凶》《刑事审判庭》,以及“热烈人生”里的《我和我的命》《新闻女王2》等作品也不同在一个类型,但故事的话题性又能让它们自成一派,击中观众的情绪。
而古装传奇、东方瑰丽、烧脑悬疑、奇异冒险又回归了按题材类型划分的习惯,它们需要满足平台基本盘受众对古装和悬疑题材的刚需。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我们曾在《总局电视剧培训班为“广电21条”划重点》一文中提到,电视剧司对“广电21条”进行详细阐述解读时,希望压缩涉案剧、现偶、古偶剧的立项比例,倡导行业打造更多优秀的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作品。
但是,目前市面上和片单里的古装题材往往更愿意强调东方传统文化表达,或是强化类型感而削弱历史正剧质感。
不过,在可见的未来,于主管部门的鼓励和协审制度的优化中,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创作势必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这种变化,正是政策指导和市场规律相互磨合、寻求共识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想与现实进行碰撞的过程。过去这段时间,从新政带来的反馈到财报和片单的发布,我们看到了剧集行业在政策春风下的所面临的现实和可能的走向。
实际上,《生万物》就是互联网基因和剧集创作规律结合较好的案例。用了流量明星,确保开播时的高关注度和传播热度,而小说厚重的底蕴、剧本构筑的张力、导演巧妙的把控和戏骨精湛的表演,则源源不断添柴,直至大火。这足以说明观众对好剧多么渴望,只要有好东西,不分题材,也不管是否完美,都愿意捧场。
希望是真实的,焦虑也同样具体,这两个词看似矛盾,却共同构成了剧集行业在新周期的复杂心态。从这个角度来说,漫长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文/许心强】
来源:影视独舌